近日,受美国突然加征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资本市场风云突变。A股市场经历短期调整,沪指一度跌破3100点。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潮再起。
仅在4月7日至8日
,
以能源央企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掀起“真金白银”增持回购潮
。
据不完全统计,超23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涉及金额突破千亿元,其中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力,传递出对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
央企阵营
中,能源板块成为本轮增持主力军。
中国石油
控股股东宣布将掏出28亿至56亿元真金白银增持A/H股,
中国石化集团
已率先完成1784万股A股的增持动作,
三峡能源
控股股东更是抛出15亿至30亿元的增持计划。
中国华能
和
中国能建
亦表态积极开展股票增持与加快实施旗下上市公司的增持计划。
此外,
中国核电
与
国电南瑞
选择通过回购展现担当。前者计划3亿至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后者拟5亿至10亿元回购构建长效激励机制。这种"回购+激励"的组合拳,既优化了股本结构,又向市场传递出管理层对企业价值的深度认同。
上述能源央企的集体行动,既是对“双碳”战略下新能源转型的长期看好,更是对近期市场非理性波动的直接回应。
民营阵营
同样不甘示弱。
在新能源板块
,
动力电池龙头
宁德时代
祭出A股史上最大规模回购预案
,
拟用40亿至8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
资金上限占其货币资金的2.64%。如此大手笔动作,既是对近期股价调整的主动管理,更是对新能源赛道长期成长空间的坚定押注。
光伏龙头
隆基绿能
于4月8日发布公告,公司总裁钟宝申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105万股,耗资约1501万元。此次增持被解读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旨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同日,
正泰电器
宣布拟启动A股回购计划,回购资金规模区间为2.7亿至5.4亿元,实施期限不超过12个月。公司明确表示,回购股份将专项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展现了对核心人才团队的重视。
德业股份
实际控制人张和君提议公司启动1-2亿元股份回购,拟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该计划若获董事会通过,将成为公司完善长效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
艾罗能源
控股股东、董事长李新富亦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作为光伏逆变器领域的生力军,此次增持彰显了对公司业务成长的乐观预期。
此外,4月9日午间,逆变器巨头
阳光电源
披露将使用3-6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明确回购价格上限为100元/股。作为全球逆变器龙头,此次回购既是对自身估值的认可,也意在深化员工利益绑定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
通威股份
此前已完成13亿元增持计划,累计增持6251万股,占总股本的1.39%。从光伏龙头到电气设备巨头,产业资本正以真金白银力挺上市公司价值。
本轮增持潮的国际诱因不容忽视。
4月7日,美国宣布对进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引发全球供应链恐慌
。
A股市场当日遭遇“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大跌6.34%,深证成指重挫8.01%,创业板指更是大跌9.74%。全球市场亦未能幸免,日韩股市熔断,美股三大股指盘中跌幅均超5%,黄金价格单日波动超80美元。
在此背景下,央国企的增持行为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直接托市,另一方面彰显国家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决心。而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回购,则反映出产业资本对优质资产的珍惜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层已释放积极信号。国资委明确表示支持央企加大增持力度,中央汇金公司亦表态将加大A股配置。随着政策工具箱逐步开启,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增持行列。
此次资本市场罕见的
“
增持同盟
”
,既是对短期市场情绪的有效修复,更是对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生动诠释。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产业资本的真金白银,为市场后续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注:本文仅作者个人观点,
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广告及商务合作 |焦小姐:
191 6859 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