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风物 | 三里屯100年:从朴素民街到时尚标杆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08 19:05

正文


经公众号“地道风物"(微信ID:didaofengwu)授权转载。

在北京、在帝都,有这样一条街的存在:

在地图上没有名字,

导航里它被叫做未知道路,

却是无数人走过、

路过却不愿错过的存在。


官方那称它为北三里屯南街,

老炮儿那儿叫它后街,

老外们都叫“back street”,

而我们就叫它“脏街”。


拆迁的场景  摄影/邢卓涵


前些日子,

“脏街”还是没能逃脱“开墙打洞”的行动,

一半的老街就要被拆除了,

那些独特的记忆也只能成为回忆了。


摄影/邢卓涵


有人说,

一百多年前,

它因在“北京城墙外三里的屯兵处”

而得名。


还有种说法是,

三里屯,

原为距北京城墙三里地的农舍,

因而得名“三里屯”。


1952年,

一些学校,如北京舞蹈学校,

迁来此处。

 1950年代中后期 

由于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

许多拆迁户迁至至此地,

建立了“幸福村”。


北三里屯 19 号楼旧址前


幸存的三里屯一中


后来,

大多数的小学都被改造。

像整个三里屯小学就被

又高大又摩登的

3·3服装大厦所取代。

如今的3.3服装大厦,

已经成为了后街的标志性建筑。


摩登的3.3 服装大厦


三里屯的东边,

就是农展馆了。

它的全称是“全国农业展览馆”,

是北京上世纪 50 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修建得壮观而又宏伟。


六十年代的农展馆


农展馆,

有着高耸的塔楼,宫殿式的尖顶,

天蓝和金黄两色相配的墙面。

在当年孩子们的眼中,

农展馆就像油画一样漂亮。


那时候,

父母总是带着孩子们来这里游玩,

合影纪念。


1960年代初期,

三里屯兴建了北京第二使馆区。

许多的外交公寓相继在此落成,

随着使馆区的兴建,

三里屯日益繁华。

摄影/邢卓涵


    1989年,

    三里屯北街开设第一家酒吧,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三里屯周边三公里一带

    已经聚集了北京百分之七十的酒吧。

    三里屯地区最早的酒吧出现在

    南三里屯,

    而形成气候、名声最响的

    却是三里屯北街。


    三里屯北街毗邻北京最大的使馆区,

    是北街酒吧固定的客人。

在这期间越来越多的酒吧开在这里。

酒吧区成名了。


如今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灯红酒绿,

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从三里屯北街第一家走过去,

地平线、男孩女孩、

兰桂坊、休息日、米兰、云胜......


三里屯的酒吧街,

也成为了最早的酒吧街形成地之一,

它的酒吧文化,

它的装饰艺术、音乐特色、经营策略......

都被后起之秀一一模仿。


 1998年元旦,

整个三里屯只唱同一首歌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到了春节之后,

王菲那英在春晚高歌的《相约98》,

瞬间成为“相约酒吧”的代言曲。

整个三里屯北街,

进入了相约酒吧的鼎盛时期。


一度,

没去过三里屯,

就跟没出过国一样落伍。


 进入21世纪,

三里屯区域的酒吧开始变得圈子化、

私人化。

王朔在这儿开了“王吧”,

这里成了文学愤青、

艺术愤青畅谈理想的根据地。

“王吧”旁边是“蒋酒”,

也成了影视和戏剧愤青的啸聚场所。

多少文艺中青年通宵不绝。



对于许多人来说,三里屯对于他们只是繁华的夜生活,他们之于三里屯也只是过客。而对于有些人,三里屯于它们,是童年、是回忆、是满满的留恋。


在冯唐眼里,三里屯是他的童年,是他1984年-1990年六年的中学时光。他的生活里全是学校、三里屯的南街和北街,朝阳医院,城市宾馆,兆龙饭店等等。


有时他也看看三里屯北街的临建房,看临建房开始卖酒,看小卖铺砌成啤酒杯的形状。


他大概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童年的三里屯,朴实无华,却格外珍贵。


摄影/邢卓涵



对于音乐人黄燎原来说,三里屯生于1995年死于2005年,它是一连串北京具有先锋精神的酒吧:白房子,隐蔽的树,芥末坊,swing……


黄燎原没有办法忘记三里屯南街,因为他所有的业务几乎都是在这里的酒吧谈的,

和他谈事的人只能在酒吧找到他,只有在酒吧里他才能见到人。



他的自我反思、探索、挑战、梦想与热情都在酒吧里,一点点实现着。在那里,他除了是摇滚、文学、现代艺术的狂热者,还是一个更遥远的“存在主义少年”。

 


“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年,这里有我太多的memory”,来自加拿大的Nader说。


摄影/邢卓涵


三里屯的外国人很多,没事的时候,他们喜欢骑着自行车或步行在这里闲逛。有的外国人已经在这里安家立业,因为这里,他们留在北京,爱上了中国。


多少人伤感三里屯的拆迁,拆走了自己全部的青葱岁月~好巧我们送了它最后一程。



三里屯有很多非常孤独的灵魂,流浪者们在这里寻找一些慰藉和现实里缺失的存在感。很多在三里屯留下青春记忆的人,都无法接受脏街的拆迁,就好像一段非常重要的记忆要失去......


穿梭在改造现场的年轻人调侃说,我年轻时候玩的地方都拆没了,“不涉及违建的另外半边毫发无损,maltail也安然无恙,壹楼happy hour照喝。慌什么。”



三里屯有着没日没夜的热闹,来来去去的人。有时候一座城市的美好不一定是那些非常千篇一律的工整,有情调意趣的可能往往在于街头巷尾的市井熙攘。


一些老居民,已经开始回忆街口当年的样子。他们见证了三里屯南街的兴衰、起落,虽有留恋与不舍,一条天天走来走去的街道,一时之间,却要失去,想必心中一定无法割舍。


摄影/邢卓涵



如今,

三里屯已经成为了

北京的一根时尚标杆。



酒吧街,

三里屯SOHO、

太古里购物中心、三里屯Village。


摄影/邢卓涵


三里屯雅秀服装市场、

德云社分会场。

在三里屯酒吧街周边,

还分布着太平洋百货、

3.3商厦、中国红街、

幸福广场等等。



越来越多的购物商厦,

将原来朴素的、不起眼的三里屯,

变成了如今北京最繁华、

最时尚的地方之一。


摄影/邢卓涵


无数的商铺、餐厅、酒吧,

吸引着全世界的人,

前来探索:

三里屯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三里屯变化的这些年,

是从吃糠咽菜,

一下进步到黄油奶酪的时代。


这些历史碎片的年头一点都不长,

可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参考资料:

《三里屯的“前世今生”》代明

《北京三里屯之演化—三里屯Village实例分析》罗健中

《三里屯十年酒风浩荡》大仙

文中部分老照片来自代明论文:《三里屯的“前世今生”》以及网络


好 文 推 荐


侯亮平唱了三次的《智斗》背后有哪些真实历史:胡传魁、阿庆嫂有没有原型?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侯亮平唱了三次《沙家浜·智斗》,阿庆嫂到底怎么不寻常?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沙特买军火的那些事儿:豪掷千金仅仅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吗?

在军火采购上,沙特素以出手大方、交款痛快而闻名,深受各国军火商青睐,建立在海量石油美元基础上的沙特军队,装备了大量全世界最尖端的武器装备,但王爷们难道只会“买买买”吗?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百万雄师攻占南京,究竟是哪支部队最早入城并将红旗插在总统府上的?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究竟是哪支部队首先攻进南京并把红旗插上了总统府,立下这不世之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