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问,你不去实验室推销科研服务产品,跑医院干嘛?给医生添堵吗?
事实上,我不是去添堵,是去医院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科学的发展,造福人类。
医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当没有病人的时候,他们也会无聊地拿起手机来刷,这时候如果有个人进来聊天,可以帮他排解无聊。
诊室的门通常是关着的,怎么判断里面的医生有没有在给病人看病。诊室的门口一般挂着一个显示屏,上面有就诊患者和等候患者的信息,如果等候患者是0,就诊患者一直没变,那基本可以判断里面没有病人,可敲门轻推进去。如果有人也没事,再退出来,医生只当是下一个病人急着进来呢。
医生分为主治医师、副主任、主任。大三甲的副主任是主要的关注对象,他们一般是硕导或者博导,有带一些研究生做课题。如果你的产品是蛋白表达、qPCR等小的分子实验,就不要来医院骚扰医生,但如果是空间转录组、单细胞测序、olink等比较前沿的技术,可以来医院好好推一下。这种比较前沿且比较贵的实验服务,采购权一般都在导师手里,如果他正好需要,就会感兴趣和你聊,甚至会让你去实验室找他的学生具体介绍一下。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你会被告知不需要,请出去。没关系,礼貌且客气地出去就好了,再找下一位试试。
被拒绝后,下次还来拜访这位医生吗?得先判断,他是真的没需求,还是跟你不熟,如果是前者,那就不要来了,如果是后者,下次找个新的话题再来。介绍病人看病,喝个咖啡提神,都是不错的话题。
根据有经验的人讲述,同个医生,至少要拜访三次,才有机会成单。
拜访门诊医生跟在学校实验室扫楼有很大的不同。扫楼的时候,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客户,可以根据他的表情和所做的事,做一些预判,提前确定要不要去搭讪推销?拜访门诊,只有推开门后,才知道客户在干嘛,空闲还是忙碌,心情好还是差。所以很多人害怕来门诊开发客户。
机会一直在那,不敢尝试,那些机会就都跟自己无缘。
科研市场卷,暑期放假后需求减少,为了拿到奖金养家糊口,一些聪明的科研销售,就开始尝试开发门诊市场。
医院里有很多背着包的人,动作利索:敲门,进入,退出,关门。这些人就是医药代表,他们已经被训练到足够熟练。
有时候,加一些医药代表的微信,交个朋友,让他们推荐客户,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