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悬而未决的“关于公募基金港股投资比例”新规发布,明确港股类公募基金准则,焦点在于产品名称与投资比例以及投研人员配备的一致性。
近期南向资金加速流向香港市场,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青睐有加。与此同时,整体港股市场估值水平日益提升,但由于之前公募基金港股投资比例标准迟迟未出台,使已报备产品未能发行。近日,证监会出台了新规规范港股通类别的基金设立、投资与运作。新的规定避免港股通类基金出现“风格漂移”情况,保障投资者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此类基金因任意调整或者大幅降低南向投资仓位,造成个股大幅波动的可能。因而,此举可以看作是利好港股市场未来发展的文件。
❖❖❖
沪港深基金可能要重新定位“港股”和“非港股”,需调整报批,但细则明确,有利于新产品成立。
一个市场健康稳步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规定的制定和执行。之前很多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对港股配置标识模糊不清。此次新规明确了真“港股”基金南向投资的比例下限是80%,“非港股”基金投资港股比例的上限是50%,为“港股”和“非港股”基金划清了“楚河汉界”,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分清两类基金,也为之后成立新的相关基金产品做了规划性指导,引导更多的港股新产品的成立,以及公募基金增量资金的流向。
❖❖❖
新规同时规定了基金管理人资质。
新规规定真“港股”基金必须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至少有1名为基金经理)”,投向港股市场的“非港股”基金必须配备至少“1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港股市场投资基金成熟稳健的投资交易,避免基金资产净值的猛涨猛跌,公募基金南向资金投资将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
“沪港深一体化”时代,规范机构参与有利于长期发展。
公募基金是未来南向资金的机构主力之一,此指引很好地规范了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和运作。此举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这个“沪港深一体化”的市场投资中,也将培养更多的专业化的港股投资研究人员,使之对港股市场的行业和上市公司经营前景做出深刻认识与预测。长远来说,利好整个港股市场的发展。
❖❖❖
下半年,我们对指数中性判断
,及中信港股亮马组合。
08年之后,我们曾经历过3次“经济下,利率上”的大背景切换,对照之前香港市场表现,我们对下半年港股持中性判断,并维持2017年港股市场展望中对恒生指数区间23,300-25,900的预测(详见:香港市场下半年投资策略:构建A-H行业逻辑关系,寻找景气“安全边际”,2017年5月23日)。南向资金配置香港将是中期过程,南向资金占香港的成交量已从之前的1.5%上升到了8%,并料将继续提升,“中美的货币政策差”成为窗口期。结合中信行业分析师反馈,我们看好具有“景气安全边际”行业如商贸、消费电子,医药,保险等,看好的组合为新华保险、光大控股、汇丰控股、北控水务、腾讯控股、周黑鸭、中国交建、华润医药、瑞声科技、中国铁建。
风险因素:
多空双边市场的投资风险,以及人民币出现大幅波动的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