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不坏
品牌策略人,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策略与方法。
51好读  ›  专栏  ›  杨不坏

趋势:在生意场域做营销

杨不坏  · 公众号  ·  · 2024-09-09 10:59

正文

一个愈加明显的趋势是,大部分营销项目都有卖货KPI。

这让很多营销人不知所措,以前我们的经验只会做广告、做活动、做内容,市场部没学过怎么卖货。以前的营销逻辑是,先在内容平台做品牌广告,然后做达人内容,最后顺势引流转化,甚至很多也不做转化。

但今年逻辑变了,在卖货KPI目标下,品牌更多选择商业平台作为营销主场,探索以卖货为核心的品牌营销。

像淘天、抖音、饿了么等这些生意发生的平台,正在成为营销主阵地。谈谈我对这一趋势的观察与观点,希望对你有启发:

以下、Enjoy:

一、观念:以生意为核心,品牌化卖货

前几年我们还在争论品效能否合一,还在纠结品牌营销是否必须带转化,会不会显得既要又要,但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

我从观念、场域、路径三个层面简单梳理一下:

一是观念层面,卖货也要做品牌。

现在我们谈以生意为核心的营销,并非放弃品牌。我觉得卖货分成两种,一种是透支性卖货,以打折促销为主;一种是建设性卖货,同时有内容价值观输出。我们更提倡建设性的品牌化卖货。

比如双11一开始是纯促销,后来慢慢演变成为品牌战役,在站内卖货的同时,也可以做新品首发,可以做站外内容,做品牌升级,但最终流量还是会回流到电商主会场或旗舰店,这叫以生意为核心的品牌营销。

二是场域,商业平台成为营销主场。

以往是以远场货架电商为主的淘宝天猫,近几年抖音直播等兴趣电商崛起,接下来我看到,新的“即时电商”营销主场逐渐崭露头角。原因很简单,即时电商能够最大程度缩短消费者从种草到到手的距离。30分钟送达,所见即所得,让广大快消零售品牌发现了新大陆。

三是路径,从品效合一到效品合一。

只要谈卖货KPI,就会产生矫枉过正的现象,如果只是卖货就会变成透支性卖货。在商业平台作为营销主场的同时,也要有品牌表达,要有内容输出。“品效”与“效品”都是内容平台与商业平台的协作,但差异在于主次与表达上。

比如双11在内容平台的表达,与品牌战役的表达就是不一样的。品牌战役的表达更多在于影响心智,而后者在还需要指引行动,将流量回流到商业平台。

所以我认为,营销人面临的挑战并不是以卖货为KPI,而是如何建设性的卖货,品牌化的卖货,在卖货的同时完成品牌建设,驱动可持续的卖货,而不是透支性卖货。

二、案例:海天,从大曝光到真增长

谈谈“效品合一”的案例,今年海天品牌再次冠名脱口秀综艺,作为国民快消零售品牌,综艺冠名做大曝光是正常动作,但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深度绑定饿了么进行联合营销,从综艺流量转向即时零售流量,以边看边买的方式完成台网联动。

我从三个层面来梳理这个案例,一是策略观念的转变,二是作为平台的角色,三是近场电商的营销探索。

1、策略:将饿了么作为流量池

快消零售品牌的营销费用占比一直很高,也是大多数综艺,顶级体育赛事等中心化内容的常客,大多数时候都是纯曝光,现在越来越多开始探索曝光后的行动。

像海天这次的脱口秀综艺赞助,除了常规的口播与节目内露出,加了很重要的一环是向饿了么引流。通过节目口播与中插广告,以定制搜索词的形式,引导观众行动,打开饿了么APP进行搜索。

在平台内以“海天干饭节”专题页进行承接,加上站内流量与福利活动的加持,共同组成海天品牌在饿了么以转化卖货为目的的品牌营销。

我们看到,海天在传统广告大曝光的同时,将饿了么作为流量池,并在站内更进一步流量整合,以30分钟即时配送服务,实现高效转化。

2、平台:承接、营销、成交一体化

在这个案例中,饿了么作为平台至少承担了三个角色:

一是行动力的承接者角色,有效的大曝光,必须要有下一步行动指引。这个行动可能心智层面的,在脑子里思考了1秒钟。也可以是物理层面的,用户在看综艺时,通过口播与字幕,以福利或独家资源的形式,吸引用户拿起手机,打开饿了么进入专题页。

二是站内整合营销角色,流量承接下来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这是饿了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关键词进入专题页,有优惠券福利,趣味小游戏等活动,同时匹配距离用户最近的品牌商家,即时供用户下单。在承接站外流量的同时,整合站内资源更全面的服务用户。

三是成交转化角色,饿了么作为即时零售平台,相比传统电商有30分钟即时送达的优势,让年轻用户可以做到即看,即买,即送达的便捷。饿了么以产品化的方式,基于年轻人想“露一手”的需求,和买菜做饭场景,将不同产品进行组合一键下单,比如海天+大润发生鲜+蔬菜组合。

在完成台网跨域同时,也可以餐饮+零售+生鲜等类目跨域,让转化效率更高。

3、近场电商,零售品牌的效品合一

从海天这个案例,我们看到饿了么作为近场电商,在零售品牌的营销体系中,正在占据更重要的角色,从纯粹的渠道场,到整合营销场。

去年饿了么推出“FUN搭子”营销IP,开辟餐饮+零售的组合营销,比如伊利搭配海底捞,推出“奶嘶锅”火锅,爆火出圈为两家品牌带来超预期增长,同时两家都作为国民餐饮与国民零售品牌,通过话题产品的传播,持续收到关注。

另外还做了嘉士伯搭配小肥羊/凑凑火锅,宝洁搭配必胜客,联合利华搭配星巴克,亿滋搭配沪上阿姨,可口可乐搭配汉堡王,安慕希搭配星巴克联名周边等众多成功案例。包括此次海天酱油,在站内搭配大润发与生鲜餐饮,比如现在的吃蟹季,海天酱油+大闸蟹,可一键下单即时送达。

目前饿了么FUN搭子已经探索出场景营销、热点营销、新品共创三大类营销形态,帮助零售品牌获得效品合一的增长,为品牌带来建设性可持续卖货。

我个人觉得,对于日化、食品、饮料、酒水等零售品牌,都可以在30分钟送达的近场电商大有可为,去生意发生的地方做营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