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空军!67岁生日快乐”——这是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余旭在朋友圈发的最后一条信息,它永远停在了2016年11月11日,而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11月12日上午,余旭在飞行训练中发生事故,不幸以身殉职。
10多年前,学校墙上的一张印有空军招飞信息的普通纸片,改变了余旭的命运。谁都没想到,这个在西南小城四川崇州长大的普通女孩,后来竟成为中国首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
200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首次招收歼击机女飞行学员。余旭从20多万女高中生中脱颖而出,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第一次体能训练课,余旭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绝不是一条轻松的路。最初的一个月里,跑步是每天必须训练的项目,一跑就是3000米。滚轮、旋梯、平衡操等抗眩晕训练,泅渡、猎食、穿越敌人封锁等野外生存训练……这些连男性都难以承受的压力,要如数施加在一个年轻女孩的身上。
为检测抗眩晕的能力,余旭和其他学员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几分钟下来,个个脸色煞白,天旋地转。很少有人知道,训练中,余旭曾一次次眩晕呕吐,靠着吃止痛片坚持下来。有的女孩儿撑不下去,偷偷地哭,但余旭一直撑着。直到大学毕业那天,余旭给外婆打电话:“外婆,我坚持下来了……”那一次,她哭了,那是她第一次在电话里哭。
机训,也是横在姑娘们面前的一道坎。战机座舱内10多块仪表,指数、参数、功能和位置等必须熟记于心;五分钟的起落飞行中,近千个操纵动作要领和程序不能有半点闪失。机场周围所有的地标、地物,以及近百个空中特情处置方法,要做到倒背如流。
歼击机是超声速飞行,机动性能之强,驾驶难度之大,常人难以想象。与男性相比,飞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作为中国空军历史最悠久的特技飞行表演队,“八一”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均是从空军精英飞行员中选拔而来。看上去袅袅婷婷的余旭,也是精英中的精英。
有媒体报道,余旭牺牲当天,她和战友正在驾驶歼-10战机练习“双机滚转”项目。作为特技飞行表演中惊险度和观赏性均首屈一指的“双机滚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动作?军事专家傅前哨曾介绍说,这个动作要求一机(长机)低速平飞,另一机(僚机)以此为轴进行滚转,过程中双机速度、高度要保持一致。这个动作真正的难点在于,在时速不大(只有400至800公里)、高度很小(最大高度只有2000米)的情况下,僚机并不以自身的轴线滚转,而是围绕长机平飞拉出的烟雾为“轴线”进行螺旋滚转飞行。对于这个动作,“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员井飞有过这样的描述:两架战机要在3.6秒的短暂时间完成850度的蛇形扭转,对于两机间的距离和旋转的半径要求十分精确,飞行员需要通过几百次的练习才能掌握,控制难度相当大……难度大,自然意味着危险性高。如此低的速度和高度,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留给飞行员修正或进行其他处理的时间极少。
环球军事全解析,尽在“新环球军事”。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可以说,这是一场身体和心灵的冒险。有人会问,又不是实战,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危险的特技表演?其实,特技飞行并非单纯表演,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摸索和实践战术方法,为培养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提供必要的实践经验。航空表演队的英文是“air force demonstration”,直译是“空中力量展示”,它既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战略威慑的一部分。
歼-10战机海外首秀时余旭留影
2009年4月,余旭和其他15名歼击机女飞行学员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正式编入作战部队,成为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刚一毕业,她们就接受了一个荣耀而艰巨的任务。
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60华诞的阅兵式上,作为12个空中梯队的最后一个梯队,余旭驾驶着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飞越天安门广场。彩烟将盛典推向高潮,而余旭则以浪漫的激情写意蓝天,接受祖国母亲的庄严检阅。
要知道,为了这一刻,她经历了四个月的艰苦集训;为了这一刻,她曾作为“最差僚机”在飞行总结会上被点名批评;为了这一刻,她和战友立下“人机共存亡”的“生死状”,用20多岁女孩的稚嫩肩膀挑起生与死的重担。
阅兵训练的初期,和长机盛懿绯在一次五机编队配合中,由于长机调整预达时刻,为了往前赶距离,作为二号僚机,余旭对加油门的动作发现不及时,没有作出果断的判断和修正,导致编队队形偏差较大。照相判读队形显示,余旭是全中队偏差最大的,在飞行总结会上被点名批评。
“经过这次批评,我和盛细心研究,尤其是我个人,从多个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首先是从长僚机的默契配合入手,相互从自身找原因。通过交流和地面训练,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获得最佳二号机标兵和中队集体优秀5分的好成绩,为之后的阅兵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2014年珠海航展。“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战机编队,时而云中漫步,时而天女散花。20多分钟的飞行表演,酣畅淋漓、精彩纷呈,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当战机落地,飞行员摘掉头盔,取下墨镜,观众惊奇地发现,当中竟有两位女飞行员,而余旭就是其中一位。这是中国女飞行员首次驾驶歼击机进行公开特技飞行表演。叱咤蓝天的余旭,给人们留下了精彩而难忘的回忆。
之后,2015年3月17日,在第13届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上,作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四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余旭驾驶歼-10战机首次进行海外飞行表演,赢得现场一片赞叹。
2016年珠海航展,也是余旭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接受央广记者采访的录音,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11月2日,我会驾驶双座型号的歼-10飞行表演,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珠海航展了,我的想法就是按照平时的准备,正常发挥,给大家一场精彩的表演。安全方面呢,受我们平时队里教育,我们的安全是第一的,在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我们把我们的技术发挥(到)我们的正常水平,然后我们就可以给大家一场精彩的表演。”
2014珠海航展
像所有女孩一样,余旭也爱美。刚进军校的时候,她带着布娃娃和五颜六色的装饰品。一外出,她也去买漂亮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说:在空中,我愿做一个女汉子;回到陆地后,我愿意做一个女孩子。
对父母来说,余旭是个孝顺女儿。她的工资舍不得自己花,总是留给父母;平时假期少,回家匆匆,同学亲友争相邀请聚会。每到这时,她都会把父母带上,她珍惜与父母相处的一分一秒。
亲人中,只有母亲现场看过余旭表演,那是2014年的珠海航展。尽管余旭和母亲都在珠海,但她很少有时间与母亲待在一起,匆匆见一面,就又返回去训练了。更多时候,母女俩是靠电话和微信联系。余旭表演的那天,母亲仰望蓝天,看女儿驾驶着战机,俯冲、盘旋、开花、滚转、筋斗……那是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现场看女儿飞行表演。
获悉余旭牺牲的消息,外公胡明康和外婆周建英的“天”塌了,眼前浮现的都是外孙女的点点滴滴。每次飞行表演前,余旭总会打电话告诉外公、外婆。二老接到电话后,就会像小孩子一样,乖乖地坐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欣赏外孙女的飞行表演。和外孙女上一次见面,是今年5月。那时周建英摔伤,右手骨折,余旭请了假,回来探亲。而不久前的珠海航展期间,二老还兴致勃勃地在电视上看外孙女接受采访的节目。
“就在几天前,你在百忙的飞行表演中,还关心我的腰伤,你声声‘沈阿姨’的呼唤,让我撕心裂肺、泪流满面。11月5日晚上,你微信说,想把我拍的照片好好保留存起来……你最后给我留下的语音是‘好的,晚安!’可是,今夜无眠,我无法入睡!”原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摄影干事沈玲,因工作关系,和余旭有过多次接触。她不敢相信,那个甜甜地叫着“沈阿姨”的女孩,那个在她的镜头里总是那么漂亮的女飞行员余旭,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白色的舞蹈鞋,一身孔雀裙。一个转身,裙摆飘飘,右臂后伸,左臂上擎成孔雀状。在入学当年的中秋晚会上,余旭表演了一段孔雀舞。这次惊艳亮相,让同学们记住了这只“金孔雀”。此后,她赢得“金孔雀”的雅号。
如今,这只“金孔雀”飞走了。2009年,忙于训练、很少回家的余旭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妈说,感觉就好像(我被)放出去就没收回来。但是我说,我迟早会回去的,我根在那,对吧?”然而,她再也无法回去了。
有人说,射击冠军是子弹“喂”出来的;有人说,特种队员是搏击打出来的;有人说,无论是空军大国还是大国空军,都是摔出来的……
这话也许绝对,但没有人否认,特技飞行是高危行业,他们时刻以生命为赌注,在蓝天上挑战极限。在中国空军飞行员队列中,以生命拥抱蓝天的英雄,绝不仅仅一个余旭。海军航空兵学院飞行教员姜涛和飞行学员鲁朋飞,在一次飞行训练中,面对突发重大险情,果断驾机避开人口密集区域,终因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有着22年飞行生涯的优秀飞行员李剑英,发动机空中停车,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先后三次放弃跳伞逃生机会,壮烈牺牲;今年4月27日,海军飞行员张超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尽最大努力保护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然而,作为一项民族伟业,即使从事这一行业的每个人都清醒地意识到它的高风险,但还是选择“偏向虎山行”。女飞行员参与特技飞行,在其他国家没有过。正因为如此,“八一”飞行表演队那群女孩所拥有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才是一支大国空军捍卫领空必须的精神利剑。
余旭 (左三)
就在张超牺牲后,他的战友说:“这个活总得有人去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一点、坚强一点。”时隔不久,这群年轻的飞行员带着张超的照片一起降落在“辽宁”舰上,成为真正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
余旭牺牲后,在网上一片唏嘘、感叹声中,一位网友这样写道:“那一天,女孩像往常一样跨进座舱,她轻盈推杆,飞舞蓝天,再不归来。那是双‘十一’后的第一天,马云说他卖了1200亿,老婆说她抢到了漂亮的衣服,同事宣布‘脱单’了——我们依然平淡而幸福的生活着。那是中国空军成立67周年后的第一天,北京北郊的中国航天博物馆的座烈士纪念墙,即将增添一个新的名字……是这些名字护佑了这些平淡和幸福……”
我们想极力避免牺牲,却又不能不时时直面牺牲。中国空军成立至今,1700多位烈士的宝贵生命提醒人们,空军强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轻轻松松成就。
“歼-10、歼-11、歼-20腾空的背后,都有我们看不到的奉献;每一名飞行员每一次起飞的背后,都有我们感受不到的执着。”
本文选自《世界军事》12月刊 编辑:马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