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代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杂志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专业学术研究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此号为本刊唯一官方公众号,主要提供本刊最新目录及摘要、各期精彩文章、学术会议、最新动态等。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工业大模型的演进及落地方向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 ·  昨天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经济压力大,看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代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近代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18-03-22 09:30

正文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作者

页码

·专题论文·

1930 1931 年主力红军整编的源起、规划与实践

应星

(4)

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的转变——从上党战役到平汉战役

金冲及

(26)

垂帘听政、训政、归政与晚清的奏折处理

李文杰

(45)

清末四川乡职身份良贱之两歧——以团保首人为重点

孙明

(68)

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海患与水师巡洋制度之恢复

王宏斌

(82)

论七七事变与英国的最初因应

侯中军

(100)

“白尔丁号事件”与法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废除

刘萍

(116)

抗战时期后方高级公务员的生活状况——以王子壮、陈克文日记为中心

郑会欣

(129)


·读史札记·

江浙沪地区堕民对主顾的固定服役权述论

谢一彪

(147)

清末三次教育统计图表与“学部三折”

张海荣

(153)


英文目录与提要

(160)

书讯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25) ◇《中国外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44) ◇《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 (67) ◇《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 (115)

本期执行编辑 / 胡永恒



·专题论文·

1930 1931 年主力红军整编的源起、规划与实践

应星

内容提要 1930 1931 年中共中央对主力红军的统一整编,进一步增强了军队在苏维埃革命中的分量,促使红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移。红军的整编是在授权、理想、纪律、实力和人脉之间互动产生的结果。中央苏区的红军整编受到红四军的强烈辐射,毛泽东提出的“伴着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产生这种辐射力的一个重要源头;鄂豫皖苏区的红军整编几乎同步地反映了中央的政策变迁;湘鄂西苏区的红军整编则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中共组织“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关系,在红军的整编实践中初见端倪。

关键词 红军整编 主力红军 中央苏区 湘鄂西 鄂豫皖 苏维埃政权

作者简介 应星,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的转变

——从上党战役到平汉战役

金冲及

内容提要 抗战胜利后,是谁首先挑起了内战 ? 为什么八年来一直分散在各地从事游击战争的中共军队,能够在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很短时间内迅速集中起来,组成强大的野战部队,以运动战的方式战胜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兵团 ? 而蒋介石在处理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的态度又有哪些不同 ? 这两次战役对整个解放战争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游击战 运动战 全面内战 上党战役 平汉战役

作者简介 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垂帘听政、训政、归政与晚清的奏折处理

李文杰

内容提要 咸丰帝去世后,清朝原有的由皇帝独揽大权的局面不复存在,国家政务依靠咸丰帝遗命的“赞襄政务大臣”制度来维持,内外奏折、大小国事由八位政务大臣赞襄处理,交两宫皇太后钤印确认。这一权力格局因“辛酉政变”而改变,并由此而衍生出垂帘听政及议政王、军机大臣辅佐制度:内外奏折,由两宫皇太后先阅,并授意议政王军机大臣拟批。同治帝亲政后,政务与文书程序“归复旧制”,同治帝恢复一切权力。光绪帝登基,垂帘听政再次举行。待到光绪帝成年,其生父奕先是创造皇帝亲政同时皇太后训政的特殊体制,光绪帝完全处于文书和政务“训练”之中;后来又创造一种有限度的皇太后“归政”模式,光绪帝的奏折处理、上谕拟定之权大打折扣,无限期接受慈禧太后监督,为此后宫廷争权和晚清政局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垂帘听政 赞襄政务大臣 光绪帝 慈禧太后

作者简介 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清末四川乡职身份良贱之两歧

——以团保首人为重点

孙明

内容提要 清代对乡里首人亦即乡职的身份有制度规定。乡职是“役”,在良贱之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其易于滑向贱役,染上“贱”的色彩。出于免役、防弊等考虑,政府不令绅士出任乡职。清末,团练、保甲等组织成为总括性的乡里行政枢纽,首人成为职能融混的乡里负责群体。四川推行了提升首人身份待遇的改革,但并未奏效,而是使得乡职群体的身份处于良贱两歧的状态。基于社会政治的身份语境,绅民有明确的身份意识,对乡职处于迎拒之间。

关键词 乡职 团练 保甲 团保首人 职役制度

作者简介 孙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海患与水师巡洋制度之恢复

王宏斌

内容提要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试图恢复水师巡洋制度,诸如,谕令提镇大员必须亲自巡洋,重新修订水师巡洋会哨章程,千方百计整修战船炮械等,但收效甚微,事实证明清水师无力镇压海匪活动。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中英海军联合镇压海匪的做法,尤其是英国海军在中国洋面参与的缉匪行动和护商活动,不仅破坏了清代前期建立的巡洋制度,同时也损害了中国的近海行政和司法管辖主权,而且导致中国内洋与外洋的管辖观念日渐模糊。对于英国外交官的“帮同剿捕”建议,清廷一再发表谕旨,明确表示拒绝,但对英国的侵略行径又无力制止。

关键词 海匪 水师巡洋制度 两次鸦片战争

作者简介 王宏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论七七事变与英国的最初因应

侯中军

内容提要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英国最初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严重事件,但仍在中国提出外交呼吁前与美国进行了沟通,希望能联合行动,共同劝解中日不要升级冲突。此即英国第一次联美尝试。英、法均认为美国的参与非常关键,但美国却通过赫尔声明表明无意参与调停行动。在英、法劝解下,中国向《九国公约》签字国发出呼吁,亦是希望美国能发挥作用。国民政府虽然表明了和平的诚意,但日本意在夺取华北,而这触碰了国民政府的底线,中日冲突不可避免。英国为了化解即将爆发的战争,再一次作出了联美尝试,而结果同样令人失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