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U学在线
一键
关注
,
回复
以下数字即可查看更多
精
彩内容
:
【126】115家通信企业政府补贴排行榜
【127】干招投标压力有多大?
【128】最全电子信息类大学排行榜出炉
【129】20个小基站实施案例
【130】一线通信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1992年,他只身来到深圳创业,开创了中国通信行业的自主品牌。20多年来,他建立起一个专网通讯的“王国”,让中国自主通信品牌从华强北走向世界各地。
陈清州,深圳市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他带领海能达发展成为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对讲机巨头,并在国际市场与摩托罗拉一较高低。
海能达已在深交所上市,年初到十月底股价已上涨超50%,使他在201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第132名,估计财富为152.3亿元。
陈清州
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扩大市场
陈清州出生于“对讲机之乡”福建泉州。小时候,他的玩具就是用两个竹筒,在中间拉根线,玩对讲游戏。
1992年,陈清州来到深圳,从华强北的小柜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正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之后,深圳兴起了创业大潮。他成立的“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首批注册民营科技企业之一。这家公司正是今天叱咤风云的海能达的前身。
“我并不是从小立志要做大事,主要是赶上了发展的好机遇。在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市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陈清州说,深圳创办了科技园,给所有科技企业一个纯粹的、专心发展科技的环境。同时,银行给予企业便利的贷款,还有具体的项目支持。“那时常常有专项培训,持续给创业者鼓励和激情,我年轻时就常常去参加这样的培训。”陈清州说,“在深圳不创业、不好好办企业,简直对不起自己。”
在国内市场小有成就后,陈清州发现,专网通信市场较小,自己投入的研发资金又较高,“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扩大市场。”
1997年,陈清州第一次来到美国就发现,这里一罐可乐2.5美元,相当于当时的人民币20多元。“美国的可乐居然定价这么高,要是海能达能在美国市场立足,赚美金多容易啊。” 抱着这种念头,海能达将美国作为海外扩张的主要阵地。
2004年,陈清州带着同事到美国参展,发现“国际饭”并不那么好吃。 “当时全球前三名的专网通信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都在,无论展台的规模和设计,还是对产品的各种营销手法,都远远超过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回国后,陈清州认真总结,确定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走出去”战略,并把第一站定在竞争最激烈的英、美、德。他说,只有在全球最发达的市场站稳脚跟,才能给品牌和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从“走出去”变成“走进去”
为了适应美国的市场环境,海能达不得不“盯住”美国标准,这成为其产品质量被全球认可的第一步。伴随扩张步伐,海能达的战略也从“走出去”变成“走进去”。
2012年,海能达决定收购德国对讲机企业罗德斯瓦茨公司。当得知自己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罗德斯瓦茨的员工抵触情绪强烈,很多人打算离职。
为了稳定军心,陈清州快速完成了收购手续,并前往德国公司演讲。
“你们的公司经历了连续10年的亏损,主要原因就是成本过高和市场不够大。如果把生产放在中国,能够降低成本,并可以借助海能达在全球的营销网点,开拓更多市场。”在保持德国公司继续自主运作的同时,陈清州甚至拿出1000万欧元的资金供其运营。
感受到这位中国总裁的信任、理解、支持,在这次演讲之后,罗德斯瓦茨无人再有离职的念头。
陈清州表示,“信任、理解、支持”是自己管理跨国公司的心得。“海外市场认可中国品牌不容易,首先要有符合国际化产品的标准和非常可靠的质量;其次是选择国际化的员工团队,比如德国子公司就是德国人管德国人。”
2014年,海能达海外业务占比达到70%。如今,海能达约2000人的团队中,有400多人来自海外。恰恰是通过这样国际化的团队不断进行文化交流,海能达迸发出更好的创意火花,生产出更符合市场潮流的产品。
国际化的人才观,使海能达在国际上站稳阵脚,并不断推陈出新,产品被世界所接纳。在收购一年后,德国子公司就实现了营收平衡,如今已实现翻倍增长。今年6月,该公司中标荷兰全境公共安全通信网络,订单金额折合人民币约6亿元,未来10年将为荷兰公共安全部门提供专网通信设备及服务。
在英国,海能达更是受到皇家礼遇。2012年,当海能达英国子公司迁入有“英国硅谷”之称的斯劳市高科技园区,安德鲁王子专程前来为新址揭幕。原来,从2010年起,海能达在英国数字集群通信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每年销售额都同比增长100%以上。
事实上,无论是北美电力、中哈油气管道、哈萨克斯坦铁路调度,还是欧洲监狱、英国司法部、甚至英女王诞辰60周年安保系统,以及F1方程式、世界杯足球赛等世界重大赛事等各类国际社会“高大上”的重要场合,海能达都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