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提出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制作传播的新的政策意见,引起强烈反响。
这些政策意见不仅针对当前电视节目制作播出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可从中看出广电频率频道定位应如何正本清源。这一政策意见顺应时代需求与观众需求的新变化,将推动电视节目制播进入新阶段。
电视节目制播跟得上时代与人民的需求吗?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和唯收视率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治。管理部门虽然不断出台政策意见力求矫治,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些现象时有回潮,并不断出现新“管涌”,需不断巡查堵漏。实际上,电视节目(包括网络视频)是现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精神世界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有人说,媒体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窗口,也是社会发展的人文指引,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更是一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反映。几十年来,国家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日益多样化、多层次。许多现象说明,现在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并未完全适应这些变化和需求,某些方面滞后于时代与人民需求,在导向方面也并未全面达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媒体发展时代环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所有媒体都应该讲导向、重文化,以凝聚起全体人民精神力量为目标,推动节目创新创优,引导人民群众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从文化类节目的喝彩看到观众需求在发生哪些变化?
电视节目是做给观众看的。面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变化,节目创作团队感受到了吗?有人说,收视率会告诉我们观众需要哪些节目。这话不全对。且不说收视率调查污染带来的误判,收视率本身也只是说明观看行为,并不说明观看评价,更不了解观众需求转变。要准确判断节目市场的风向变化,就得研究党和政府的要求、时代和社会的诉求和观众的需求。
为什么文化类、公益类节目今年从冷门进入热门,得到观众的普遍喝彩,实际上说明了观众对泛娱乐类节目的腻烦,对价值贫乏症节目的厌弃,对以“愚乐”代替娱乐现象的批判。某省级卫视一档真人秀节目收视率高、影响大、广告创收多,但该台的一位领导却说,我不看这类节目,也不允许我小孩看这类节目。这档节目的主要任务是赚钱,反哺其他公益类节目。这种现象值得警示。
在调研中发现,在基层,新闻节目最受欢迎,此外观众期待更多对自身成长有帮助的节目,比如文化类、科教类、经济类节目,特别是普通百姓参与类节目。一些基层观众说,为什么喜爱央视的节目,因为制作好、导向正、有启发、有文化。这反映了主流观众的喜好。当然地方台不可能都办成央视,但在价值引导和文化内涵方面都应以央视优秀节目为标杆,坚守底线,把好导向。一些地方台节目广受欢迎,也是因为注重的导向性、本土性、贴近性和参与性。
有专家预测,优秀文化类节目正进入一个长期的上升期,湖南台、上海台、黑龙江台等地方台开始发力创新型文化类、科教类节目,这些节目一播出,即成为收视热点。这些说明总局的政策意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BBC是英国的公共广电机构,近年来基于观众需求加强了纪实、体育和儿童节目支出,强调通过新的内容形式和交互方式为儿童提供优质的节目服务。这一点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健全讲导向有文化的长效机制还要从哪着
一是加强政策调控。响应国家、时代和社会需求,细化政策指引,引导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回归主流、回归价值,将社会效益优先和双效统一作为根本原则,突出导向和价值引导要求。
二是加快广电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政策落地。目前媒体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竞争激烈,作为事业单位的广播电视台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体制机制束缚日益显现。媒体也要全面深化改革。尽管中央出台聊改革政策,但相关政策贯彻落实不配套、不到位、不落地,广播电视台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未能体现媒体运营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的专业性、特殊性。
三是加大和创新财政投入。目前,广电媒体自身造血机能弱化,广告收入锐减,融合发展滞后,不少台陷入了生存发展困境,因此应予多方面的扶持,促进运营服务创新。现在绝大多数台实行事业单位自负盈亏政策,导致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应将主要公益类节目纳入财政预算扶持范围,进行财政补贴或纳入公共服务购买。只有从多方面着力,综合施策,统筹推进,才能建立起广电节目讲导向、有文化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广电媒体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限星令”落地!广电总局提七大要求,调控明星真人秀、鼓励文化类节目》
来源:传媒内参
传媒内参导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提出“总局鼓励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影视明星参与综艺娱乐、真人秀等节目要严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时间;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原则上不得编排娱乐性较强、题材内容较敏感的电视剧”等多项要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