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风流才子到世外高僧
弘一大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神秘。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李叔同像
曾经的李叔同无所不能,家境优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声色犬马样样称绝,却毅然决然出家为僧,从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皈依自心,超然尘外…….
其一生“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夏丏尊语)
关于李叔同皈依佛门的缘由众说纷纭,他的学生丰子恺的解释最为中肯:
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
02
诸艺尽弃
唯独于书法研习不辍
出家后的弘一大师,发愿精研戒律,并且严格依照戒律修持。
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宗。
律宗向以戒律森严著名,一举一动,都有规律,严肃认真之极,被称为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
二十多年精诚庄严的自律苦修,弘一大师使传统断绝数百年的律宗得以复兴,佛门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李叔同和刘质平、丰子恺
弘一大师在出家之后便诸艺尽弃,毅然割断了他曾醉心研究过的艺术。唯独于书法研习不辍。
“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传于世,令诸生欢喜受持,非无益矣。”(《李叔同临古法书·自序》)。
他晚年的书法,“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这是宗教所带来的心灵净化,是大师一生艺术作品中所提炼出最纯粹的结晶。
虽已皈依佛门,但弘一大师依然广结善缘,开导众生,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景仰。
他以书法作为与朋友和学生之间的媒介,书写佛经、格言等赠人结缘。
其长篇大论的佛学著作不多,然其书信、书法、格言警训等文字中,处处流露出高超的佛法见地和智慧。
03
他一生修行的历程
是最高境界的精神修行指引书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弘一大师:“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地谦卑。”
弘一大师的经历、思想和文字在近百年后的当下,依然是安定心灵的持久力量。
他一生修行的历程,便是最高境界的精神修行指引书。
《弘一大师文集》(十四卷)是弘一大师著作精华选编。
编者以修习大师著作的态度,对大师一生的重要著述做了重点突出的编辑。
大师的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套丛书系统精选了大师出家前后的日记、书信、演讲、文章、格言、歌词、书法等等,并收集了一百多幅大师各个时期的珍贵影像。
立体地展示了大师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历程。
在装帧设计上,全套十册封面图片组成完整的《五百罗汉图》,采用烫金工艺,庄重典雅,凸显品质。
感受大师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大智慧,使读者内心得到洗礼和重塑,让漂泊的心有所依托。
04
内容介绍
《佛法专论选》
:
本书是作者出家后,对于修行佛法的体悟和感受。全书有议论、有禅意故事、演讲文稿等,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弘一大师修行佛法方面的过程,和度化大众的慈悲胸怀。全书文字洗练,时代感强,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性和文学性。是弘一大师佛法修学的精华文字。
《格言警训选》
:本书是作者经历了成长、修行、悟道的过程中,对他人生影响较大的名家格言选录。分为格言别录、明薛文清公《读书录》选、清三韩梁瀛侯《日省录》选、晚晴集、寒笳 集、格言联璧等部分。今天读来仍会受益。
《清凉歌集》
:本书是弘一法师与弟子共同为中学生作词谱曲的作品,分为“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篇。全书分为三部分,歌谱、歌词,还有歌词大意。弘一法师做歌,刘质平、俞级棠、潘伯英、徐希一、唐学泳作曲。释芝峰为歌词做了详尽解释《清凉歌集达旨》,作品还收集了弘一大师手书歌词,曲谱影印版。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大。
《诗词·杂记》
:本书是弘一大师出家前后的多种文体作品精选,有诗歌、词曲、杂文、歌曲等。写作时间跨度几十年,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对作者的经历、思想脉络和艺术才华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中有很多广为流传的作品至今仍然是艺术作品中的精华。
《手书格言别录》
:
本书收录了弘一法师144条手书格言,全部选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大师与《格言联璧》因缘殊胜,他自己说这些格言他自己恒学时习,常伴左右。这本集子分八类,对原文也做了适当调整。至今习之现实意义仍非常深刻。
《手书嘉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