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珍稀奇文化”关注我们
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中国人自古认为重阳佳节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敬爱老人、拜亲访友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及登高、晒秋、赏菊等活动。
这首《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在1929年10月写的,那年他36岁,本命年,遇到了政治生涯一个很大的坎儿:被迫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赴闽西领导游击队,建设根据地。
咋眼一看,还以为是董其昌作品,或学董其昌作品。但其实,此作早于董其昌近200年。
作者系蔡哲,生年1336-1396年,字思贤,湖北人。初随陈友谅,旋归附朱元璋,为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说客,洪武二年(1369)正月任参知政事,五月二十日,设福建行省,以蔡哲为参政,为官廉明自持,备受百姓喜爱。
不过历史上关于蔡哲书法的记载极少,存世作品更是罕见。但就是这份罕见的书法,却十分经典。
蔡哲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尽得其妙。
蔡哲此作,笔画园劲秀逸,风神隽永,综合晋唐之法,流畅自如,自成一体,空灵飘逸,自得风华,充沛着古朴闲散之气。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