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28上海会战,是发生在1932年的一场大战。中日双方共在上海投入十多万大军,血战1个多月。日军前后投入7万多部队,因战斗不利多次更换主帅。日军在此战中打的不好,为此对上海的战斗存在恐惧感,大大影响了日军几年后的1937年淞沪会战的决策。
以往有种说法,128上海会战,是19路军孤军奋战,蒋介石率部旁观。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听萨沙说一说。
第一,先上数字。
此战中,19路军阵亡官兵有2449人,受伤官兵6343人,伤亡合计8792人。
中央军第5军阵亡官兵阵亡1616人,受伤官兵3139人,失踪625人,伤亡总数5380人。
19路军伤亡人数占参战人员的39%,第5军伤亡人数占参战人员的30%。
19路军进入战场较早,而第5军进入比较迟,属于增援部队。
即便如此,中央军的伤亡也丝毫不小于19路军。
老蒋是扎扎实实拼了。
第二,中央的态度到底如何
以往我们说19路军违背中央命令和日本开战,现在看来是不对的。
早在9月22日,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将军自龙华向政府请示,如果日军在淞沪武装进攻应该如何处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就明确指示:“应正当防范,如日军越轨行动,我军应以武装自卫。”
1月29日下野的蒋介石重新得到军权以后,随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持久战对付日本,并且调动兵力部署向上海集结,南京政府同时迁都洛阳准备和日寇决战。
随后,国民政府正式迁都洛阳,这就是摆明了要大战的意思。
据张治中将军自己回忆到:蒋是2月初由洛阳到浦口,我去迎接他,我就表示我的意见“我们中央的部队必须参加淞沪战斗才好,如果现在没有别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蒋说:“很好。”马上关照军政部长何应钦,即调动散驻京沪、京杭两线上的第八十七、第八十八两师合成为第五军,命我率领参战。
第三,中央军第5军为什么可以表示老蒋彻底拼了?
第5军由德械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组成。
我想稍微懂得抗日历史的人,听到这3个番号就明白老蒋是什么都豁出来了。这些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本来是种子部队,不能用于参战的,也用上了。
依照德国顾问的意见,这2个师和中央教导总队,都是作为国军的示范单位.后来的60个德械师的编组计划,都要以这3支部队为模板组建。德国顾问认为这些部队,绝对不能作战。一旦有伤亡,就会严重影响之后的中国长期建军计划。可惜,128会战中中央实在没有军队可以使用,只能用他们了。这3支部队果然遭受较为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