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曾有人恃着自己有才能,耽误了前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45岁导演饺子成都街头被偶遇,穿橙色冲锋衣搭 ... ·  8 小时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陈晓被曝离婚原因炸裂!净身出户不争娃,曾在台 ... ·  2 天前  
柠檬工会  ·  起猛了,百度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今年黄昏特别多

世纪末板凳的拓扑结构  · 公众号  ·  · 2018-11-03 19:09

正文

跟宇宙结婚 ”群里的朋友讲,多年以后回望过去,2018年是灰色的。前不久的宇结电台讲述了金庸作品,一度重燃童年旧梦,然而秋声胡为而来哉?节目倒成了提前的纪念。

从饶宗颐霍金到李咏金庸,年初寒雨岁末风,存在于可触及的日常的名字以最大的密度远离地表,呼啸而来的讣告让人误以为逝者接受了一次新的访谈。又闻蓝洁瑛、邹文怀离世,今年的香港,连同曲艺界,黄昏比往年多一些。

人世几回伤往事, 必然有更多的死亡迎面而来,或许就在明天,这是夏天奈保尔离世时我想到的事情。一个时代失去了——这句话被每个时代的人们循环复读。当下的特殊性在于,新一轮被掩埋的时代与我们的童年完全耦合,名为时间的行刑队的枪法日渐纯熟,我们没有招架之力。 某种意义上以童年为界,倚天屠龙也好,砸金蛋也好,华人诺奖连绵词也罢,都是之前的记忆,果真如杜拉斯所说,之后看到的毫无用处。

公元 217年,建安七子中在世的五人同年相继病故,3年后汉亡,魏晋“建安风力尽矣”。 新时代来临之际,似曾相识的集体陨落 给人错觉, 像是另一具身体里的排异反应,不属于此刻的人们患上了 21世纪不适症,他们只能选择在另一个维度回到过去——惘闻的隐语或许能给我们慰藉。

1998年,香港的陈果拍了《去年烟花特别多》。 20年后中环的黄昏里,来不及感慨的人们匆匆而过。“去年” 烟花绽放的夏夜,怹在仪式上题词“香港明天更好”,两者下一次重大交集,是21世纪初那次著名的训斥。必须“按照它去产生”的《 基本法 》来源于1985年成立的起草委员会,曾修过国际法的查良镛欣然应邀 成为委员 。4年后的春天,同样以笔名著称的本家査海生在山海关卧轨,奠定了伤感的基调。而后,为了“迅速扭转局面”, 吟完一句诗 赴京上任,那是平成第一个夏天。

我在 怹在任和隐退的余波中度过了童年,身处其中时乏善可陈,回首才发觉那是浪漫主义的鲁殿灵光,而这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