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蛇年开工首日,外贸人士发现“天塌了一角”: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10%税率并取消了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小额豁免”(De Minimis)条款;美国邮政(USPS)随后一度
暂停
接收来自中国和香港投寄的入境包裹。
此前,小额豁免的主要受益者包括从中国发货的在线零售商,如希音(Shein)、拼多多旗下的Temu和阿里巴巴旗下的AliExpress。分析师们认为这些公司面向美国购物者的价格可能会
上涨
。
分析人士也表示,即使在关税影响下产品“涨价”,中国跨境电商依然有竞争力,对跨境电商的长期增长趋势影响较小,这一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短期来看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可能下降,并将促使其寻找“第三国”转运,不过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布局将逐渐逐渐多元化,发掘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
“虽然关税上调可能会给中国跨境电商带来一定的风险,但相比家电和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行业,电商平台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在一份报告中称。
晨星指出,以Temu为例,虽然它在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逐步上升,但目前仍处于“烧钱补贴抢市场”的阶段。如果关税导致Temu在新市场的订单减少,这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亏损状况,对整体净利润的影响也不会太大。Temu自去年起已开始将业务重心拓展至美国以外市场,从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也有助于降低潜在的关税冲击。
研究机构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认为,小额货物关税豁免可能会对Temu、Shein的增速带来一些遏制,但长期增长的趋势并不太受影响;Temu包括Shein的优势除了低价外,产品丰富度也很高,中国电商公司的产品还没有替代选择,或者它的替代选择更贵。
“我是觉得(中国跨境电商增长)大趋势也不太影响,尤其Temu和Shein的产品价格太低了,就算价格上浮20%,依然还是有竞争力的。”他并称,对中国跨境电商影响更大的可能是美国邮政停收包裹,这相当于“直接不能做业务了”,还需要观察暂停收包裹是永久性的还是阶段性的。
此前,美国总统
特朗普
下令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对中国征收10%关税,新关税令中都包含暂停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低价值货物免税的条款,而这一条款被广泛视为允许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进入美国的一个漏洞。
中国以
组合拳
的方式向美国发起反击,包括对美国方面加征关税、稀有金属出口管制、对美企反垄断调查等。
不过特朗普随后又决定
缓征
墨加关税30天。这意味着,美国目前仅对中国关闭了“小额豁免”。
电商股周三纷纷下跌,其中,京东集团港股一度跌超5%,阿里巴巴一度跌超2%。物流股亦普挫,中证物流指数盘中跌1.5%,其中圆通速递、中国外运分别跌2.6%和2.8%,东航物流则跌停。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在物流和运营方面,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清关流程、服务体验、效率时间等方面都会相应的复杂化,导致成本增加。短期来看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成本毫无疑问会增加,利润会被压缩,竞争力会削弱,市场份额会降低。
但长期来看,中国跨境电商将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供应链,同时将加快多元化布局,减少美国市场的依赖,为欧洲、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市场扩展提供了全新的布局机会。
Capital Economics(凯投宏观)认为,中国企业无疑会试图绕过这一变化,通过仍享受 “小额 ”待遇的第三国运送货物。“至少现在,还有其他可行的转运中心,其中最著名的是越南。”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则指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额外的成本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消费者。而如果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要贯彻下去,也会倒逼中国企业去寻求发掘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寻找增量。
“另外我认为,现在这种贸易战、关税战是动态的,…如果这个策略美国实施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好处了,那可能会调整回到过去对它有利的状态,就像打拳击一样,你来我往的一种状态。”丁道师表示。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表示,对2018-2019年与中国的贸易战进行的分析发现,外国对美出口商在受到美国关税打击时并没有降低价格;美国进口商承担了税收负担。该机构测算称,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关税将使美国普通家庭每年损失超过120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