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要WhatYouNeed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策影视  ·  《出走的决心》票房破亿咏梅获奖 ... ·  昨天  
OIL油  ·  10/05 | 湿辣迷幻Henning ... ·  2 天前  
OIL油  ·  10/05 | 湿辣迷幻Henning ... ·  2 天前  
华策影视  ·  《迷径之上》开机首发概念海报 ... ·  2 天前  
煮娱星球  ·  全网劝分的情侣,居然结婚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要WhatYouNeed

推荐 | 我害怕受伤,但也不想活成一个平均数啊。

我要WhatYouNeed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7-30 23:59

正文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告诉自己:你不要太敏感。朋友遇事来问我意见,我也会说:是你想太多了。


信息爆炸社交过剩,时刻保持敏感,我们还怎么正常生活?


“别太敏感了”,我觉得自己还挺理性的。


但拒绝敏感也不是开心度日的灵药。身体失去了味觉,人不再怕苦,但也捕捉不住甜味。去掉内心的敏感,负面情绪被隔绝在外,同时很多乐趣你也察觉不到了。


不好不坏,不哀不乐,不上不下,以一个平均数的姿态活着。这并不是我说“别太敏感了”的初衷啊。


好在“敏感”是可以被引导的。



办公室有很多期Lens出品的读物《视觉》,最新一期是关注女性、少数群体,关注家庭和情感的角落。很多人把它当作自己的另一双眼睛。


Lens有个公众号,叫Welens是今天想推荐给大家认识的新朋友。


为什么推荐?因为它替我们保存住了对生活的那份敏感。



什么是敏感?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天朋友圈飘满他的成绩单和歌单,Lens写了一篇音乐人鲍勃·迪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走的始终是自己所开的路点击链接即可阅读下同



这双眼睛看到的迪伦是这样的


那几年迪伦面孔浮肿、肤色苍白媒体绘声绘影说他酗酒过度搞坏身体他干脆把脸涂白画上黑眼线搞出一个半人半鬼的造型吓坏了一世界的歌迷。


有人说迪伦当年之所以要开记者会搞不好就是要用公开羞辱记者的方式把媒体的愚蠢公布于世。有人甚至认为,1965年到1966年的迪伦记者会是可以和他的演唱会相提并论的精彩演出



除了关注他的歌和文字,Lens对他的画也很感兴趣。



鲍勃·迪伦画作


关于朴树,Welens和他去了一趟印度,写出了《朴树:我恨过音乐》


每周三,都会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在这里说自己对世界角落的观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不仅要听他们如何讲话,还要听他们如何沉默。



民谣歌手、台湾民歌运动先驱胡德夫:“要用一辈子改善自己。 ”




策划、制片了《悲情城市》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詹宏志:“杨德昌对这个社会变的地方比较敏感,侯孝贤对不变的地方敏感。”


他关注情感里的微妙:

(点击图片和链接,均可阅读)


1. 他们相爱时热烈而赤裸,背叛时卑微又嫉妒,这场举世闻名的爱情最终成狗血……

2. “写完遗书后两分钟,我的女友出现在我家门前” 


关注和电影有关的人:


1. 安吉丽娜·朱莉:“我从不按照别人的意见来生活”

2. 一个女孩的早熟和堕落,会换来悲惨还是救赎?


关注艺术家:


1. 世界上最弯的男人,和烙下他名字的巴塞罗那

2. 她要替鲍勃·迪伦出席诺奖典礼,还要唱他的歌……友谊到这份儿,就再多唱几首吧


关注自我:


1. 现在这个世道,谁还没点病?

2. 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平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的隐蔽角落:


1. 人与狗之间需要绳子牵,人与猫之间却不需要……

2. 看完这位日本主妇的家,我才知道自己活得有多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