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都快结束了,但是现在一想起10月1日举行的阅兵,还是很激动。
10月5日,国庆70周年庆典的直播团队做客央视新闻直播室,讲述了直播的幕后故事。
戳视频再看一遍阅兵↓↓↓
重要机位突发故障 ,及时修复有惊无险
为了这次直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搭建了中国电视史上最大的一个直播系统,其中包括一个总系统、6个分系统88个机位,另有约50个微型摄像机安装在受阅装备和群游队伍中。参与直播的人数超过了800人。
9月30日,国庆直播总摄像栗严随直播团队进入直播现场,突然接到通知,A1机位坏了。
A1机位有多重要?栗严介绍,当天的直播一共有一个主系统和6个分系统。其中,布局在天安门前、金水桥两边的A系统,承担着分列式和整个游行队伍的正面拍摄工作,整个(庆典)1600多个镜头中,A系统承担了近1000个镜头的拍摄,A1要拍摄其中的100个镜头,而且这100多个镜头牵涉到的都是关键人物的表情。
栗严说:“A1机位如果出了问题,每个方队主官敬礼,包括喊口令的将军们的表情,还有群游部分群众的表情,肯定不会有最好的角度了。”万幸的是,A1最终被修好了,当时时间已经到了10月1日8点30分。“米秒不差”本来是对受阅仪仗队的要求,切换导演只有同样做到“米秒不差”,最好的画面才能播出来,稍有差池,精彩瞬间就会与观众失之交臂。
邓巍是这次直播中整个分列式和群游部分A系统的切换导演。切换导演是整场直播的核心。所有观众能看到的画面,都由他们指挥摄像师进行拍摄,并进行现场切换。直播开始后的2个多小时里,切换导演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切换1000多个镜头,他就要按键2000多次,左右开弓都必须米秒不差!不仅如此,像邓巍这样的切换导演还要盯着30多个监视器……A11机位设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东南角,它拍摄的镜头是所有受阅部队和游行方队的开始线,是导播团队判断下一个方队进入拍摄的唯一位置点。对于整个导播队伍和摄像而言,这是一个提供指令的关键机位,因此得名“消息树”。A系统总导演张君介绍,在34个省市自治区彩车通过天安门的最关键时刻,“消息树”倒了,“A11机位一片漆黑,没有任何机位能让导播团队看到彩车压线(即将进入画面的镜头)。我们没‘眼睛’了,大家一瞬间崩溃。”幸运的是,A4机位在拍摄第一辆彩车北京彩车时,景别比较大,隐约拍到了标志线,“我们完全是凭借几个月磨合出的经验,每一辆彩车通过的时间大致12秒,所以一个全景6秒,一个近景6秒,全程人工数秒,进行盲切。大概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彩车通过后,A11恢复正常。”直播F系统总导演马挥称,为了在“空2000”的机腹处安装摄像头,军方的十几位工程师做了无数的测试,汇总的技术测试手册有5厘米厚。“摄像头对飞机有没有影响,是工程师们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最终安装了6个摄像头,创下了纪录。”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机位——A0机位。它在靠近天安门长安街中轴线的地面上,因此被称为贴地摄像机。阅兵式中,从贴地角度观看的铁流滚滚和呼啸而过的战车镜头就是它提供的。
这个镜头呈现效果好,但安装难度也不小。它突出于地面,有可能给徒步方队和群众游行队伍造成障碍。因此不能提前安装,一定要赶到最后一个徒步队伍走过、机动方队到来之前马上安装。△A0机位拍摄的画面负责A0的直播视觉导演浦轩介绍,直播时留给A0安装的时间仅2分10秒,这还要除去1分钟的安全时间,所以只剩1分10秒。为了缩短安装和部署时间,浦轩把A0装到了一个改装的烧烤炉子里。
浦轩说,难怪看过直播后许多网友感叹“所有摄影师拍不到的角度被一个‘烧烤炉子’拍成了,这是实实在在的跨界打击”。整个阅兵时长只有一个半小时,全部镜头1600多个。“好镜头太多了,用谁不用谁,一直是此前开会讨论的重点。”直播F系统总导演马挥透露,“每次开会大家都为此‘打架’,每一秒的镜头都有争抢,但瑕疵镜头还是会被毫不留情地撤下。”这样的“打架”在直播群众游行时也发生了。,马挥说:“拍摄群游队伍时,一个镜头偏色了,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如果是做专题片或新闻片,(这个镜头)我肯定不用了。但是这样一个镜头背后都代表了一群人两个多月的努力……你得允许它(在直播中)生存,所以它即使偏色了,我也要用。于是我喊‘用’,栗严喊‘不用’。张君一声断喝,‘打架的下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