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总部位于首都北京的文化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艺术创意产业企业。引领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产业,以艺术会展赛事、艺术教育培训、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创意产业平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艺术产业多元化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昨天  
安徽司法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 ·  2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2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市场

明天,人类将变成硬盘还是涅槃?欢迎来到永生市!|常青藤计划2018

艺术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9-16 23:57

正文

点击标题下「艺术市场」关注我们

▲ 永生市Immortal City——常青藤计划2018年度展览展厅入口

2018年9月15日,天津青年艺术周“永生市Immortal City——常青藤计划2018年度展览”在天津滨海文化中心·滨海美术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也同步开启了常青藤计划2018年度的系列活动。

▲ 常青藤计划发起人 姜大方 主持开幕式

▲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展览总策划 康剑飞

▲《美术》杂志副主编、展览总策划 盛葳

展览着眼于探讨“科技、艺术、生活”相互激荡且边界模糊的混合生态,由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康剑飞、《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担纲总策展,以“永生市Immortal City”为题,邀请中青策展新锐王麟、宋振熙、苏磊为策展人,分别策展“奶嘴乐园”“神祇重装”“乡关何处”3个展览主题版块。

▲ “奶嘴乐园”板块策展人 王麟

▲ “神祗重装”板块策展人 宋振熙

▲ “乡关何处”板块策展人 苏磊

策展团队通过邀请与征集的方式最终评选出43位/组艺术家的共150余件/组作品参与展览,作品涵盖架上绘画、摄影、动态影像、交互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声音视觉、网络艺术、综合媒介等各种形态。通过与青年艺术家的协商互助,3个分版块共同挖掘新媒体、快消费、重娱乐语境下,技术、人文、艺术生产间并置共生的互联关系,以唤醒人类群体关乎价值、人性、信仰、文化等层面的问题意识。

▲ 展览团队与嘉宾合影

与往年相比,常青藤计划的本届年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加侧重多元混合化、公共体验、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凸显出以艺术创作为媒,拓展艺术与跨领域研究方向自然衔接的可能性。这或许可以为青年艺术家群展重新找到一条与时代声音共振共鸣的新策略,用艺术的语言向技术引领的社会变迁持续发问。

▲ 展览现场

2018年是“常青藤计划”的第5年,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2014-2015年以年展的方式实现对青年艺术生态的横纵向的概貌研究;2016-2017年,年展升级为“天津青年艺术周”,并以年展为核心,推出创客项目、青年策展人项目、行走项目等,关注视野拓展至青年策展人群体,青年策展人项目固定为常态项目;2017年,在东疆国际艺术中心YAC青年艺术社区项目落地,打造了一个涵盖艺术家创作、驻留、展览、交流等功能的共享社区,为青年艺术群体提供更多维度的发展助力。进入2018年,如何稳中求变、让展览更符合当下艺术家与社会的关注,如何坚守本心的同时适应新的发展诉求,是常青藤计划面临的挑战,或许此次展览就是这个发展五年的艺术项目给出的一个答案。

▲ 展览现场

据悉,永生市Immortal City——常青藤计划2018年度展览将在天津滨海美术馆展出至9月24日。其后,以“永生: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为题的常青藤计划2018学术论坛将计划于10月举行。

▲ 常青藤计划五周年海报


【展览述评】

永生市Immortal City

艺术探讨新技术隐喻,学科交叉共谱时代地图

▲ “永生市”常青藤计划2018年展策展团队

以“永生市Immortal City”为主线,王麟、宋振熙、苏磊分别策展了“奶嘴乐园”“神祇重装”“乡关何处”这3个展览版块,以版块间的有趣关联,抛出人类前景的3个平行预想:以命运共同体来承载技术垄断的人类族群,是在大众文化的疯狂消费中茫然若失,还是以新宗教科学对抗资本的裹挟,抑或是走向新生物的原乡构建?


"信息与欲望的娱乐场"

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奶头乐”(Tittytainment)理论,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填满。由王麟策划的“奶嘴乐园”集中呈现出我们被无形之手所支配的欲望以及临时性消费的过度刺激。

当大量的肉身愉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轻而易举地获取,当主流价值观被海量信息冲击并急速消解,我们的时间被迫打碎,深陷无法深度思考的危机。该版块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是否已经进入消费娱乐文化为我们自身所创造的牢笼?我们的生活是否已被机器所重塑、被媒介所俘获?我们在不断地点击、翻阅、观看,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们唯恐落伍、可欲望是否真的得以满足?抑或只是时间的消耗与获胜的幻觉?也许,焦躁与喧闹之后是无尽的空虚与失落,信息流的狂潮亦无法缓解知识的焦虑,更无法填补精神的贫瘠与蛮荒。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奶嘴乐园: 程然、韩旭、何利平、梁半、沈凌昊、史昊鹏、双飞艺术中心、徐子薇、袁松、张权、张永基、赵宝琛。

板块部分参展作品



"原始的向往,再造的崇高"

当下资本所重新建构的信仰问题,在宋振熙策划的“神祇重装”中以荒诞和沉重的方式显现出来。该版块艺术家作品多为沉浸式影像艺术,也有描绘娱乐、景观、古典、神话无信仰时代图景的传统架上作品,形态迥异的综合媒介共同营造出无人之境的神祇崇高感,旨在通过对原始文化的回溯与审美标准的系统重装,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路径。

众神衰落,真实与虚拟混沌难辨,而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或将成为献给人类的新神“装备”,从而对抗权威的力量与技术恐惧、伦理崩塌的现实。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神祇重装: 龚旭、古师承、卡娜、梁玥、林欣、刘影、邵文欢、施政、田晓磊、王霄、徐跋骋、张钊瀛、周褐褐、朱玺。

板块部分参展作品


"根性的拓延,全球化人性空间的重建"

“乡”是故土、家园,但在今天,她却并非是土地的延展,而是根性、起源的继续。眼下,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系统独立运*行的能力,市场正在重新构建自己的文本,并取代由神话和理想组成的公共剧本。根性化的艺术必然超越时间和传统的逻辑序列,具备融合的特性,如同一种敏感的充气材料,容纳人类的不同行为。如同利奥塔所说:“适应现代主义的变化,也就是适应一个全球化的人性空间的重建。”

策展人苏磊组织“乡关何处”版块的艺术家们将知觉作为材料,在个体和文本系统之间探索接口的实践,并努力成为主体性变革的先驱和当代的文化标本。站在联结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当口,艺术家基于根性的直接书写将我们拉到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模糊炙热的文化熵环境下,我们如何技术地、文化地在一个网状的系统中共存?如何以同根性的态度应对处于巨大变动中的科技、经济的和人文的世界?

正如总策展人在展览前言中所述:

明天,人类将变为硬盘还是涅槃?欢迎来到永生市。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乡关何处: 布克哈德•冯•哈德Burkhard von Harder、胡任乂、龙星如&周姜衫、路嘉仪、秦铃森、任泽宇、苏珊•安克 Suzanne Anker、万朵云、万夏、王业丰、夏航、许毅博、杨鑫、于瑜、张慧、张佳星、张诗浩(擦主席)

板块部分参展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