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会
十点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会

你不知道,他们就是这样和你拉开了差距

十点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17 21: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天津十点读书会 线下活动总结报道


2017年,天津十点读书会特别荣幸地邀请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体的新晋知识型IP“文叨叨”老师为我们带来重磅开年大课—— 超级IP养成大法。


《普通人的逆袭之路,从0到1打造个人品牌》——by 文叨叨


你肯定不知道!


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而最新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可以活到108岁!



你肯定不知道!


在人的一生中即便你顺利进入世界500强工作,那么至少也要失业一次,甚至有些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永远地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着。


那么,假如明天你的工作没有了,你可以拿什么来养活自己。



你肯定不知道!


近两年,个人品牌迅速崛起,超级IP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普通人凭借着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文化、创意、思维、特长、爱好,并通过公号、微课、社群、平台合作等等等等。


你了解的或者你闻所未闻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响知名度。不仅帮助/带领更多的人获得了自我成长,而且最终达到价值变现,迈向人生巅峰。



你肯定不知道!


我们的分享嘉宾“文叨叨”老师正是这崛起大潮中的一员。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司白领到有过焦虑的无业游民,仅用了短短100天,便成功过渡到自行打造的写作训练营期期爆满、名额难求的超级个体。


从高薪水到零收入再到多重变现,“文叨叨”老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新时代的创业之门。



如果你已经站在出发的路口, 又该如何去将能力包装成产品,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升级呢?


个人品牌掘金之路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三问:

●我要什么:目标以及方向。

●我有什么:能力以及才艺。

●我要如何做:用我所有,换我所要。


出路:

●三个纬度:利用纬度盘点技能。

●两个角度:利用角度盘点供需。

●一个热度:利用热度持之以恒。



进阶:

●加入圈子

●系统产出

●拉群分享

●免费微课

●付费课程

●服务变现



锦囊:

●一条捷径:付费课程,认真打卡,竞选学委,勾搭大咖,争取曝光。

●一种心态:放下面子,光明正大地进行分享。

●一个意识:先为别人提供价值,再为自己谋取利益。



变现:

●创新思维:打破固有观念,开放格局。

●提供价值或工具:考虑目标对象需求,因材施教。

●大胆谈钱:以赚钱为目的,倒逼个人能力提升。



工具:

●利用好平台资源

●做一些付费课程

●出版图书赚版税

●活动邀请出场费



Action:

●建立个人标签

●去拍一张形象照

●写文章,打造个人品牌

●开通微信公号


干货给到你 希望你能过好这一生


三个多小时的课程,一个多小时的答疑,满满的干货,丰富的体验,每一条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消化和思考。


各种迹象表明,“个人崛起”已经由两年前的曙光期正式进入到朝阳期,在这平台和资源极大充足的利好时刻,你是选择立即加入还是选择错失良机?


这一篇毫无保留地给到你,如果你能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希望你可以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好这一生。



临末,送给大家文叨叨老师喜欢的一句话共勉:

做个少年,活在巅峰之前

并永远相信巅峰时刻尚未到来






武汉十点读书会2月份活动报道


听说,相对以往线下活动,这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听说,为了这次的分享会的准备,有人提前一天到了读书会的地点进行准备。


听说,这一次的线下活动投入了更 多人的用心和努力。


有一个小细节, 2月23日的下午的两点四十五分,本期活动的活动群里迎来了第100位小伙伴! 大家简直欢呼雀跃了起来!


当然这并没有停下小伙伴们继续加入我们的脚步,我们的分享队伍仍在持续壮大中。



终于,带着满心的欢喜与期待,我们一起迎来了 2017年2月的武汉十点读书线下活动!



主持人老邹的 开篇序言


主持人老邹对于武汉十点读书会,以及本次主题“如何成为一个高手”作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既不会谈一些纯粹的理论上的 ,比如说民族、自由、宗教或者权利这些形而上学的话题, 也不会去纯粹的进行一些思维导图、手账、摄影等工具类的学习。




我们主题的设置是集中在两者之间这样一个区域。我们往期的活动主题有涉及到关于思维模式的,关于 心智模式 的,关于 行为习惯 的,比如我们今天的主题: 如何成为一个高手。


即兴分享

主持人:阿帅



关键词:异类


煎饺 说,异类就像自己,比如自己很爱笑,会突然一下子笑出声来。




正儿八经的说,在外人看来“异类”就是和大家不一样,但是在她自己心中并不一定这么觉得。煎饺理解的“异类”带有一些贬义的成分,旁人无法理解她所说所想所做。


阿帅 总结:从生物学的角度异类可能是和其他的生物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异类,活出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让生命有更多可能。


关键词:自我


这个女孩认为“自我”同样带着些贬义的色彩,自己是反应慢半拍、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如果有自己生活的准则,就算活在自己的世界也很好。



多数自我可能是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其实只要不影响他人,做一个比较自我的人也不是不能接受。


阿帅总结: 自我应该有时候有度。 像民谣歌手就是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如果是个人角度,自我应该每件事有自己的方式和原则,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关键词:自律


从学生的经历来讲,小时候自己的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忙做好的,直到中考失利后,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重要。


家里让他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高中。从那以后,他每周都会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直到2015年9月之前,一直认为这样就是做正确的事情。



2015年9月的法国的交流,作为当时研究所里的唯一一个中国人,当他的同学带他去咖啡馆的沙龙,参加舞会,用心的打理家里的花园。


这些都让他感觉到这些人对生活的热情,于是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体验更好的生活,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阿帅总结: 自律拆分完就是自我的约束。 不管是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还是一种是放浪不羁的完全的自由,这都是一种选择。


话题总结:桂花


当把自我、  自律 、异类融合到一起,桂花姐联想到一致性表达,这是一个人的最终追求,它包括三项。



第一是人一定要有自我,你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与此同时的第二点,你眼睛里要有他人,就像我能够看到我们,这样我们就与这个世界有了一个互联的关系, 第三就是要有一个环境,我们读书会,整个拾间书局,整个环境构成了内心对学习的向往。


这三个融合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世界,所以没有哪一个词是带着一个贬义的,当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些词的时候,内心应该是平静的。


深度分享·分享人

《异类》分享人:王小夜


利用书中两个有趣的案例,王小夜创造性地把其中的内容变成四个选项,编写了两道有趣的选择题,大家听得特别认真,许多小伙伴积极参与思考答案。



王小夜把这些内容分为了四个观点:


1)天赋到底重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协同培养。


2)努力就有回报吗?人们眼中天才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呢,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成功=1万小时(家庭条件  机遇  热爱)*杠杆(天赋 不=时代)回顾。


3)机遇到底有多重要?机遇有时候是来自于出生的,我们很难去改变。


4)其他不容忽视的因素。




这里提到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80-90年代大航空事故频发,失事率甚至达到美国联合航空的17倍之多。

原因是韩国的文化中,上级的权利下级不敢去质疑,导致飞机可能失事时副机长想报告真实情况却迫于压力只能委婉提示。


第二个案例是中国人数学好真是因为中国人更聪明吗? 原因是我们国家的稻田文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让我们骨子里更加明白努力的意义。


最后小夜总结,虽然想要成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书中提到的方法让成功的可能性变大大。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成功是有法可循的。你所有的选择都造就了今天的你。

《精进》分享人:柯慧


柯慧从缘起、如何管理时间、如何采取行动、如何塑造思维这四个方面描述这本书。


《精进》全书的框架结构属于一种思维运筹学,首先组块、图像、栅格,然后以8/2的比例来投入专业领域和扩展领域,把个人做为最小可行产品,锻炼自己的才能,最后找到自己的独特性,走向成功的道路。


对于如何管理时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到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时间视角”的理论,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未来视角,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柯慧总结了我们应该从 精选可依赖的信息源、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这三个方面来塑造我们的思维,从而能够从许多的信息当中获得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的一些行为都是潜意识在引导我们,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潜意识为自己工作?


我们应该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并且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然后学会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最后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并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对潜意识为自己工作。


让我们给自己的灵感与梦想更多实现的动力和可能吧。


《刻意练习》阿立


对于《刻意练习》书中的主要理念,阿立告诉我们,就是要我们有目的的练习。



什么是有目的练习?就是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进行有目的的练习要保持专注,有目的的练习之后要有反馈,另外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怎么样进行刻意的练习?我们进行刻意练习是有条件的,刻意练习的条件有两条,包括一个已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和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


在生活工作需要练习,避免低水平勤奋陷阱,才能成为一个高手。另外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需要拒绝错误思想。



找到好导师,在生活中运用可以联系的原则,保持专注和投入。同时另加上两个节点,跨越停滞,保持动机。


通过对这本书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刻意练习,为什么要刻意练习,运用刻意练习原则更好的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


《奇特的一生》萧十一郎


这本书是俄罗斯作家格拉宁写的真人真事,全书约10万字,240页,共6章,写的是柳比歇夫的一生。


萧十一郎通过截取主人公柳比歇夫一部分日记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柳比歇夫写日记的变化,从开始不带感情的,第三人称的角度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到后来的精确到描述每一段的工作时间分别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那么谈到柳比歇夫56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对时间的把控,使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


可能认为有人会想在日记如此理性的一个人,在生活中是不是特别难相处。而相反的是柳比歇夫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


这本书更多的增加我们对时间的把控,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如电脑最重要的不是显卡、数据,而是CPU。 同理亦用于时间的理解,人生最宝贵的不是财富,而是时间。

深度分享·点评人

点评人:花生




首先能在台上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心得,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讲到精进和刻意练习,柯慧对精进的讲解有一个很整体的思路,她从在知乎上看到的文章谈起,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描述精进这本书提到的概念。


阿立表达得很准确,刻意练习在精进中也强调了。


点评人:老罗



从两周之前开始,初步大纲已经出来,包括到上周整体的演讲稿出来,这些准备的过程也是一种精进的过程。


第一本王小夜分享的异类提到了很多的人物,谈到布什的智商只有98,其实他有120,新加坡的智商平均水平是109,中国是105。在施政的过程中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说明聪明的人也会做一些愚蠢的事情。如果不提天赋,一万小时理论中的一万只是一种概念,有可能一千小时也能够发生质的变化。



第二本精进在佛学中也有这样的概念,包含着一种忍辱去到达目的的彼岸。它是一种努力向上的概念。


第三本刻意练习,这里有一个重点,我们的刻意练习应该是高水平的,不断地挑战舒适区去实践。


刻意练习能够对简单的问题有很大的效果,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理解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不能够通过不断地更换伴侣来改变,家人也是不能改变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在这个系统之外的一种心法。


第四本奇特的一生,这是一本小说,这本书特别令人感动也特别真实。时间的供给弹性为零,在时间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柳比歇夫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从开始写日记记录时间他就预见了自己能活多长时间?虽然他工作的时间很多,但他生活中给自己留的休息时间也很长。


那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高手?十点读书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进步。未来希望十点读书会能够做的越来越好。

自由分享

分享 人:桂花


桂花姐说到我们今天谈的很多都是方法,那么谈到心法,去实现这些方法的前提是内心是要清醒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最好的心法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分享 人:小暖阳


小暖阳由今天的主题谈到了于2016年的计划以及今年2017年的实施。 书籍只是提供建立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利用时间管理,找到适合的方法去提高自己的执行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分享 人: 明显


唯心主义是偶然,唯心主义是必然,明显谈到唯心主义认为读书应该调整我们的心态。谈到读书的心得,明显的读书习惯是只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书籍,读书是快乐的,只有快乐的书才能高效的读书。


分享 人:阿帅


阿帅表达的是要有不断的付出行动,知道了道理就应该大胆勇敢的去尝试。




死磕达人分享

死磕达人:瑾睿和肖佳慧


瑾睿和肖佳慧作为死磕达人,把对参加死磕群之后的收获与感想与大家分享。



瑾睿 作为死磕群的群主,看到大家的打卡和分享,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虽然很繁琐,但是她觉得特别的开心。


谈到读书的看法, 读书不仅要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要走出舒适区,去读不同类型的书,加入死磕群不仅需要输入也需要输出,这样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




肖佳慧 很认真的分享了自己的读书计划,平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计划。


武汉十点读书会理念


我们应该放逐的伪文艺青年的特点:作 、矫情 、不接地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徒有文艺青年的外表,却没有理想主义的勇气,更没有现实主义的行动 。


我们应该追逐的真文艺青年的特点:文艺青年的外表,理想主义的内心,以及现实主义的行动。 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我们要把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统一起来。



那么,如何做?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 : 阅读50本书+12次读书会 ,坚持阅读产出,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改变 。


两个基本点: 有效的形式+系统的内容、线上读书群+线下读书会。有效的形式体现在加入死磕群,要完成一些规定的任务:


  • 每月四本书:2本共读书目+1本主题书目+1本自由阅读书目

  • 每周三、日2次打卡,分享阅读笔记、感想

  • 每月线上阅读分享 还有严格的监督和淘汰机制。


除开上述这些,也体现在每个月的线下读书会设置有许多不同的角色:


主持人、分享人、摄影师、点评人、策划人 、文字官等。 从系统化的内容到读书加做事 、知识的吸收与能力的增长 ,还有健康的心智模式加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输入到输出,从知识到能力也是十点读书会的追求。


总结&感谢

我们的内心都渴望成为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个《异类》,所以更要《刻意练习》,以更《精进》的姿态度过这不负时光的《奇特的一生》。


感谢参与本期活动的社群小伙伴,罗辑思维小夜、罗友霸王课丸子、拉斐尔沙龙闻娟、生涯规划石磊。




感谢斑马大街拾间书局,

提供这么棒的场地!

感谢今天到场的每一位小伙伴!

让我们相约 下月再续读书会哦~





公众号回复 关键 “领读包”

查看 37本 十点共读书目合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共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