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资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报道世界军事资讯、分析全球安全战略、追踪武器最新动态、深入解读战史战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共青团  ·  25岁徐枫灿,二级机长! ·  3 天前  
重庆共青团  ·  25岁徐枫灿,二级机长! ·  3 天前  
l 看齐 l  ·  知名演员发声:“我们只想要公平” ·  4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东部战区海陆空接连发声! ·  5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东部战区海陆空接连发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资讯+

拜登退选,美国大选没悬念了吗?

环球资讯+  · 公众号  · 军事  · 2024-07-23 12:12

正文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13时46分,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几乎是在第一时间,美国《时代》周刊就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该杂志 7月21日的封面,以及作为对比的6月28日的杂志封面。


△7月21日和6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比
哈里斯入画,拜登走出画面。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进入了新的阶段。有人说,这场大选已无悬念。事实真的如此吗?

悬念一:哈里斯能否顺利“接棒”?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杰米·哈里森表示,民主党将在公开公平的程序之下,于8月7日之前提名总统候选人。多家美国媒体都认为,哈马斯是距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近的一位。美国民主党州党主席7月21日下午举行电话会议,讨论支持哈里斯作为该党提名人。几位与会者表示,哈里斯得到了主席们的全力支持。

△哈里斯(资料图)

不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政治人物在7月21日拜登退选后的声明中,只是表示“非常有信心民主党领导人能组织一个产生杰出候选人的过程。

同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奥巴马不支持哈里斯,因为他打算在民主党选择新的总统候选人时发挥作用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截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分析说,在所有可能的接替人选当中,副总统哈里斯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虽然拜登宣布退出总统竞选,但美国在任总统仍是民主党当中最高的联邦职位者,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于由谁来接替他参选的影响力应该是最大的。此外,如果新的总统候选人和本党总统明显地拉开距离,将会导致明显的党内分裂,不可能有效凝聚、动员民主党选民的选票。


悬念二:特朗普“赢定了”?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拜登宣布退选后几分钟内就接受了CNN的采访,他表示,哈里斯比拜登更容易击败。特朗普的胜利真的板上钉钉了吗?

实际上,在6月27日美国总统大选首轮辩论之前,拜登在综合民调中落后特朗普大概1%左右。在出现拜登辩论表现不佳、特朗普遇刺等一系列状况后,拜登的民调落后趋势有所扩大,但并未超出3%,与今年1月份民调的情况持平。这一情形并不等于民主党的选情“全面崩盘”

综合民调显示,拜登退选前夕,其支持率落后特朗普3个百分点

如果哈里斯“接棒”与特朗普角逐,可能将“高龄”的这个包袱扔到78岁的特朗普身上。相比于拜登,哈里斯在吸引少数族裔和年轻人选票上可能略有优势。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哈里斯法律专业出身,曾任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22日,她在首次发表竞选演讲时就暗示,将追究特朗普的犯罪记录。

此前,似乎拜登的“高龄”或者在辩论中“表现不佳”是造成民主党选情落后的唯一因素。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无论民主党换谁竞选,经济通胀、边境管控、俄乌和巴以冲突等内外议题持续影响着美国选情。换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特朗普方面,在上周经历未遂刺杀事件和共和党大会后,其支持率有所攀升,但中间选民对他的态度仍不明朗。


悬念三:还有半年 白宫会怎样?


在拜登宣布退选后,共和党持续向白宫“发难”。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约翰逊7月21日敦促拜登“立即辞职”。对此,白宫回应称,拜登将完成他的任期。拜登本人22日也表示,他将在总统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里尽力履职。

那么,从现在开始到明年1月,已经从竞选赛道上退出的美国总统拜登和白宫团队接下来将何去何从呢?美国的中东政策、俄乌政策会作何调整?

白宫(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认为,拜登在退选前,他的政府就是竞选团队,一系列的政策全是为了能够连任;退选后,拜登团队可能会快速变化,利用最后半年的总统任期,留下一些拜登执政的“遗产”。

这意味着,白宫将在国内外一系列议题上,做出一些“短期有显著效果、长期有深刻影响”的决定。这些决定的核心是无论下任总统是谁,都不容易改变。如果民主党胜出,政策将有效延续,如果共和党胜出,这些决定将成为新总统绕不过去的“障碍”。


悬念四:“撕斗”的两党去向何方?


从首轮总统辩论以来,民主党内要求“换登”的呼声为何越来越高?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指出,首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大,在民主党内引发极大的恐惧。拜登在辩论中表现不佳放大了这种恐惧,导致民主党内部持续数周的“自乱阵脚”

其次,就是民主党部分人士的“个人盘算”。一些民主党人担心拜登的选情会拖累国会两院议员的选举。按照目前的态势看,民主党有可能在国会参众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席位。面对可能落选或无法连任的压力,多位民主党籍议员接连数周公开敦促拜登退选。

与民主党“撕斗”的共和党似乎正逐渐走出之前的“分裂”。经过特朗普遇刺事件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共和党“特朗普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一方面,无论政治理念还是政策议程,从2016年到现在,共和党都比较明显地接受了特朗普所代表的理念,比如“美国优先”、贸易保护等。

另一方面,新一代共和党人受到特朗普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理念、行为,甚至对特朗普的“忠诚度”都更加明显。比较典型的就是特朗普的竞选搭档、出生于1984年的万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