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子道德经  ·  高情商的人,在任何关系中都不说这4种话 ·  2 天前  
武志红  ·  身体有这1种信号,说明你会越过越好 ·  3 天前  
壹心理  ·  推荐一个适合心理学爱好者的靠谱副业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又出爆款!这部纪录片让全体家长破防了……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0-21 12:28

正文


作者 | 飞鱼
责编 | 陈轻轻


你能想象一种几乎没有考试压力的小学生活吗?

你敢相信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围坐,熟练说出性器官名称,认真讨论彼此的身体变化?

你是不是羡慕那种大学没选对专业,也可以重新寻找热爱的「高容错率」人生?

我想,这是大部分已经成年、成家立业的大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教育环境。

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角落。

前不久,我刚看完《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

导演周轶君,跟大部分东亚小孩一样,成长于循规蹈矩、以考试为中心的环境里。

当她做了妈妈,面对两个小孩时,不禁思考:究竟要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带着这个疑问,她跑遍了5个不同国家,试图寻找答案。

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你会发现原来——

教育,可以有100种方式;令人羡慕的童年,真的存在。

当然,如果徒留感叹、羡慕,只会让我们对现状更失望。

今天的文章,总结出了5点内容。

无论你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困惑不已的家长;
还是单纯想重新养一遍自己的成年人;

都能收获不同视角,有所启发。



「玩」还是「学习」?


先聊聊5个国家里,跟我们最像的新加坡。

为什么说最像?

因为新加坡人一身的卷味,我们太熟悉了——

小学生背着重重的书包、带着清一色的厚眼镜;

课外时间,家长们着急忙慌地带孩子去各种补习班;

学区房摇号变成了父母之间的新一轮竞争,有人直言比自己高考还紧张……

新加坡人的竞争意识相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这一切的背后,源于新加坡的教育体制——

分流考试提前到了小学六年级,每位家长、每个小孩都在为这场最重要的考试摩拳擦掌。


当孩子们在补习室里垂头丧气、烦恼于学业时,

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边,居然会有同龄人的童年里,玩耍才是正经事。

没错,就是纪录片里的另一个国家——新西兰。

对这里的孩子们来说,玩耍是一件被鼓励的事情。

就算是在学校里,也设置了「No  rules  playground」——无法无天操场。

上窜下跳、翻滚吵闹、还能在允许的情况下恶搞校长……

这些孩子们自带活力,行为表现也相当大胆:

对摄像头特别好奇、时不时跟制作团队搭讪、还会在相机面前做鬼脸。

导演周轶君也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点,她说:

在这些孩子的脸上,看到了某些限制被拿掉之后,闪现出来的那种「光」。

新西兰人松弛的背后,是相信:「玩」跟「学习」并不冲突。

这背后有一整套他们自己的科学依据。

上面提到的那个设置了「No  rules  playground」的学校,源于前任校长在十三年前,接收到了好几所大学的邀请,展开了为期两年的试验。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撤销所有禁止“不安全游戏”的校规,在操场上,孩子们可以进行各种活动,如爬树、摔跤、用棍子斗剑等。

大人退场,让孩子能自由玩耍,不设限制。

尽管这种“不安全”的操场开放以来,造成过一些受伤事故。

但父母们都非常支持这项倡议,尤其是摔伤手臂的孩子的父母还特意赶到学校,劝说校长不要因为他们的孩子受伤受影响,就维持现在这个样子。

事实表明,这样的玩极大促进了孩子的专注力、改善学习效率,也减少了霸凌。



兴趣的培养,
作为一个礼物陪伴孩子


观察我们周边,但凡家里有点经济条件的家长,都在给孩子卷兴趣班。

音乐、画画、舞蹈……什么都有。

主打一个:别人家小孩有的,我们家小孩也必须有。

而且刚开始,大部分家长明着暗着都希望孩子能考级。

毕竟,孩子能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能给升学加分带来好处,这不就是事半功倍;

但等到孩子读了中学,兴趣班又立马变成了“洪水猛兽”——

钢琴考级耽误孩子刷题、画画耽误孩子背单词……

最后,这些兴趣班的命运只有一个:被抛弃。

在《他乡的童年》德国篇,这里的家长对兴趣班的态度不太一样。

在这个音乐之乡,大部分家长是把音乐作为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他们对孩子没有太多功利要求,反而是跟老师说:

你只要让孩子弹得喜欢、能坚持下去就好了;

考级的需求,除非孩子真的想走专业这条路。

正是“因为不功利所以没有太大压力,音乐之美能够常伴孩子左右。”


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跟一位教画画的画室主理人交流。

她提到:

在自己多年的观察里,很多孩子如果是被要求考级去学画画,那么等到考完之后,大部分人都会不画了,非常可惜。

但事实上,兴趣或者艺术本身,应该首先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喜好,去释放自己的天性。

孩子们本身在生活里,接收了大量规则的约束、对错的标准。

无论音乐、画画还是舞蹈,都是在给他们一个机会:

去自我表达、去创造。

如果一个孩子能自发地爱上任何艺术,

教育其实就已经完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TA能拥有陪伴自己一生的好朋友。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在不少文化里,性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东西。

特别是在对小孩子的教育中,家长们普遍持否定态度。

因为谈论这些,似乎就是在鼓励孩子去过早的尝试。

德国在这一块做了一个让人惊讶的规定——把性教育纳入全国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要知道,德国的教育是分州制,每个州都可以有自己的教育模式。

性教育被列入仅有的四个必修课中的其中一个,足以可见这个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

而且,他们的性教育是动真格的。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会在课堂老师的引导下互相交流最近的身体变化,学习正确的性知识。

全班同学有关于性的疑惑,都会被老师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黑板上,便于同学们思考。

在免费性教育项目里,还有老师设计了不同阴茎尺寸的模具,告诉孩子怎么测量大小,适用的避孕套型号是哪个……

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科学、开诚布公地讨论性?

我不仅是从国家的规定里看到了源头,

在了解了他们家长关于性教育的态度之后,就更加不惊讶了。

纪录片里,周轶君采访了好几位家长,他们的回答都带来了新的思考视角。

——你会不会觉得现在讨论「性」过早了?

——不会,这种讨论很重要,他们碰到问题来找我,但如果他们不知道某些部位的名称,那怎么跟我描述呢?怎么知道有人对自己做了什么呢?

——我现在50岁了,在我们小时候那个阶段,未必适合他们现在的年龄来进行性教育;

但今天的孩子们,成长经历完全不同,他们拥有社交媒体,看到的要比我们多……

也正是在这种科学的性教育环境里,德国的早孕率是整个欧盟最低的。



重新理解考试:
一场评估,而非筛选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考试无处不在。

小升初、初升高、再到一场最大型的分流考试——高考。

很多人在多年后回忆起以往的任何重要考试,都像有PTSD。

就算我们不再应对一个又一个的考试了,还会在某些午夜梦回时刻,梦见自己在高考现场焦虑、满头大汗,怎么也解不出那道大题。

就像有人说的:高考,成为了一种具有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心理创伤。

以至于,当我看到新西兰关于考试的态度时,有种被颠覆的感觉。

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并不一样,所以考试更多意味着是评估制。

它是用来帮助孩子检验,还有哪些部分的知识没有掌握,因此就没有所谓“跟不上的差生”。

而新西兰的教育评估体系里,他们的小学和初中甚至没有考试的概念。

正如一个老师所说:

“相比在这个阶段学到什么,培养对学习的乐趣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论是新西兰的家长还是老师,他们都是被孩子使用的。

比方说在幼儿园里——

他们是作为一个支持者,为孩子在探索的路上提供支持和保护;

而不是作为一个上位者,填鸭式教学。

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角色定位下,对孩子的尊重自然而然发生。

尊重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吃饭时,你可以决定自己吃什么、也可以决定吃多久;

学校里有不同的功能区,你可以自主决定去冒险区或手工区……

这个背后其实是尊重孩子自身成长的体现。

所以,成绩好不好并不是老师、学校里的单一评价标准。

如受访的奥克兰大学教授所言:

这是件好事,意味着不是只有学习成绩好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员。

即便你在学校里没有优异的成绩,你同样可以出人头地。



最好的教育,是在家里


说了这么多国家不同的教育特点后,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满的情绪。

毕竟见多了别人家的好,就容易觉得自己家不好。

纪录片的最后,对准了泰国。

近几年,涌现了一批在泰国国际学校陪读的中国家长。

可以说,他们是付诸行动,试图帮孩子找寻一条远离内卷、减少焦虑的教育方式的先行者。

原本以为来到这里,是一种全新、更好的生活在召唤。

但到了之后,家长们面临了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现实问题——

夫妻异国分局、孩子对文化适应不顺利、升学通道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受访的好几个家庭,都在这种现实问题的碰撞中,不断追问自己:

我到底是想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里面有段对话,我印象很深刻——

周轶君问:那现在对你来说,教育还是选一所学校吗?

受访者回答道:

不是,我觉得最好的教育还是在家里;

其实我以前一直努力的去寻找好的学校、好的老师;

但最后发现,我找的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我自己应该成为那样的人,我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我当时看到这句话时,其实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

这段对话,可能也是周轶君在遍访全球不同国家后,得出的一个阶段性答案。

当走遍了世界,看了那么不同的教育方式后,到底想获得什么?

前面所说的别的国家的优点,当然有值得借鉴之处。

但回到我们自己本身、特别是回到家长本身,我们千万不能忘了——

要向内求。

这种提醒也是极具力量的,因为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可能把好的部分吸收,经由自己,真正的传递、影响给孩子们。

把自己教好,才能把孩子育好。


 写在最后 


有一组对比数据,我也想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注重精英主义的新加坡,2024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但青年的自杀率在不断上升;

注重快乐教育的新西兰,在2024年《世界幸福报告》中,国家排名第11;但2023年PISA考试排名史上最差,全球第一属于新加坡学生。

从这背后的一些评估维度,我们能看到:有得必有失。

论成绩、论成功,新加坡一定遥遥领先;
论快乐、论创造力,新西兰绝对不在话下……

而这个能带来的思考是——

如果把自己、或孩子想象成一种植物,那这个世界上的物种可太丰富了。

我们身处在一个论成绩、论成功的内卷社会中。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套单一评价体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样的人,难道就没有价值、意义了吗?

孩子,可以是一株花,也可以是一棵树。

家长和社会要做的是,让他们拥有“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的权利。

那么反过来——

当我们越来越接纳孩子的真实样子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接纳自己……

作者:飞鱼,责编:陈轻轻。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天18:30  准时开播  🌟


感觉整个人很沉重,没做什么就已经很累;
习惯猜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导致焦虑内耗;
雄心勃勃制定计划,可又常常无力行动落实;
稍稍没表现好,就陷入自责当中......

主创和小畏直播分享:
如何走出「沉重感」,活出松弛感与行动力
⬇️❗直播无回放❗「武志红」视频号 约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