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近日,某都市报收到一份特殊的求助。
武汉一位72岁的退休中学老师钟声希望找寻自己的恩人:50年前,钟老师上华中师范大学时,曾向学长方前明借了8元生活费救急。近十多年来,他多次准备偿还这笔拖了半辈子的欠款,但一直未能找到方前明。随着钟老师的身体渐出状况,这份期望越来越浓烈。
为了找寻恩人,半个世纪来“较真”的钟老师做过哪些努力?钟老师如愿找到恩人了吗?您被这穿越50年的8元钱暖到了吗?
大三身无分文找学长借8元生活费
钟声老师1945年出生于武汉市。
因为父亲早逝,母亲艰难抚养他们姊妹五人,幼年时家里甚至困难到无钱买盐的地步。他排行老四,三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五弟在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从小学到高中,他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正是因为家里太穷,1965年报考大学时,特意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因为那时上师范类大学不仅不要钱,一个月还补贴13.5元的生活费、1.5元的助学金,而且吃住基本全免费。
“不过,刚开学时,需要交6元的书本资料费。”钟老师说,为了这6元钱,他和母亲到处捡破烂卖,后来又找人借,在开学前才终于筹够。
钟老师上的是物理系,同学们也大都家境不宽裕。那时为了买三极管自己试验组装收音机,大家经常省吃俭用,将每月13.5元的生活费挤一点出来凑份子。
钟老师记得,1968年上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段时间实在是身无分文了,吃饭都成了问题,就找到比他高一届的中文系学长方前明,提出能否借8元生活费,没想到方前明毫不犹豫就借给他了,令他感动不已。
两人算是老乡。方前明的妈妈蒋湘仁是湖南人,当年在新洲张店小学当老师,父亲在新洲邮电系统工作,家里经济条件稍好。
经济好转债务还清 首个债主却无音信
方前明借给钟声8元钱不久,就大学毕业了,分配到新洲四中当语文老师。一年后,钟声被分配到了新洲宝龙五七中学教物理,1973年又调到了凤凰高中任教。
“自从借钱后,手头一直不宽裕,所以直到方前明毕业,我也没把这8元钱还上。”钟老师说,方前明从未向他说过还钱的事。
1972年,钟声结了婚,先后有了一儿一女。那时,衣食住行都需要靠票,因为妻子是农村户口,一家四口靠他一个人的工资,他的票不够吃,还得花钱买高价粮食,有时转不过来,还经常要找熟人朋友借上10元、20元。
“大概是到了1980年,经济条件稍有好转以后,身边的欠款我陆续都还清了,有的还是加倍还的。”很快,外债就剩下向方前明借的那8元钱了,一是因为两人见面较少,再者两人教书的地方相距几十公里,那时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最早借的这笔外债,就这么一天天地耽搁过去了。
“做人要懂得感恩” “我不希望带着遗憾走!”
接着,钟声又先后在汪集中学、新洲一中任教,于2005年退休。
“也就是这10多年工资高了一点,负担轻了一些,经济上宽裕了一些。”钟老师说,他一直没有忘记这8元钱的借债。后来,他听人说起,方前明调回了湖南,但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
“说起来,在这件事情上,我有些愧对老师。”新洲区教育局职成科科长罗继平告诉记者,钟声老师是他的高中物理老师,教过他两年,能把枯燥的物理课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同学们都愿意听。
罗继平说,大约2005年前后,他偶遇钟老师,老师提起过想找恩人方前明。听说只是借8元钱的事,他随口答应了帮忙打听,但后来就忘得干干净净。近日,钟老师突然又打来电话,询问他寻找恩人方前明有没有下文,他才想起,把这档子事给忘记了。
“我现在身体很不好,你一定要帮我找找,我不希望带着遗憾走!”罗继平说,钟老师的这句话对他触动很大,他不知道钟老师什么时候搬到了武昌,听说钟老师后来给自己写过信,但自己没有收到,后来又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他的电话。
随后,罗继平专门找到人事科,看能否查询到方前明到底调到了湖南哪个地方,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未能查到。他还听说方前明的母亲蒋老师1985年去世时,新洲张店中学的商老师去湖南参加了葬礼,于是前去询问,但商老师也不记得方前明家的位置了,只记得是在岳阳。
“我患有糖尿病,目前已到重症阶段,还有其他一些老年疾病,身体每况愈下。”钟老师说,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方前明,还上这最后一笔债,如果他不在世了,也要把这1000元还给他的后人,“做人要懂得感恩”。
当初借了8元钱,为什么要还1000元呢?钟老师说,那个年代鸡蛋才2分钱一个,现在差不多一两块一个,涨了近100倍,所以他应该百倍偿还,“但是这份恩情是多少钱都还不完的”。
五十年间,方老师从未提起
新洲一名知情人士在看到钟老师在媒体上的寻人故事后,致电记者,他曾见过方前明的一名湖南老乡,这名老乡证实方前明在岳阳教育系统工作。
随后,记者迅速联手湖南当地媒体,通过各种途径,终于获知方前明家的座机。
方前明的妻子张女士接电话说,目前,方老师身体状况还不错,碰巧他外出旅游没有带手机,过两天才回来。提起8元钱的借款,张女士请钟老师不要放在心上,她从未听方老师提起过,都过去四五十年了,说不定他早就忘记了。
“我之后还会打过去和他多聊聊当年的事。”钟声说,“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终于可以在有生之年,当面跟师兄说声谢谢了。”
钟声老师念念不忘恩人,执意要还50年前欠下的8元钱,表现出钟老师感恩、诚信的品质。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闪亮品质还有很多。
盲人教师刘芳:“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看得见的苦难不叫苦难,跨过它。装得下的苦难不叫苦难,包容它。留下的是珍珠,冲走的是细沙。”盲人女教师刘芳在一首小诗里写道。
刘芳生于1970年,5岁时和母亲跟随父亲支援贵阳三线建设来到白云区,1993年成为贵阳市白云三中一名语文教师。刚参加工作时,刘芳定的目标就是“成为我喜欢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但是,1997年她却被确诊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刘芳的视力逐渐衰退,至2001年9月她的眼睛基本看不清楚字了,但她从未放弃“三尺讲台梦”。完全失明前,刘芳用残存的一点视力,把初中语文教材重点篇目的要点和难点全都背了下来。她还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因眼疾改作文困难,她就把学生的作文带到教室让他们自己先朗读,然后全班同学一起点评、修改、打分……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始刘芳没有再带班、教语文,而是成为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一些孩子有了心理问题来找我,给他们疏导后,老师告诉我这孩子好了很多,我就特别有成就感,这是我最快乐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刘芳的心理咨询室,找她聊天、谈心。
刘芳还在黑暗中完成了两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石榴青春》、《花开十年》。
刘芳的学生胡鑫、周礼硼称刘芳为“刘妈”或“刘芳妈妈”。在学生眼中刘芳是一个“很善良、坚强的人”,周说“她是用心来打动我们,用爱来感化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温暖。她面对生活很勇敢,充满了正能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退休教授傅义:相隔千里的恩师
2017年1月13日残疾女孩邹生秀第二次跨越千里来到傅义教授家中,看望恩师。
傅义教授是宜春学院的退休教师,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望,今年已经九十四岁高龄的他仍然在坚持创作。2012年傅老通过诗词交流在网上结识了福建龙岩身患先天性脊椎瘤的80后残疾女孩邹生秀。
“一看到她的诗,我就很欣赏,再了解到她的境遇,我更加赞赏她。”傅老说,“她年纪轻轻,在病重和穷苦的困境下,还能写出这样的好作品,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从此,傅老便通过网络指导邹生秀写诗,成为相隔千里的恩师。
2012年,由于长期坐着,邹生秀的褥疮不断恶化,甚至严重到溃烂得能看到骨头,而10多万元的治疗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傅老得知后主动为邹生秀发起了义捐,募集治疗费,使她及时得到了治疗。
傅老还时刻记挂着邹的病情,“每天,爷爷都会和我联系,询问我的病情,和我聊天,鼓励我,有时为了能尽早知道我检查报告的结果,等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肯去睡觉。”邹生秀说,“爷爷对我的影响可大了,当年我生病的时候如果没有爷爷,那我可能活不到现在了。诗词方面也一直得到爷爷的指导,有很大的进步。爷爷对我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挺大的,包括做人,非常非常值得我学习。”
如今,邹生秀也在南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当起了教师,曾经受到傅老师和社会各界关爱的她选择用作教师来将爱传递下去,传递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念念不忘50年前借8元之恩的七旬退休教师钟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关于感恩、诚信的课;
虽双目失明但仍坚守三尺讲台、认真生活的盲人教师刘芳笑对人生,她的坚强、乐观、爱心感染着她的学生和周围的人;
“千里授业”的老教授傅义,诲人不倦、助人为乐;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你我树立起鲜活的道德榜样。
人们喜欢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富有哲理的称谓意指教师们能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
我们将“师范学校”译为“Normal School”,这个“normal”暗含着教师是学生乃至社会的表率,“人民教师”也意在于此。
钟声老师、刘芳老师、傅义教授包括邹生秀等许许多多的人民教师都在用他们闪亮的品质教化学生、美化人心。虽不惊天动地,可你我一直想从陌生人身上找寻的善意、想从社会得到的温暖,不正来自这些点滴吗?
本文编辑 | 梁丹丹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参考来源 |
楚天都市报《武汉退休老师想找50年前恩人》《上大学时借下8元生活费退休老师50年前的恩人找到了》
南方网《“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独白》 新华网:《美丽人生——盲人女教师刘芳的大爱》
大江网《相隔千里莫逆于心邹生秀看望恩人宜春学院傅义教授》
江西网《宜春九旬老教授大爱育人伸援手 龙岩“张海迪”千里赴宜谢恩师》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