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常州日报
《常州日报》官方公众账号。推送即时新闻,提供信息服务,直面受众互动,实施品牌推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常州日报

好个“猪脚爪”!常州这所学校的“神操作”火了!

常州日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1-16 18:3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解放路小学六(8)班的期末奖励活动,班主任张老师以“大丰收”为主题,用各种食材作为奖励,鼓励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业上的进步。这种特殊的奖励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家长对此也表示好评,认为这种奖励方式能够激励孩子继续积极向上。张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曾采用多种奖励方式来激励学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特殊的期末奖励方式

班主任张老师以“大丰收”为主题,使用各种食材作为期末奖励,鼓励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业上的进步。这种奖励方式既具有创意,又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关键观点2: 个性化的奖励方式

张老师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进步,使用食材作为奖励并赋予美好寓意。如计算高手获得蒜头寓意“神机妙算”,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孩子获得南瓜寓意“迎难而上”,刻苦钻研的孩子获得猪蹄寓意“解题高手”等。

关键观点3: 学生和家长的反馈

孩子们对这种特殊的奖励方式感到惊喜,并从中感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家长对此也表示好评,认为这种奖励方式能够激励孩子继续积极向上。

关键观点4: 张老师的教育智慧

张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善于发现并肯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曾采用多种有趣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学生,如周表扬信、兑换体验券等。她认为鼓励教育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成长养分。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到学期末。一些老师准备了期末奖励,“慰劳”辛苦了一学期的孩子们。15日,解放路小学六(8)班的同学们拿到的奖励,不仅特殊而且“食在”——是各种各样的食材。

班主任张莉娜老师说,这个学期,班级每月组织一次“厨房小能手”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主动“下厨房”。一学期下来,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孩子们都有了长足进步,她就想设计“大丰收”主题的期末奖励,给孩子们与众不同的奖励。而且,每一种食材,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也蕴含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希望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把对孩子们最真心的祝福传递出去。”

43个孩子,43份礼物,43份祝福,“每个人都不会是‘小透明’,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有进步、有闪光点,都有机会。”教语文的张老师在奖项上玩起了谐音梗,比如,有的孩子是计算高手,张老师就奖励他们一袋蒜头,“蒜”与“算”谐音,寓意“神机妙算”;有的孩子在学习和运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张老师就奖励他们一个南瓜,“南”与“难”谐音,寓意“迎难而上”;有的孩子刻苦钻研,攻下一道道难题,张老师就奖励他们一只猪蹄,“蹄”与“题”谐音,寓意“解题高‘手’”……

这份精心准备的期末奖励给了孩子们莫大惊喜。“小书虫”黄莯瑶拿到了一棵卷心菜,张老师希望她“读书破万卷”,“这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也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小黄说,她回家后做了拿手的糖醋包菜,全家一起分享。

家长们对此也是好评不断。有家长表示,从孩子的小眼神就能看出来,张老师的这种奖励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十分受用,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闪光点被老师看到了,也有了继续积极向上的动力。

据了解,张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她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曾通过周表扬信、兑换体验券、在微信朋友圈高调“晒学生”等有趣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学生,“信任、赞美具有一种能量,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被肯定中一路生花。”


其实,不仅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乃至成年人,但凡有人在成长路上给予温暖鼓励,总会让我们刻骨铭心,也有了奔跑的动力。

鼓励教育,与其说是老师的智慧,不如说,这样的“特殊奖励”能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成长养分,在孩子们在单一的学习中增添了一抹亮色。




全媒体记者:毛翠娥

通讯员:张璐

编辑:孙美

校对:张钰颖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日报(微信号:czrb20141301)




随 手 点 赞

好 运 不 断

点 个 在 看

能 量 加 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