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的居住生活模式来说,从来都有一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睦邻友好的人类社会行为,跟地产企业对社区的建设又有怎样的直接联系呢,——在本期由东南电梯冠名的《地产大家说》中,一起去看看“爱管闲事”的地产人,究竟对社区运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社区的构成在城市不断升级,人口流动率增大的今天也正在面临转型,社区关系有两种相对模式,言简意赅,一种是封闭性、高粘性、高互动性的,另一种具有开放性、陌生感、回访率低的特点。在人们达到了对房产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后,下一轮需求的升级似乎正在返璞归真,打造良好的邻里关系正在成为建立社区信任度、安全感的桥梁。
近几年在房产升级转型的浪潮中,房产企业纷纷打出服务牌,在物业管理领域布局多年,通过优质服务与品质管理建立起舒适的社区环境,物业服务力求为业主打造“和谐、幸福、美满”的品质生活,而今,在社区关系新型构建方式中应该如何运营新型社区,什么样的运营方式能够为社区带来新鲜活力与生机呢。一起来听听本期《地产大家说》,四位嘉宾的核心观点。
主持人马红漫:
“从商业逻辑上来讲,住户之间的关系应该并不影响房地产的销售,大部分邻里之间的纠纷应该是物业或者居委会来管理,那么对地产开发商来说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到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迪马股份董事长,
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
“我这样看,可能你很难直接的把你的付出,去构建良好的社区关系的付出,跟你的收益挂起勾来,但是我相信一定是有回报的,去年我开始做了一个物理空间,我们叫“原·聚场”。我们这个产品出来之后,得到客户认可,有同行跟我们谈,说这个能不能采购服务,做成产品给我们。”
博加信息董事长兼CEO孙丹麟:
“房地产在刚开始的阶段可以看作是空间提供商,房地产向住户提供空间,随后空间搭配点什么呢?物业服务价值就得到了体现,再后来的话,随着精装的出现,空间再整治了一遍。但是现在大家的需求是什么了?需要的是内容,人们的需求不再单纯的停留在空间上,价值在发生偏移我们不断地在说运营是未来能力,运营什么呢?核心是内容的运营。”
2012年东原集团提出”童梦童享”概念,并于2014年底将概念变成现实,落地于重庆东原D7区,把3978㎡的场地给了孩子,这是国内首个完整的尊重儿童成长的社区。罗韶颖表示东园集团所创建的原聚场以“生活艺术·亲子·戏剧”为三大核心元素,其打造的生活艺术秀场、自在创意空间、最潮的社区多元文化枢纽,正是致力于让社区居民之间产生连接,进而回到鸡犬之声相闻、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她希望能把业主推到前台,鼓励业主去做组织者、运营者,活动的创建者,社区的维护者,致力于创建业主社交平台。
主持人马红漫:
“这些尝试,不只是开发商在做的一个简单的事情。某种意义来讲,它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最后要请教一下罗总。社会问题,大多数来讲,有街道,有居委会,他们来做治理就行了,您怎么来评价您自己做这个事情呢?”
迪马股份董事长,
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
:
“我觉得政府是社会治理者,像大树主要的根,我们是毛细血管一样,能够扎到最微观的,到社区里的每一个人,我觉得我们叫社会协理。只要你花点心思去做一些规范,其实很多原来政府管不了的社会矛盾,就基本被消灭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