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头条早知道
你关心的头条,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头条早知道

惊天反转!6600 万粉丝司马南被曝卷款跑路

头条早知道  · 公众号  ·  · 2025-03-28 00: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来源:电商总监(ID:dszj360)

作者:Sunnyue


全网6600万粉丝的“爱国旗手”司马南栽了!

常年以 “痛斥资本”“揭露黑幕”形象示人的顶流大V,因偷逃税款462万元被罚926万的消息刚引爆热搜, 就被合作六年的MCN公司反手捅出更大黑料。

四月华文实控人饶谨通过学者王小东喊冤: “司马南把收益全卷走了,我们连代缴税的钱都没留!”

据北京日报报道,司马南各平台账号从去年11月初起,其微博、抖音、头条等平台账号已停止更新,至今已超半年。


一纸罚单,6600万大V跌落神坛

2025 年 3 月 21 日,国家税务总局的一纸罚单,让全网 6600 万粉丝的 "爱国旗手" 司马南跌落神坛。

这位常年以 "痛斥资本"" 揭露黑幕 "形象示人的顶流大 V,因偷逃税款 462 万元被罚 926 万的消息刚引爆热搜,就被合作六年的 MCN 公司反手捅出更大黑料。

四月华文实控人饶谨通过学者王小东喊冤:" 司马南把收益全卷走了,我们连代缴税的钱都没留!"

这场大戏的开场充满戏剧性。

镜头前的司马南低头认错,不求原谅。

IMG_256
图源:抖音

表示六年血汗只赚 600 万,倒贴 900 万罚款全因轻信 MCN 代缴承诺。

这番说辞差点让网友集体破防,直到王小东的抖音视频揭开真相。

50 万播放量的爆料视频里,饶谨大倒苦水:"他坚持拿走全部收益,45% 的个税我们想代缴都没钱!"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对合作六年的 "黄金搭档" 竟连书面协议都没有,全凭 "兄弟义气" 运作数千万流水。

这种反常识操作让吃瓜群众直呼魔幻,天天分析国际局势的智囊,竟然是个税务小白?

事实远比剧本更狗血。

IMG_256
图源:抖音

按行业惯例,MCN 本应从收益中预扣税款,但司马南强硬要求 "先拿钱再缴税"。

面对顶格税率,若 司马南真如自曝的六年 600 万收入,实际到账款至少 1100 万(按 45% 税率倒推), 但税务部门查实的偷税额却高达 462 万。

这意味着其真实收入可能突破 2000 万,近七成收入通过私人账户、阴阳合同等隐秘手段洗白。

一位不愿具名的税务律师向记者透露,头部网红逃税手段早已升级。

"他们会在税收洼地注册空壳公司,通过虚构服务合同将个人收入转化为企业经营所得,再利用核定征收政策将税负降到 3% 以下。"

司马南的操作更显老辣,其名下公司不仅享受海南自贸港 "双 15%" 政策,还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至核定征收企业,形成完整的避税闭环。

这场风波掀开了网红经济的 "遮羞布"。


行业地震,爱国生意还能收割多久?

在成都某 MCN 前高管看来,顶级大 V 不签合同的反常行为只有两种解释:要么存在不可告人的灰色交易,要么早就策划好 "金蝉脱壳"。

事实上,司马南团队的 "税务无知" 根本经不起推敲:六年不参与个税汇算清缴、从未索要完税凭证,这种 "傻白甜" 人设连普通打工人都不信。

深扒司马南的 "税务版图",更令人震惊。

其名下两家存续公司均设在税收洼地:平谷区马坊镇的影视策划中心享受增值税返还,三亚崖州的工作室套用海南自贸港 "双 15%" 优惠政策。

这些空壳公司被业内人士揭穿本质,根本不存在实际经营,纯粹是洗钱过账的工具。

而与其深度绑定的四月华文,实控人饶谨早在 2022 年就切断合作,税务稽查也未发现其账目问题,所有证据链都指向司马南个人操作的系统性逃税。

饶谨的商业帝国堪称 "爱国流量教父",手握四月华文、中易网天等公司,操控着司马南、"乌合麒麟" 等头部时政账号。

IMG_256
图源:抖音

其公司矩阵多次炮制争议内容:从摆拍 "乌克兰美女哭诉战乱",到散播 "美国制造新冠病毒" 阴谋论,精准踩中民族情绪收割流量。

业内人士透露,这类账号的变现模式早已形成产业链。

先用极端言论吸引流量,再通过直播带货、知识付费、广告植入等方式变现,最后用爱国情怀对冲舆论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 "正能量" 账号背后往往关联着复杂的资本运作。

四月华文的股东名单中,赫然出现某军工企业背景的投资公司,其关联企业曾因传播虚假军情被网信办约谈。

这种政商媒交织的生态,让 "爱国生意" 变成了一本万利的 "印钞机"。

事件引发的行业地震正在蔓延。上海某财税公司透露, 近两日咨询量暴增 300%,无数主播连夜自查税单。

有 MCN 连夜修改合同条款,要求博主签字确认 "已知晓纳税义务"。


公众信任的崩塌与重建

这场风波或将终结网红经济的 "税收蛮荒时代"。

但更深层的拷问仍在继续:当爱国情怀成为逃税护身符,当正能量人设沦为洗钱面具,我们该如何重建公众信任?

此刻的司马南仍保持沉默,但其商业版图已现裂痕。

从微博、抖音到头条,超半年停更的账号如同 "网络坟场",只剩铁粉在评论区哀嚎 "还我正义南"。

而饶谨那句 "以国税通报为准" 的冷淡回应,更像是对昔日合作伙伴的致命补刀。

这场 "黑吃黑" 的闹剧最终会否牵出更多幕后交易?

税务部门会否顺藤摸瓜查处整个 "爱国流量产业链"?

所有人都在等待下一个爆雷时刻。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明指出:司马南事件暴露了自媒体行业的三大毒瘤——虚假人设、资本操控、监管真空。

当 "爱国" 成为流量密码,当 "正能量" 沦为遮羞布,公众的信任正在被消耗殆尽。

不过,这场危机也倒逼行业变革。

国家税务总局已启动 "净网 2025" 专项行动,重点查处 "阴阳合同"" 税收洼地空壳公司 "等违法行为。

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始强制主播进行税务登记,微博上线" 财经认证 " 标签,要求涉及投资理财内容的博主公示收益来源。

这些举措能否真正净化行业生态,仍需时间检验。

当 "爱国" 成为一门生意,当流量变成洗钱工具,这场逃税案撕开的不仅是个人的虚伪面具,更是整个行业的监管漏洞。


在流量与利益的漩涡中,或许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在镜头前高呼 "为民族请命" 的人,他们是否正把镰刀对准信任他们的普通民众?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