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库克亲自回应:苹果为何拒付高通专利费?;
2.史诗级的专利战争 苹果高通背后的恩怨情仇;
3.无人机领域竞争激烈 专利战争掀起产业全球洗牌;
4. LED封装大厂亿光对首尔半导体提侵权诉讼;
5.Lowe’s 销售 LED 侵权产品,晶电在美提告申请核发禁制令;
6.苹果新专利:自动识别食物热量,Apple Watch或不再若有若无
集微网推出知识产权微信公共号:“天天IP”,前沿专利动态发布,天天IP、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ip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库克亲自回应:苹果为何拒付高通专利费?;
上周二,当被问及为何苹果公司不向其手机的基带芯片制造商(意指高通)支付专利费时,库克只字未提。直至记者再次去电问及苹果第二季度的营收情况,库克才就这一问题作出回应:在苹果与高通的专利纠纷未得到解决之前,我们无法向高通支付任何费用。
两大巨头的这场法律纠纷在这半个月持续加剧。当时有报道称,苹果或在下代 iPhone 对高通基带芯片的使用份额从 60% 降至 35%,这一变动将让高通在下半年的营收削减 2 亿美元。此外,苹果上周六还向外表示不会向其 iPhone 供应商支付与销售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直到双方的专利授权争议得到解决。高通估计,由此造成的专利费收入的全部损失大约在 5 亿美元左右。苹果这一行为直接让这起专利纠纷案再次发酵。
如雷锋网此前报道,苹果在 1 月对高通提请的专利诉讼中表示,高通不愿意把技术授权给其它有竞争关系的厂商,因为后者会生产更便宜的芯片。苹果认为高通涉嫌技术垄断,要求后者向其赔偿 10 亿美元。随之在 FTC 指控高通涉及反垄断行为之后,苹果也以类似的原因对高通提请诉讼。
对此,库克如此回应:目前高通认为苹果需要支付的专利费和苹果立场上认为自身要支付的费用存在一定差异。并且,我们双方都还未就此问题进行过沟通和协商。“在这点上,我认为需要法官出面来做裁定,不然我们无法保证会在短时间内结清相关的费用。”
在周二的电话中,库克还表示,高通本质上就是想拿每一台 iPhone 都有的基带芯片获得更多的收入。“高通此举是不对的,我们坚信苹果没错,相信法官也会这样认为。”
此前,库克也公开表达了对高通收取专利特许权使用费用的不满,“高通坚持对苹果一些与其专利不相关的技术征收费用,就像是沙发卖家会因为买家居住面积的大小收取不同费用一样。苹果的创新越多,高通收取的专利费就会越多。” 苹果称高通这一行为存在恶意 “双向收费”。
对此,高通总裁 Derek Aberle 回应表示,苹果正对高通实行 “监管攻击”。而高通总顾问 Don Rosenberg 日前在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苹果正尝试要求修改二者已签订多年的基带芯片协议。“苹果单方面要求修改合同条例,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毕竟这些条例在 iPhone、iPad 上已使用了 10 年。”
Rosenberg 说:苹果继续干涉高通与其无关的协议是不对的,这是苹果对高通实行全球又一项不当之举。
2.史诗级的专利战争 苹果高通背后的恩怨情仇;
苹果和高通正在进行一场史诗般的战争。据美国雅虎科技报道,长期以来,高通一直秉持着“不买授权就不给芯片”的策略,向使用其技术的公司收取一定的专利授权费。报告指出,高通要求苹果支付iPhone的部分收入作为其专利授权费,为 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苹果公司已在三个国家起诉高通。
苹果公司正以高达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亿元)的金额起诉高通美国公司,也以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向高通中国公司提起了诉讼,而后又在英国提起了诉讼。现在高通正在发起全球反诉,为争取自身利益。
高通要求美国封杀iPhone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苹果暂停向高通支付专利授权费,高通已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寻求iPhone进口美国的禁令。如果此项禁令得到实施,iPhone将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这将给苹果公司带来40%的销量损失。
然而,在5月2日的电话会议上,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此禁令不会成立,因为高通从未对苹果公司提出过iPhone的专利许可。
高通削减利润预估
由于诉讼结果尚不明确,苹果决定停止支付所有专利费,高通也已经削减其利润预估。
据路透社4月28日报道,高通将无法获得苹果合约制造商在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的专利授权费。苹果发言人在一封邮件中表示,如果双方无法就专利费的金额达成一致意见,苹果公司将暂停付款,直至法庭判出最终结果。因此,高通的第三财季营收预估从原来的53亿至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至421亿元)下调为48亿至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1亿至386亿元)。
高通对苹果提起反诉讼
在苹果起诉后,高通也就其五起诉讼提起了反诉。
高通表示,苹果故意没有在iPhone 7中充分发挥高通芯片的作用,借此来阻止其超越英特尔。iPhone 7是近年来首个未使用高通芯片的iPhone版本。高通称,苹果“选择不在iPhone 7中使用高通芯片组的某些高性能功能(阻止消费者享受高通的全面创新)”。但苹果表示,高通芯片和英特尔芯片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此外高通还表示苹果公司一直在“模糊陈述事实和进行虚假陈述”。
苹果提起第三起诉讼
苹果公司继在美国和中国的诉讼案后,又向高通英国公司提起了诉讼。据报道,苹果1月份在英国对高通提起诉讼,但此次诉讼直到苹果对高通英国再次提起诉讼才被注意到。
据彭博社报道,虽然最新一起诉讼案的细节尚不明确,但它确实与专利和外观设计有关,这与苹果在美国和中国的诉讼案相似。
高通:苹果只是想少付点钱
高通在其季度业绩报告中对苹果发出了部分挑衅话语。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苹果公司只是希望从诉讼中获得尽可能多的钱。
莫伦科夫在CNET的报道中称,“苹果的控诉中含有大量的断言,但归根结底这就是一次关于知识产权的商业纠纷。高通在技术市场中建立了公允价值,而苹果利用该技术赚取了数十亿美元,却只希望付出更少的代价。”
高通总裁德里克•阿博利表示,高通的技术“不断有着明显的提高”,但公司却从未提高过其专利授权费。阿博利说,“如果你认真剖析苹果的所有论据,你会发现它们显然都是没有意义的。很简单,苹果只是想为他们所使用的技术付更少的钱。”
不过,高通CEO莫伦科夫表示,即使是在法律争夺期,高通还将继续向苹果供应芯片。
苹果向中国高通提起诉讼
苹果在以高达10亿美元的金额向高通美国公司起诉几天后,又宣布将对高通中国公司提起专利诉讼,但这次的起诉金额只有1.45亿美元。
此次苹果向高通中国提起诉讼的动机和其美国诉讼案的动机相似——苹果公司指责高通不履行与专利相关的承诺。而高通对此诉讼也并没有保持沉默。高通公司总顾问唐纳德•罗森博格在接受TechCrunch的采访时表示,苹果在中国提起的诉讼,不过是苹果公司为减少专利授权费所采取的行动之一。
实际上,高通已经与100多家中国厂商达成了专利许可合作,而苹果却拒绝了相同的专利条款。
虽然苹果公司并未言明是否这十几亿亿美金的意义,但是外界分析,因iPhone全球销量的下滑,中国厂商的崛起,为了保证高利润率,苹果消减成本支出也是无奈之举。
苹果在美诉讼
CNBC的一份报告指出,继联邦贸易委员会,苹果公司也以高达10亿美元的金额起诉了高通。
苹果公司在其美国诉讼案中声称,使用高通专利技术所需遵守的条款十分苛刻,高通公司甚至想借此报复苹果此前配合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的调查。
苹果公司的文件中还提到,高通要求苹果支付iPhone的部分收入作为其专利授权费,并要求其在2011年至2016年间只能使用高通芯片。而苹果公司的确是依据协议得到了所谓的“季度回扣”,但自从苹果与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合作后,高通便开始收回这些回扣。在此次诉讼案中,高通甚至向苹果表示,由于苹果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违反了相关协议,因此苹果被没收了近10亿美元的回扣。
苹果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高通的合作方式感到非常失望。多年来,我们在公平、合理的专利授权费上一直有分歧,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提起诉讼。”
面对苹果公司的诉讼,罗森博格表示:“虽然我们仍在对苹果的起诉进行详细审查,但很明显他们的这一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苹果曲解了我们的协议和谈判,低估了我们所发明的技术的巨大价值,并利用两家公司之间的授权协议将我们的技术分享给了所有的移动设备制造商。”
罗森博格表示,苹果一直声称其并非为了获利的同时隐瞒相关信息,与高通进行着“鼓励式的监管之战”,高通在此所指的是苹果与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合作。2016年12月,该组织称,由于高通公司的“反竞争做法”,将给予其高达8.53亿美元的罚款。对此高通表示不会坐以待毙,将反抗此处罚。
就像苹果和三星那样,苹果和高通之间的法律之战也有可能会十分漫长而残酷。 环球科技
3.无人机领域竞争激烈 专利战争掀起产业全球洗牌;
无人机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专利正成为各公司手中最锋利的“战刀”。近日,国外无人机公司SynergyDrone近日对中国大疆创新及法国派诺特发起专利诉讼,控告这两家公司旗下无人机产品所使用的“无头模式”侵犯该公司的一项无人机专利。
无人机领域竞争激烈专利战争掀起产业全球洗牌
国外无人机公司SynergyDrone近日对中国大疆创新及法国派诺特发起专利诉讼,控告这两家公司旗下无人机产品所使用的“无头模式”侵犯该公司的一项无人机专利。分析文章称,从SynergyDrone的背景来看,这起诉讼极有可能是专利流氓的“小动作”,其目的在于勒索巨额的赔款。
事实上,随着中国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专利领域也是风起云涌。这个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现状如何,是否会如业内人士所说将迎来一场“混战”?
高校成无人机专利申请主力军
无人机火起来,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但其实,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有超过90年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之后,无人机在21世纪初迎来高速成长期,并逐步从军用领域扩展到了民用领域。如今,民用无人机已在应急救援、环境检测、电力巡线、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民用领域的无人机分为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级无人机和行业无人机两大类。”4月25日,长期关注无人机行业知识产权的高域智能研究院专利运营专家王琦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有资料显示,无人机领域涉及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达5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000多件,占比超过50%,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0多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约250件。
我国无人机领域专利最早申请于1986年,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第三研究所提交的用于无人机定高飞行控制的电子数字显示高度的装置。
进入21世纪,无人机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2015年的专利申请量更是达到2000多件,反映了近几年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攻关。
“很难准确统计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量到底有多少,统计方法不同差别可能会很大。”王琦琳说,但毫无疑问,涉及无人机相关技术的专利数量近年来大幅增长,他本人手里就握有几百件相关专利。
资料显示,无人机领域前10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占比将近20%。排名前十的机构中,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列首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均位列前十.可见,高校的无人机研究探索无疑成为我国无人机领域一大主力军。
行业类与消费级无人机专利保护“两重天”
目前看来,消费级和行业类无人机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现状差别很大。“现在各研发团队都在抢占专利制高点,高校是无人机研发的主力之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黄大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黄大庆看来,目前无人机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状况差强人意。“现在专利有很多,但是严格按照规范来执行的很少,基本还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没有人给专利费。”他说,无人机的外形都很类似,这方面不好维权,很多专利集中在软件方面,但基于开源系统开发的软件专利保护也并不容易。
但他认为即便如此,知识产权保护并没有成为妨碍该行业发展的问题。“从积极的角度看,大家互相借鉴创新的做法,使用开源软件来迅速开发自己的功能,使得整个行业进步很快。”黄大庆说。
在王琦琳看来,高校科研人员有这种观点很正常。“高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业类无人机方面,他们的用户是特定客户,通常只需要满足特定功能就能有较好市场,活得很不错,彼此之间竞争不大,且大部分是基于开源平台来开发的,确实还没有到打知识产权战的时候。”
而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是另外一重天。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起,大疆先后起诉了深圳道通、佛山黑马、广州华科尔、YUNEEC昊翔、北京零度等多家无人机公司专利侵权。大疆还在美国起诉了昊翔,而有英特尔撑腰的昊翔,也端起一幅血战到底的架势。华科尔更是主动应对大疆的出击,向大疆提起了侵权反诉。
一家独大的局面日渐明朗
王琦琳2016年曾撰文称,近段时间内,中国唯一有可能形成真正的专利战争的技术领域就是无人机。
他分析,中国当前大多数行业的技术水平没什么亮点和专利储备,而在另一些行业,例如通信和互联网领域,少量大企业各自持有海量专利,已经形成恐怖平衡。“大家都心知肚明,你别动我,我也不动你,你要敢动我,我也能动你。所以偶尔骚扰一下是有的,但是战争是打不起来的,而无人机领域的专利,规模不大,但小有所成,增长迅速,而分布不均,这都是可以开战的前提。”他说。
但时隔不到一年,王琦琳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的这一观点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无人机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更加明朗。
王琦琳说,2016年,大疆的Phantom4革了其他无人机企业的命,逼得大家转投自拍无人机的蓝海,而零度Dobby、曼塔S6等在这个蓝海里还没怎么划拉,大疆用新推出的MavicPro,革了自己的命,无人机市场重新被大疆一统江湖。
“大疆之前向通道科技提起外观设计侵权诉讼,是因为该公司参加国外的一些展会,导致国外市场会混淆两个公司的产品,对大疆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个案件虽然一审是大疆败诉了,但后来通道科技也没做起来,所以对大疆的威胁不大,目前在广州高院二审审完了。”王琦琳说。
华科尔则主要专注于竞速无人机。“这个细分市场实在太小,也不会有太大威胁。”王琦琳分析,所以,与大疆创新对峙的各方在短时间内都拿不出和大疆抗衡的武器,被告们要么继续坚持跟大疆把诉讼程序拖下去,暗中发力或能守到局面转机的某一天,或是和解,交钱了事,再者就是悄悄离场。
变数很多专利战将扑朔迷离
“但是,并不是说这个行业的专利竞争格局已定,由于这个领域还存在一些具有不确定性的专利资产,导致这场战争可能具有更多变数。”王琦琳说。
他表示,通过检索发现,有大量高校、研究机构或者独立第三方注意到了无人机的价值,并申请了不少专利。虽然这些专利绝大多数质量不佳,但还是不乏一些可圈可点的。
他举例道,大疆刚刚发布的MavicPro便携无人机使用了一项精准返航技术,即在起飞前拍摄下方的地形照片作为参考,在返航降落的时候参考该照片以便实现精准降落。而这个技术的专利就掌握在独立第三方手里。“不排除这种可能,独立第三方手中的专利将成为涉入无人机专利战的新筹码,从而使得战争的局面更加扑朔迷离。”王琦琳说。
大疆有关负责人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与手机行业不同的是,无人机行业尚属新生,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还有非常广阔的拓展空间,这对每一家行业企业来说,都是同等的发展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无人机行业还未发展到需要从业者大规模争夺专利权来制衡对手、获得突破和发展的阶段。”
该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无人机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大疆在全球拥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也遥遥领先,并始终坚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不遗余力保护所取得的专利。基于上述,大疆对于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和积累、专利权拥有数量上的领先优势拥有坚实的信心。
科技日报
4. LED封装大厂亿光对首尔半导体提侵权诉讼;
LED封装大厂亿光捍卫专利权,今(8)日表示,已于5月4日向德国曼海姆地方法院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控告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侵害亿光的专利技术,要求法院对侵权产品下达禁制令,包含禁止贩售、制造、进出口、回收、库存销毁以及损害赔偿。
亿光指出,其专利布局广泛的涵盖美国、中国大陆、日本、欧洲和台湾等所有重要市场,专利技术涵盖高功率、中功率、低功率LED产品,如5630、2835、3030、3535、5050及COB(chip on board,晶片直接封装),并适合应用于背光、照明与车载等用途。
亿光强调,将全力捍卫客户及股东权益,对于侵权行为势必采取法律行动,绝不容怠。 精实新闻
5.Lowe’s 销售 LED 侵权产品,晶电在美提告申请核发禁制令;
LED 晶片大厂晶电近日在美国加州中区地方法院提出专利侵权诉讼,指控美国大型连锁零售商 Lowe’s Companies, Inc. 及 Lowe’s Home Centers, LLC 所销售的 LED 产品,侵犯数件晶电美国专利,已向法院申请核发禁制令,禁止 Lowe’s 持续销售侵权产品。
晶电指出,Lowe’s 所销售的 LED 侵权产品来自 Kitchler Lighting 及 Utilitech,两者均侵犯多篇晶电美国 LED 专利。Kitchler 的 LED 灯丝灯型号 YGA16A08-A15C-CL-5W,所侵害之专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号 6,346,771“高功率 LED 灯”、专利号 7,560,738“具有黏结层之发光二极体阵列”、专利号 8,791,467“发光二极体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 8,492,780“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 8,587,020“LED 灯”。
至于 Utilitech 的 LED 灯泡型号 YGA03A41-A19-9W-830,所侵害之专利当中则有两项与前述 LED 灯丝灯相同,即专利号 8,492,780“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 8,587,020“LED 灯”。
晶电表示,公司每年投资庞大经费研发 LED 技术,已获证和申请中的专利共超过 4,000 件,奠定 LED 灯丝(灯)和 LED 灯的技术基础。晶电已于美国时间 2017 年 4 月 28 日向加州中区地院提出诉讼,期望透过此次控告 Lowe’s,确保其研发投资和专利权不受侵犯。
Lowe’s Companies 并非首次遭到 LED 厂控告专利侵权,去年日本 LED 大厂日亚化学(Nichia Corp.)也曾向美国东德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控告Lowe’s Companies 等公司侵害其 LED 美国专利。从过往诸多案例看来,无论是 LED 制造商之间,或是与零售经销业者间的专利侵权诉讼案,恐怕都将无可避免地持续而难以杜绝。TechNews
6.苹果新专利:自动识别食物热量,Apple Watch或不再若有若无
苹果这项专利,在以往心率、记步基础上向前端拓展了,可是否足够具有粘性还得打个疑问号。这种精确到卡路里、糖含量具体数值几何的生活,并非人人想要,至少现阶段而言,更适于特定人群。
有关智能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的问题,我们曾多次讨论。
主要还是未能切中用户刚需,这就造成可穿戴设备成为缩小版智能手机,功能方面缺乏更高的附加值,实际体验得要持续充电、还不够便利,遭人诟病;应用更多局囿于健康和健身,心率、步数等成标配,像专业健康追踪器,但就健康而言,也未能找到产生足够用户粘性的途径。
IDC 数据显示,2016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较 2015 年增长 2050 万,但行业里不时传出被收购、暂停更新、不出新品的消息,仍让人感觉可穿戴设备正历经寒冬,或说陷入瓶颈。
最初,苹果 Apple Watch 定位手腕迷你 iPhone(上述提到这是弊端),去年 Apple Watch 的营销转向健康和健身领域,但显然现有健身手环都有点自身难保,得做出差异性才能吸引更多用户。
近日,苹果曝光的专利说明,他们正深挖智能穿戴在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把零售商、甚至供应商,圈入自身智能健康生态圈中。
想象个场景:你去便利店买东西,或许会拿汉堡、薯条、水、还有其他零食,此时你的 Apple Watch(iPhone)会显示所有食物的营养信息,如热量、脂肪含量、糖含量,并帮你计算出总量,还会累积当天摄入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