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南药闻
这里是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平台,欢迎您的热情关注。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负责海南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待字闺中  ·  DeepSeek 爆火带来的大变化 ·  1 周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牛逼的个人经历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如何公正评价百度开源的贡献?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普通人如何抓住 DeepSeek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if微信+DeepSeek=王炸,百度+D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南药闻

“中药知多少”科普系列(六)—黄芪

海南药闻  · 公众号  ·  · 2025-01-25 10:43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在中医药的璀璨星河中, 黄芪以其卓越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被誉为“补药之长” 。从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到现代的医学研究,黄芪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性味归经、功效与主治、配伍应用、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与禁忌等方面,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良药。




一、性味归经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其甘温之性使其能够补气升阳,温煦脏腑,而归肺脾二经则决定了其在补益脾气、益肺固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功效与主治


黄芪具有多种显著的功效与主治作用:

01

补气升阳:


黄芪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可单用熬膏服,或与人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同用。

02

利水消肿:


黄芪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是气虚水肿之要药。可治疗脾虚水湿失运、浮肿尿少者,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水药同用。

03

生津养血:


黄芪具有养血之功,且通过补气又有助于生血,常用于治疗血虚或气血两虚、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症状,常与当归同用。

04

固表止汗:


适用于表虚自汗,能够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少汗出。

05

托毒生肌:


可用于治疗疮疡难溃、久溃不敛等情况,促进疮口愈合。




三、配伍应用

黄芪配山药:

主治糖尿病。黄芪长于补脾益气升阳,利水消肿;山药长于补脾养阴生津,益肾固精。二药配伍,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具有健脾补肾,益气生津之功。

黄芪配当归: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胎动不安以及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升阳,二药合用,气血双补,相得益彰。

黄芪配白术:

主治表虚自汗、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二药均为补气药,黄芪长于补脾肺之气而固表,白术长于健脾补中而止汗,相须配伍,既增加健脾燥湿利水之功,又有补肺益气固表之效。

黄芪配桂枝:

主治感冒头痛、神疲乏力,肢体肌肤麻木不仁,或痹证,或痛经,或水肿,疮疡久不消散,或溃后久不收口。黄芪善补气固表,行水消肿。桂枝善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化气行水。二药配伍,互补为用,黄芪实卫气而表邪易解,桂枝之温,黄芪之行,则气化而水饮易消。



四、用法用量


黄芪的用法用量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一般而言,黄芪的常用剂量为9-30克,水煎服。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五、副作用与禁忌


尽管黄芪具有诸多益处,但使用时也需注意其副作用与禁忌。

0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