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去年暑假开始(中升大),到今年即将开始的暑假,一年时间,比之前几年的放羊,语数外以及其他的启蒙都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花力气最多,变化也最大的就是英语。
这一年的变化真的是巨大。去年暑假前,他还是一个问他how R U? 会回答I'm 5的孩子;还是一个26个字母记不全的孩子; 知道有限的单词比如apple而不记得pear。在我看来,几乎是白纸一张。而到今年,他的英语听说读写,实在是超乎我的预期太多太多(换一年前根本不敢想现在的水平)。
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裸听语速160~200/分钟,语速快的初章如dinosaur cove一遍裸听做题几乎全对,最近他有兴趣boxcar children 我们是1.75倍语速听的,到目前裸听了8本quiz全对;说是和老外交流的,父母实在不行所以没法判断;读已经站稳中章剑指高章;写能完成一两百字的project。
他的英语学习,经历了主"
听说
"和主"
阅读
"两大阶段。以下按照时间线写来。
7月~8月(中升大暑假)
目标:日常交流
方式:老外一对一浸润
仔细想来,其实儿子在暑假之前不能说是0基础的,他幼儿园在双语班,每天有20分钟的英语课。一岁半多时(还不会说话)也去过一两个月半日托,里面老师是全英语(阿姨说中文),可是那时候他话还不会讲,更不用说讲英文了。也有报过幼儿园的英语绘本课(每周半小时)一学期,第一本书我还跟着他回家读过两次,后来太忙了再也没管,而且他也经常因为我们这样那样的原因缺课。也去社区里学过一册《E2儿童美语》,学的当时不错,回家课文对话差不多能说出来,时间一过又忘了。
我相信他大概是有点语言天赋的,2岁托班时有个他很喜欢的英语老师,那时候回家每天都会唱新的英语歌,比如five little monkeys,old McDonald's had a farm,little finger,wheels on the bus等等,尽管五音不全,但长长的歌词都记得。可随着那个老师教了一两个月就走了,他就再也没说过学了什么,每次问他都说不记得上过英语课。(可见好的老师真的非常重要)
因为道听途说,体制外小学的面试是和老师一对一英语自由交流要求20分钟以上。听到这个说法时,我很惊讶,觉得哇这样的水平太厉害了,觉得我自己也做不到(实际上后来才知道就那么几个基本问题),我以为这真的是自由交流对着任意起头的topic聊20分钟。再加上看小区里菲佣带的一个孩子,三四岁,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菲佣叽里咕噜。于是,能"日常交流"成了当时的最大目标。
殊不知,日常交流是最大的坑。为什么我们这一代总是哑巴英语呢? 因为我们学习英语的方式,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无非是场景化背句子段落,即使出门旅游没有问题,但完全做不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哦说不出,那就换个会说的想法说吧。日常交流无碍,这真是需要不知道多少心血和水平,试想,平时孩子在家里说的话,全翻译成英语来说,我们家长能完成这个翻译吗?我肯定不能。
日常交流,我自己教不了,一来是因为我口语不行(过了六级也考过托福gmat,但让我在生活中一直用英语说,完全做不到,想说的不知道如何表达,表达了也各种语法时态错误),二来儿子熟悉我,知道就算不讲英语我也知道他的意思,就没有开口的压力,他总是在我对他说英语时大叫"妈妈你不要再说奇怪的话啦"。于是,能让他浸润的英语语境成了迫切的需求,理想中,我希望他在家就只能用英语而不能用中文交流。
暑期前的6月,找了一个外教,但是一周只能两次课,虽然老师是很有教学经验和资格的那种,但是不符合我的预期(而且太贵了)。学的教材是Let's go,但6月上课来的效果也有限。也考虑过带去国外夏令营,但当时公众号里看到的美国夏令营价格还是辣手,又想着一堆中国人带着中国娃参加,不还是变成了中文交流吗? 当然最关键的是没时间。
于是暑假通过关系就找了一个留学生。这位留学生自己在上海读大二,不错的大学,国际汉语专业,而且他还要继续读4年。会游泳,会弹琴,会滑板,符合我想让他带娃玩的需求。于是每天11小时,早上9点到晚上8点(中午娃午睡,他就去健身房),他来带娃,正好我和娃爹可以正常工作。周日休息因为老外要去做礼拜。
一开始,我指望留学生教let's go,觉得暑假那么多时间好好安排可以至少学完3本了。结果每天留学生都告状表示娃不肯听他的,一说要学就不愿意,进度超级慢。也是没时间精力管,就觉得算了算了你们玩吧。
于是暑假的日常变成了,早上在家画画打游戏做数学计算,下午睡觉起来游泳,傍晚小区里滑滑板轮滑,晚上再画画打游戏,外带老外会给他讲讲圣经。两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从一开始儿子一句话讲不出来,到一两周后我在家听他和老外用英语吵架,到开始打游戏后对游戏里的东西和过程用英语如数家珍,到其中有天晚上给他讲原版的伊索预言他完全能听懂回答问题...两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除了中间一次次的小惊喜,最后暑假结束我其实也不知道他英语到了什么水平(我水平跟不上,那时也不知道各种弯弯道道的检测方式),倒是跟老外学会了游泳,画了贴一墙壁的画,人也长高了一截。等开学之后,这个老外依然每周六会来我们家陪玩一天。
9月~10月(放羊)
9月将近一个月在马来西亚带了娃去。其余时候就是周六一天和老外玩。
到了11月,儿子生日邀请了一些班里的同学和家长,幼升小的恐慌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覆盖了我们。月中我果断的拎他去机构试听,然后当机立断的报了幼升小一对一辅导,中文一小时,英文一小时。那个时候第一次英语课后,外教问我家里是母语环境吗,我说不是,又问是在国际幼儿园吗,我说不是。外教说,儿子听说真的很好。第二次英语课是一个很严厉的女老师,上课过程中时不时听她跟儿子吼,闭嘴先听我讲。课后她表示儿子太话唠了,看图说话之类的英语表达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上课纪律,老师讲话时不能随便插嘴,上课不是聊天。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暑假里两个月的浸润,是非常有效果的。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表达,听说读写,听说先行。因为自己哑巴英语的痛,因此说的输出是我觉得作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而儿子似乎已经跨出了这一步。
成果:
去年这一段经历能看出的成果,
一来
是成功串联起了他(可能)从小校内校外的点点滴滴的输入,加上暑假的输入,终于转化成为不错的口语输出。
二来
因为基本是无痛苦玩上来的浸润,让他不说对英语有兴趣吧但至少不排斥,也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自己英语很好。
三来
在个性上变得更加open,特别是看到外国人不再怵,会很自然的上去攀谈(以前他是个相对"胆小"的小朋友,尤其是对长得不一样的人,所以我们以前去澳洲斯里兰卡东南亚之类的国家,只要不是日本这种长得跟我们一样的人,他都拒绝交流)。
四是
为后面的阅读和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阅读,等11月我自己开始抓他的阅读,用了一周时间就过完phonics,而通过自拼打通了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之后,进境真可谓"一日千里",在理解范围内的书籍,从分级到初章毫无难度可跨,从初章到中章也毫无难度可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