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交通918  ·  热搜爆了!不少人在春晚发现......本人回应了! ·  3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今晚,浙江霸屏春晚! ·  3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刚刚!东部战区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州日报

突发:杭州这位爸爸父亲节前纵身一跳,当场身亡!原因家人真的想不到...

杭州日报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6-16 14:38

正文


今天上午读者朱先生报料:今早5点多,复兴南路白塔人家11幢一名七八十岁的老大爷从阳台坠落,当场死亡。

杭报滚动

11:15,记者到达事发的11幢单元楼。楼下已经摆上了花圈,家属坐在一旁。


凌晨三点,大伯从窗台上跳下

事发单元楼一共5层,每层2户人家。据了解,出事的大伯今年70多岁,有抑郁症,与家里人住在2楼。

事情发生在今天凌晨五点多,当时大爷一个人开了房门出去,从二楼半的楼道窗台上跳落,当场死亡。

“真没想到,老头子会从这里跳下去……”大伯的老伴儿站在二楼半的窗户口呆呆向下望着。她告诉记者,大伯一个人走到了窗口前,从窗户爬了出去,跨过外面的阳台,踢翻阳台上的几个花盆后,跳落到一楼的钢化玻璃上,钢化玻璃碎成一地,大伯也倒在了一楼平地的血泊里。

一楼地砖上的血迹已被清理干净,花坛边泥地上还有一些残留的杂物和一只带血的手套。


邻居:过完年后就很少见大伯出门

同单元3楼的王大妈说,因为这家还有一套这个小区18幢的房子还没分到,大伯和老伴、儿子、儿媳、孙子暂时住在这里。

大伯年前身体还是蛮硬朗的,每天都会早起,在小区里面锻炼,还会坐车到三郎庙、雄镇楼等地方跑跑看看。

“过了年以后,很少看到他出来了。”王大妈说,估计是身体不大好了。

“今天早上五点多,3单元的住户率先发现大伯坠楼,大声呼叫,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跑出来了……” 王大妈说道。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的发病率高峰出现在老年人群,其中55岁至74岁的女性患病率高于7.5%,高出同龄男性2%。越来越多的老年族面临各种程度抑郁症的困扰…


老年抑郁的危害


数据显示,2/3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有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其中因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压抑自己情绪,因此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杀率比女性高2至3倍。


老年抑郁的诱因


亲友离世  配偶去世会对老年人造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调查发现,5%的人在丧妻后半年内相继去世,死亡率比未丧妻的同龄人高40%。此外,朋友的逝世也会引起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角色发生转变  老年人对退休后的生活会出现不适应,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人抑郁的原因。



自身性格  相对于开朗的人,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这些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从而形成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药物引发  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



2+3:识别抑郁症!


“2”:指观察2个核心症状

莫名的心境低落或悲伤,即便有了开心的事,却也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沮丧、悲观伤感;


兴趣缺乏,做什么事,都体会不到快感。特别是以前喜欢、擅长做的事,即使做的很好,也完全体会不到快乐,这和对有些事情完全不感兴趣截然不同。


提醒:这2条至少要有一条持续存在超过2周,才可以怀疑可能患上抑郁症。


“3”:指观察3个躯体症状

容易疲劳,休息后仍得不到缓解,精力不够。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大脑功能减退,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


睡眠症状,比如睡不着,特别是早醒。没有任何打扰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早醒,醒后就再也睡不着。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躯体症状,也是抑郁症恶化复发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慢性疼痛,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不明原因的疼痛,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包括头痛、肩背痛、内脏痛、四肢关节痛,还有长期慢性的胃部不适,如反酸、嗳气、腹痛腹泻,这都可能是抑郁症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


提醒: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抑郁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接受及时、正确的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你就会很快恢复情绪和精力,重新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支招:预防抑郁,多做这些动作! 

微笑  开怀大笑可缓解压力,笑过之后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减少,内啡肽的分泌则会增加。

冥想  偶尔发呆冥想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调节,有利于健康,尤其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


拥抱  催产素别称“拥抱激素”或“爱情激素”,由大脑下视丘神经元分泌。研究发现它能缓解不安感和心理压力。


表达感激之情  研究证实常念感恩有助于减轻焦虑,尤其当我们休息充分后。


写下喜欢的事  压力大的人抽出几分钟写写自己喜欢的事,有利于提高心理的“正能量”,暂时远离负面情绪,进而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童真 多与小孩子,或是小动物接触,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放松,缓解紧张的情绪。


来源:杭州日报、退休俱乐部

太可惜了,希望一家人节哀!

记者 汪丹萍 王翔

编辑 左脚 杨东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 诚意出品

24小时新闻热线0571-8510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