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手艺门 ▲ 一键关注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来源:物道 微信号:wudaoone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
✍以下为图文
大家都知道,钱钟书先生除了才高八斗之外,最出名的乃是其顽皮毒舌。
他形容老师吴宓的长相:“脑袋如一颗炸弹”、“眼睛像两只火红的煤球”,憨厚的吴宓被他描写得像童话书里的怪兽。
他笔下的《围城》就是一本毒舌段子大全:
“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话多。”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
幽默到刻薄,让人又气又笑。
▲ 杨绛和钱钟书。
可是,这样的钱钟书偏偏被一位奇女子──杨绛给“降”住了。
到底是什么特质,让这位狂生对她如此钟情?美貌,博学,家务全能?
也许都不是。
能和钱钟书“对等玩”的人,骨子里必然有一股与他势均力敌的聪明劲儿──杨绛正是如此。她不止聪明,而且幽默,她懂他的毒舌,与他棋逢对手。
如今,杨绛先生去世一年多了。在人们心中,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淡泊、优雅。可世间才女千千万,论幽默,我却只服她。
要知道这世间,聪明千篇一律,幽默却万里挑一。
▲ 杨绛和钱钟书。
杨绛从小生活在风气开明的家庭里。
其父杨荫杭,是个喝洋墨水的饱学之士,性格开朗爱说俏皮话。杨绛在姊妹中排行老四,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也是个有趣的人,常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
意思是女儿像一只矮脚小猫,看似缺陷,其实品相好得不行。
▲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
小杨绛平时迷恋读书,中英文的都要拿来啃。
父亲问这小书虫:“阿季(杨绛本名杨季康),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有一天上街,杨绛看见两个满族妇女穿着“高底鞋”,走起路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盯着移不开眼。
父亲问:“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爱美的杨绛想了一会儿,说:“要!”
当时已是民国时期,穿高底鞋多少和进步思想不符。但在父亲看来,童言无忌,最重要是鼓励女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 母亲唐须嫈抱着一岁的杨绛,在上海。
幽默,说到底,是一种知世故的表达。读100本书,就是活了100遍人生,爱读书的杨绛早就练就了毒辣的观察能力,又在父亲营造环境中培养出了敢讲敢说的聪敏个性。
读书多,脑筋好的人,未必幽默;但幽默的人,却必然智慧。因为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对自身则有充足的自信和颖悟。
老舍先生说,幽默是一种才能,不是人人都有。
而杨绛,早早地就显出了这股子灵气。
▲ 1927年冬,摄于苏州庙堂巷老宅的一张全家福。
后来,杨绛出落成大家闺秀,霎时追求者甚众,其中就包括后来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
可杨绛对一众热烈追求的富贵子弟不感兴趣,偏偏钟情于锋芒毕露的狂生钱钟书。
老实说,狂傲如他,还真不是一个寻常女子能驾驭得了的。
▲ 女子篮球队,一排左一为杨绛。
有趣的是,钱钟书桀骜不驯的眉眼,在杨绛看来却是“蔚然深秀”;而在杨绛面前,骄傲的大才子竟也从“熊孩子”奇迹般地变成一个乖小孩儿。
以前,钱钟书总嫌弃天下人都没他聪明,如今却忙不迭地找杨绛一起看书做功课。
异地不能相见,他就天天给杨绛写信以解相思,还把落款写成“奏章”,说是“禀明圣上”……
书信的内容细节,旁人不得而知,但倘若杨绛“段位不足”,又怎能和言辞机敏有趣到极的钱大才子书来信往谈足3年恋爱,天天聊不厌,越打越火热呢?
确实,让一对情人真正相称的,是智慧与性情上的门当户对。幽默的人,自然会吸引同样有趣的人。
▲ 1935年, 新婚的钱钟书、杨绛搭乘油轮赴英留学。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在苏州举行婚礼。这个常人看来十分浪漫隆重的场面,多年后杨绛也不忘拿来自我揶揄一番:
“《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
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 1936年, 钱钟书杨绛夫妇摄于牛津大学公园。
中国的女性写作里,似乎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拿来调侃的,更不用说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杨绛却毫不介意自嘲,透着一股“处处皆可幽默”的精气神儿。
她的幽默,和钱钟书也有些不同。钱钟书像个棱角,孩子气,说话毒舌又任性;而杨绛像个圆,包容钱钟书的棱角,并用自己的风趣去“感化”他的痴傻。
有次,钱家的猫和邻居林徽因家的猫打架,钱钟书在旁边看得气不过,竟拿起棍子就要为自家猫咪助威。
杨绛听见动静出来一看,又气又笑,急中生智说:徽因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要看主人面呀!这才避免了一场人猫大战。
▲ 杨绛与女儿钱瑗。
这样的幽默,就像一道润滑剂,让人们既能在小世界中自得其乐,又能融洽地与外界相处。它是从容,是善意,也是入世的智慧。
杨绛的幽默很高级,不是撒泼般的低级毒舌,而是诙谐和揶揄,有种迷人的得体。
▲ 钱钟书、杨绛和女儿钱瑗。
杨绛很有喜剧方面的才华。
1942年,也就是31岁那年,杨绛创作了第一部喜剧《称心如意》。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个穷画家和富家小姐的女儿,父母双亡后,不得以投奔亲戚,却被舅舅们当做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过着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后却被老舅公认作孙女,继承遗产,皆大欢喜。
这部剧被搬上了上海的舞台。灯光之下,上流社会的家长里短、世态人情,每个人物的嬉笑怒骂、各怀鬼胎,在杨绛的剧本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公演之后,一炮而红。
剧场上演之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当时上海沦陷,人心彷徨,包括杨绛在内的所有百姓,都过着窘迫而沉重的生活。
杨绛创作喜剧的初衷,一部分是为了谋生,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用自己的力量,让百姓多几分乐观的精神,不愁苦、不丧气。所以,在《称心如意》大获成功后,她又一鼓作气,创作出第二部喜剧《弄假成真》。
她在《喜剧二种》的后记中写道:“如果说,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老百姓,不妥协、不屈服就算反抗,不愁苦、不丧气就算顽强,
那么这两个喜剧里的几声笑,也算我们在漫漫长夜的黑暗里始终没丧失信心,在艰苦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幽默不是妥协,不是糊弄,也不是一笑置之,而是深藏在心中的信念和斗志。
面对黑暗还要放声笑,是最大无畏的幽默。
▲ 1950年,钱瑗与父母在清华大学宿舍阳台上。
幽默是一种看透
“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幽默,对大时代来说是一种鼓舞,而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超越苦难的法宝。
文革时期,很多知识分子被下放进行改造,钱钟书配派去扫大院,杨绛则负责扫厕所。
“上任”不到10天,她就把两个肮脏的瓷坑、一个垢污重重的洗手瓷盆和厕所的门窗墙壁都擦洗得焕然一新。
她还十分诙谐幽默地总结了“收拾厕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其一,可以躲避红卫兵的“造反”;其二,可以销毁“会生麻烦的字纸”;其三,可以享到向所未识的“自由”,摆脱“多礼”的习惯,看见我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绝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
▲ 1981年与钱钟书和钱瑗摄于三里河寓所。
当时负责监督她工作的小兵,把全部工具、全部活儿都扔给她,杨绛看得明白,笑称:这位同志真是大方,二话不说就把所有东西都让给了我。
上台搞批斗的时候,群众总会高喊:低头,低头!杨绛就自己发明了一套“戴高帽站着睡觉”的方法骗过小兵:
她把帽子尽量戴得垂直于地面,这样只要稍稍低头,视觉上就显得低下了许多。
▲ 钱钟书和杨绛互相理发,杨绛能用电推子,钱钟书会用剪刀。
说起那时的经历,她竟还能用一系列比喻耍幽默:“我把帽子往额上一按,紧紧扣住,眉眼都罩在帽子里,我就站在舞台边上,学马那样站着睡觉。谁也不知我这个跑龙套的正在学马睡觉。”
无论是怎样可怕的窘境,如果一个人还懂得“幽自己一默”,那就证明他的心还积蓄着能量,存留着希望,并且懂得从精神上跳出命运的沼泽,从更高处参悟人生的悲喜。
每个人总有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时刻,
但幽默,总能够帮我们超越苦难。
幽默是一种超脱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晚年的杨绛,在丈夫和女儿相继离世之后,在一处安静的小寓所里过着隐士的生活。
她把这间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世事悲喜皆为过客。每日,杨绛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中外文书稿,有7万几页之多。
谈起这件苦差事,杨绛笑着说:“我现在是‘绝代家人’,不是‘绝代佳人’,我没有后代,我不去做就没人可做了。”
无论历经多少年风雨坎坷,杨绛对生活依旧保有着一份幽默风趣。
一次她出门散步,偶遇儿时好友,杨绛伸出手,朋友走近一看,只见杨绛食指和中指互相交叠。
朋友问这是何意?杨绛笑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
2013年,即是杨绛102岁生日的前一天,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带着新出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辞典》找她。得知新版词典收录了“宅男”、“宅女”这些新词时,杨绛还不忘打趣:“我老呆在家中,就是‘宅女’了,你们说对不对?”
当时,杨绛已经被查出患有心衰,可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安然生活,偶尔开开自己的玩笑,开开人生的玩笑。
当生命的尽头越来越近,对她来说,却反而像是一场喜剧的尾声──终于渐渐迎来一个好的结局。
她说: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是慢慢地,往来的路上走回去。”
年轻时不懂什么叫“幽默”,以为幽默就是说笑话,要生冷不忌、大腥大辣,逗得大家狂笑。
但杨绛和钱钟书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幽默,是人生多少悲欢,都不强求、不怨怼,甚至当作身外事,都付笑谈中。他们懂得彼此,才得以携手走向圆满。
去年,杨绛先生平静地回到天堂,与丈夫和女儿团聚。
而她的那份令人莞尔、令人钦佩的幽默才情,则永远地留在人间的记忆里。
手艺门招聘
新媒体内容编辑(可兼职,城市不限)
简历发至[email protected]
手艺门 中国手工艺文化传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学院中国合作伙伴
▼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在这里看见好手艺
手艺门掌门人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勾搭勾搭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手艺门商城,挑选最有品位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