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妈堂育儿
2-12岁亲子教育专家 ,专注亲子教育、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热点!教你如何养孩子、如何经营婚姻。更有渝姐每天为宝贝带来一则晚安故事,养成睡前好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莫因流感引发意外!谨记“四要点” ·  昨天  
半月谈  ·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4 天前  
中国能建  ·  新春,就要大“秀”一场! ·  4 天前  
政事儿  ·  假期,浙江多位市委书记到企业生产一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妈堂育儿

女儿说:“因为你,我不想结婚”,真正的好家庭都是拼妈的

爸妈堂育儿  · 公众号  ·  · 2019-05-21 21:12

正文



堂妈 说:

“好”家庭出来的孩子,不一定会有很高的成就,但一定会给人知书达礼的感觉。

那么,“坏”家庭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呢?

有人正在用一生来诠释这个问题……

文 | Judy妈

来源 | 妈妈手册(ID:jqfans)




两天难得休息,将孩子送“走”便去赴了老朋友的约。


和朋友约在一家咖啡厅,旁边桌小孩哭闹不止,穿着鞋子在座位上踩来踩去,我和朋友多次提醒无果,直到他们离开,才终于有了片刻宁静。


后来来了一对小情侣,女生走到那个座位想坐下,朋友提醒她:之前孩子穿鞋踩过,建议她换一个位置。


女生谢过朋友后,用纸巾将座位擦拭了一番便坐下了。


一般人遇见这种情况大概都会不愿麻烦的换个座位,于是我问她“空位还有很多,为什么不直接换个座位呢?”。


她说:


“我能知道这个位置被踩过了,是因为姐姐看见并好心的告诉了我,但是如果一会儿我们都走了,下一个过来的人不知道,很可能就坐上了脏椅子,既然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不擦干净坐下来呢?”




女生说的话做的事都那么自然得刚刚好,礼仪周到又懂礼貌,让人如沐春风,和那位根本不在乎自己孩子行为是否影响到他人的妈妈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咖啡厅出来,朋友不自觉的感慨道“一看就是好家庭出来的孩子。”


1

什么样 的家庭

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好像经常给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贴上标签: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加独立圆滑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加阳光张扬


不睦家庭的孩子更加自卑胆小


这样的说法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但确实有迹可循,因为家庭是对孩子最直接的教育。


我曾今这样问过一个在高中当老师的朋友“家庭真的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吗?”朋友是这样回答的:


“我能从孩子的性格表现就知道他的家庭情况,虽说不是百分百,但是八九不离十。就拿我们班两个孩子来举例吧:


一个性格胆小怯懦,请家长,父母两个在办公室就大打出手,还将孩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孩子不敢说话,全身都害怕得发抖;


另一个天真活泼,开家长会,父母有空都会一起到场,夫妻恩爱那是溢于言表,对孩子也是无微不至。”


我笑朋友说得绝对,她却摆摆手“当老师这么多年了,什么家庭都看过了,什么家庭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也许是多年的教师经历,让朋友在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多有感慨,但是想想现在很多父母不就是这样吗?


  • 妈妈担起育儿大任,爸爸形同隐身。

  • 把孩子放在父母家,只要给钱就万事大吉。

  • 在家里吵架冷战,丝毫不顾孩子的感受。


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就发生在你的家里?


你以为大人之间的事对孩子不会有过多的影响,却想不到,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竟会是影响孩子性格成长的一面镜子!


2

家庭教育

影响孩子一生


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朋友家吃饭,由于朋友女儿的一句话,饭桌上孩子竟然重重的放下筷子,气鼓鼓的说:


“吃什么吃,这饭吃不下了,都别吃了!”


我一方面觉得尴尬不已,还好朋友没有介意;一方面也对孩子今天的举动相当吃惊,他一直是个懂事的男孩子,虽然有些淘气,但绝不会在别人家里大发脾气。


回家的路上,我问孩子:“你今天为什么会在饭桌上发脾气呢?”


谁知孩子一脸疑惑“因为之前妈妈也是这样做的呀,难道不对吗?”


我这才突然想起前两天和老公吵架,在饭桌上发脾气的事情,竟然让孩子有样学样,这让我后悔不已。




“孩子,对不起,妈妈知道错了,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我们互相监督,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好吗?”


因为我的道歉,孩子也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下次去朋友家时会向朋友道歉。


人们常常说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这话一点也没错。


孩子幼时就像一张白纸,父母不小心滴上一滴墨汁,那就成了污点。


也许只是一次你没有放在心上的争吵,也许只是一句你觉得理所当然的话语,也许只是一个你习以为常的举动......


都会在潜移默化间,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个性和习惯。


3

好的家庭教育

会这样做


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慢慢的领悟育儿的方法。


  • 不吵架


研究表明:


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更好,比较勇敢,不容易自卑。


相反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冷战,婆媳关系较差的家庭,孩子性格会更敏感,胆小,不喜欢和人交流,脾气暴躁。


并且家庭不睦,可能会造成孩子对于家庭婚姻最直观的恐惧感,更不要说有家暴现象的家庭。




一个节目采访了100位不婚主义者,其中有7成的不婚主义者都表示因为幼年的家庭因素,导致不想结婚:


“小时候经常看见爸爸打妈妈,我就会想,我老公以后是不是也会打我,就很恐惧”


“结婚不就是柴米油盐,吵架冷战?不如谈恋爱来得自在”


“没意思,我爸妈一年到头都说不上一句话,结婚有什么意义?”


所以家长们,请不要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没准就是海阔天空。


  • 有规则


规则教育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底线观念,什么事情能放开手脚大胆去做,什么事情是万万不能触碰的最低底线。


但是,这个规则并不是说严格的规定,比如:


几点上床睡觉,几点起床,几点练琴,几点做作业


吃饭不能超过多少时间,写字笔一定要按什么规范拿


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我觉得并不用这么严苛,太过死板的规定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压抑,对性格的养成是不利的。


  • 不比较


孩子的比较问题是老生常谈了,我身边的朋友时常会拿着某某明星,某某富豪的儿子女儿来和自家孩子比较。


谁家孩子走上了国际舞台


谁家孩子掌握了三国语言


谁家孩子更孝顺知礼


每每听到这些,我都只有苦笑。




能走上国际舞台的孩子身后是拥有相应人脉和机会的父母,掌握了三国语言的孩子必然比别人多了些努力和天赋,你看见电视上表表现出来的孝顺知礼很有可能只是剧本和剪辑的效果......


其实这些用脚指头想想就能知道的事情父母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自家孩子低人一头罢了。


可是经常被比较的孩子,通常长达后更容易自卑,反而不容易成功。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大富大贵是福,平安美满也是福,父母又何必强求呢?


  • 见世面


“看过了世界,才学会了宽容。”


看过了世界,不仅会让孩子心胸更加宽宏,也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大方活泼的性格。


当然不建议孩子过小就带出门旅行,一是孩子没有记忆,二是家长会很累。


我大概是到孩子五六岁上小学了,才开始带他出门的,之前孩子会有一些内向,但是旅游过后明显胆子变大了,和学校的同学也更聊得来,每次旅行回来,还会和小伙伴分享他的所见所闻,俨然一个演说家滔滔不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