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夏天会瘦?芒妈暴涨的五斤肥肉告诉你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正在履行减肥大计、然而深夜开始疯狂的饥饿的芒妈,研究起了与美食相关的国产剧,首先戳开的就是号称国产最佳美食剧的
《深夜食堂》
!
的确,
最新出现的菜品是三明治和红烧肉,勉强达到了可食用标准↓
但之前的菜品从色香味来看,实在有愧“食堂”两字!
观众们普遍反映接受无能!
方便面一下一大锅,调料直接是用炒的,好得配个青菜肉丁啊?
米饭撒上炒鱼肉,再挤上一圈沙拉酱就能叫做鱼松饭,我半小时能给你批量生产信不信?
还有霸道老大每晚都花30块大洋买五根亲亲肠,港真,搁我我是拒绝的。
尤其是在对比原版精致丰盛而富有故事性的菜肴的前提下,
《深夜食堂》感觉就像小成本廉价的道具食物剧,哪怕有赵又廷整容般的演技,也难以拯救其颓势,芒妈写稿之余顺便去瞅了一眼,豆瓣评分已经低至
2.6……
可是你以为《深夜食堂》已经对不起胃口了吗,还有更忽悠的呢,譬如被奉为
经典的《还珠格格》。第一部中,众人第一次南巡在郊外落脚时,紫薇以天地为灶、随手采摘食材原料,捣鼓出了一桌子菜,当时只沉溺于欢乐的家庭聚餐氛围,如今再看,似乎也
是没啥食欲的……
裹着黄土的烤番薯,美名曰“在天愿作比翼鸟”
干巴巴的小青菜,诗意地取名“红嘴绿鹦哥”
尽管菜品文学底蕴厚,也叹一句道具实在太简陋!
这些清汤寡水的菜肴,也算是碍于荒郊野岭的条件,不多嫌弃啦;但号称是“一本正经的美食剧”的《美人私房菜》,纯属是在挑战吃货们的接受底线。
这是我们精致的雕刻摆盘
这是香气逼人的“天香鱼丸”
这是用了七七四十九种花蜜,六六三十六种香料,用艾草汁、燕麦汁压制而成,余香要三七二十一天才能消除的橡皮泥(划掉)蝶恋花
这一桌便是号称能令人垂涎三尺全席宴!
掀桌!
这剧当年被腰斩,芒妈私以为一点也不冤。当然这口锅不该演员来背,而是整个剧组与制片方的糊弄与侥幸心理在作怪。
当他们连研究道具的耐心都已经丧失的时候,观众也没必要撑起你那一点点收视率的小自尊。
但是在影视剧道具低廉化的今日,我们依然有着令观众骄傲的范本。
像是刚刚播出完毕的《白鹿原》,你以为它是一部历史剧?nonono,人家本质上是一部陕西美食安利剧,并且每种美食道具都是按照严格的制作步骤与民俗讲究来的。
白嘉轩赶集时,无论是小摊贩卖的葫芦头
还是手工凉皮和扯面,都是道具组请专人新鲜制作
除此之外,油泼臊子面更是频繁出现的巨大诱惑!可以说,白鹿原上的女人们,不管老的少的,都能熟练地在两刻钟内做出一碗热腾腾的油泼臊子面。
我们的女主仙草,便能有着这样一门顶顶骄傲的手艺。
擀面
烧锅,将裤带面入锅焯熟
切青菜肉丁、撒上辣椒面,热油泼上制成火辣辣的臊子,一碗正宗的油泼臊子面便完成了
饥肠辘辘的芒妈只能默默打开了外卖APP……
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在前25集就吃了20次面,油泼臊子面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为了拍摄好这些场景,剧组准备了近两千斤面粉,全剧大概做了五千到六千碗面。
一碗碗油泼面、臊子面都是热气腾腾的,为了保证做出来的每一碗面都冒着热气,剧组特意在白鹿原影视基地做了一个特别大的灶台和锅,好让面条做出来就能趁热吃。而剧组的“厨师班”专门负责给大家做面条,其中有几个厨师是跟剧组常年有合作的,还有两三个是当地饭庄的师傅,在有吃面条的主要戏份时,饭庄的师傅就过来帮忙。
吃面的最大场面就是白灵满月,请全村吃面,那场戏一共动用了六个厨师、四百多群演。
当杀青后记者采访张嘉译时,他最深的印象是:“面条太好吃了!”
《花间提壶方大厨》也是近日芒妈的最爱,一部小成本的网剧,在挑剔的豆瓣拿到了8.4的高分,和其中的美食滤镜与精致道具的加分不无关系~
女主方一勺精通厨艺,左手擀面杖,右手一把勺,简直就是女版中华小当家!一集有四十分钟,二十分钟撒狗粮,剩下的时间全都在虐你的味蕾!
腊肠煲仔茄汁饭
椒香煎鸡翅
香酥煎混沌
锅塌茄子醋里脊
蒸饺、栗子糯米鸡、葱香碎肉蛋炒饭、花雕牛肉蛋堡、栗子糯米鸡、清汤篱笆鸭……
所有的菜品制作过程,全部由演员亲手操作;
而男主,只负责在剧中活成一个表情包就好↓
话说这剧靠谱到什么程度呢,
剧组里藏着一个大厨,来保证菜品制作的正确步骤;
每集播完,都有一大群人在网上浩浩荡荡的求菜谱:
能被挑剔的观众视作“美食教程剧”,可见道具组的用心程度啦~
2014年TVB的剧《食为奴》
,也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宣传美食的古装剧。九王夺嫡神马的都是幌子,深夜放毒才是这剧的根本目的!
王祖蓝作为一名清宫大厨,天赋掌握各种烹饪技能。香酥煎咸鱼包,用王祖蓝的原话是“鲜香味在口腔里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