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处于周期拐点,GDP Now提示衰退风险
在经济周期择时框架下,我们的基准预测是美股牛市将于2025年二季度结束。但目前,我们仍在等待一个领先信号——实际时薪同比增速的见顶。这个信号在历史上一般领先美股顶部0-9个月。
与此同时,亚特兰大联储的GDP Now预测模型在近期敲响了衰退的警钟。观察模型变化,我们推断导致GDP Now预期衰退的直接原因是1月的制造业和房地产数据。由于这是月度数据,且是特朗普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我们认为GDP Now短期有失真的风险。
衰退定价较充裕,美股已有买入性价比
诚然,现在进入衰退,也在经济周期框架的容错范围之内。但结合价格观察,我们认为美股已经跌出了充分的性价比。
我们的“固有收益模型”显示:如果美国在2025年末到达一轮常规经济收缩的底部,标普500目标点位是5700点。换言之,若我们以5700点买入标普500并持有至年末,在悲观情形下也不至亏损。类似地,如果标普500在二季度跌至5300点,我们可以认为本轮衰退的风险已经得到充分出清,可以视作下一轮行情的起点进行布局。
外资(非美国)投资者系统性撤出美国面临客观掣肘
近期,欧洲军工带动工商金融业景气度走高,中国科技突围削弱美股科技的垄断地位。同时特朗普政府也令美国的不确定性快速放大。因此,市场开始讨论外资系统性撤出美国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从宏观角度看,外资难以系统性地撤出美国。这是因为:1)美元是全球最大外储,且2)美国是系统性的贸易逆差输出国。
若将外资投资者看作一个整体,不难发现,它们没有“撤出美国”的交易对手方,账面持续增加的大量美元将迫使它们投资美国。它们只能在各种美元资产中做选择,或者通过买卖意向的变化制造短期的美元抛压。
股债黄金三角跷跷板:美元市场中的资产配置框架
美股、美债、黄金是美元投资品中的主要选项。长线(持有至到期)角度看,它们构成三角形跷跷板,一般呈现两涨一跌或两跌一涨的格局。
它们特性各异,均有独立于另两者涨跌逻辑。美股(风险资产)受益于经济走强;美债(货币类资产)受益于强健的财政;黄金(无国籍资产)受益于世界政经格局的动荡。在可投资资金不产生剧变的情况下,一个资产的利好(利空)往往是另外两种资产的利空(利好)。结合对2025年各方面的整体预判,以及短期价格的权衡,我们的配置建议是:美股-短期标配,长期低配;美债-短期低配,长期标配;黄金-高配。
滞胀的形成需满足罕见条件,短期内不需担忧
特朗普贸易战加深了市场对滞胀的担忧。但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历史上显著的滞胀需要集齐两个条件:1)来自美国政府的流动性倾泻(现在没有);2)外生性的供给冲击(贸易战,但历史上促成滞胀的多为热战)。只有充裕的货币,吃紧的供应,结合低迷的情绪才足以促成大级别的滞胀。如果没有来自美国政府端的流动性倾泻,“看不见的手”会很快将潜在关税带来的价格压力转换成量价齐落的衰退。因此,我们暂时不担心滞胀。
风险提示:美国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美国外交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