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碟说
超好看的视频百科,知识从未如此性感!
51好读  ›  专栏  ›  飞碟说

面包漂白、金属上色,英国食品界也有黑历史!

飞碟说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4-02 19:58

正文

本文已取得授权

来源:知乎

作者:Hang Yin


英国在食物造假上的造诣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点虽然被同根同源的美国有所继承,但还好并没有“发扬光大”。


灌木叶子作茶,豌豆充当咖啡豆

英国人爱喝茶,尤其是中国茶。但毕竟19世纪时候清朝把海关把得严严的,英国人倒腾鸦片都赚不来几箱正经茶,导致英伦三岛茶价极高。然而,英国人对茶又是刚需,于是造假的机会就出现了。不法商人的目光落到伦敦周围有一种叫黑刺李的灌木,它的叶子尺寸和茶非常接近,于是把这种灌木的叶子薅下来,然后烘培制造出褶皱,炒糊一点颜色也就差不多了。


黑刺李植物


当时有大量这样的假茶叶流通入伦敦的茶叶市场,而且价格卖的和进口的真茶差不多,以至于当时很多人都坚信灌木叶子的味道才是茶的真实味道,那些在花园品茶的贵妇不敢相信她们津津有味喝的东西可能就产自她们旁边小树上。


喜欢喝红茶的凯瑟琳公主


你说你不喜欢喝茶喜欢喝咖啡,很抱歉,同样的手段也用在了咖啡上。当时英国的咖啡有个特点,苦但是不香,原因也很简单,一般杂货店的咖啡都是用烧焦的豌豆做的。绝大多数的英国咖啡都只能称作“带颜色的苦水”。


豌豆与咖啡豆


吃胡椒粉时顺便吃吃土

胡椒作为香料之王,至今都在主流饮食的调味品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胡椒的价格是极其之贵的。19世纪的英国人当时也面临这种问题,胡椒价格太贵,而新兴中产对这种奢侈品的需求又是如此旺盛,因此造假的市场又出现了。



造假者是怎么造假胡椒粉的呢?工序很简单。


1、 先搞一点真胡椒粉(得进点儿真的胡椒粉,胡椒味这么浓而且可辨性强不能像假茶叶那样瞒天过海)

2 、然后把胡椒粉撒到地上

3、 再把这些胡椒粉从地上扫起来,嗯,你会发现,胡椒粉变多了!反复做几遍,一块钱的胡椒,就能卖出好几块了!


然而吃胡椒的也不都是脑残,大家都发现吃一块肉撒的胡椒量好像越来越多了,而且似乎不是自己口味变重了,于是开始怀疑做胡椒粉的掺假。出于对胡椒粉的不信任,大家开始推崇买一罐胡椒粒,然后现磨出胡椒粉。万万没想到,道高一英尺,魔高一英里,造假者的新工艺也出来:


1、搞一些压榨亚麻籽剩下的油饼;

2、掺一点胡椒和辣椒进去提味;

3、 再掺土;

4、 最后把这种粉撺成胡椒粒大小的球。


据当时的业内人士介绍,一罐胡椒粒里一般也会加几粒真胡椒,真胡椒粒的比例大概是16%。



颜色不够,金属来凑

如果你说吃点黑刺李、焦豌豆、灰尘小球对身体似乎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接下来这个就真有点愚蠢加邪恶了。当时的英国人化学理论普遍一无所知,倒是在化学实践上颇有心得。比如当时的蔬菜不新鲜,餐馆的叶子看上去不绿,怎么办?厨师宝典告诉你,为了把叶子炖绿,你应该加上半便士铜币!最好再加点醋!在另外一本《女性宝典》里,腌渍酸黄瓜的一大诀窍就是要先在铜锅里把醋煮沸。有个主妇就是听从了这个建议,在品尝自己做的绿绿的腌小黄瓜后痛苦地死去。


红丹,内含有毒物质铅


其他的重金属也丝毫没有被铜的气场压下来。比如儿童的糖果里,红色的你猜该怎么做?首先放草莓什么的肯定是不可能的,安全的人工色素那时候也还没被发明,于是英国的糖果商想到了朱砂(硫化汞)。除此之外,铅的一种化合物,四氧化三铅,俗称红丹,则被用于给奶酪调色。当时有一位英国绅士坚信在一个有名餐厅吃的奶酪有问题,每次一点奶酪就很难受,但老板娘坚称奶酪来自很好的渠道,直到最后一次绅士难受的快把胆汁吐出来了,并且老板娘家的猫吃了奶酪皮也中招了,才让老板娘意识到,即使是很“靠谱”的奶酪,也会掺入红丹这种致命的东西。


面包也可以漂白?

除了较为奢侈的食物外,每日三餐的必需品也是造假的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重点关照了一种危害面比上述几种都要广泛的造假:面包漂白。当时的英国人过分崇尚白色的面包,就好像亚洲人曾经过分崇尚精米一样。但是劣质面粉只能做出灰灰的面包,于是,精明的面包商开始在面包里掺明矾--它可以把面包变得白白的,尽管大量食用明矾会对消化道造成严重的破坏。尽管如此,大量的英国人仍然信奉挂相而便宜的明矾面包,“加了明矾的面包,让满嘴黄牙的英国人露出满嘴白牙的好莱坞式的笑容。”


明矾作为食品添加剂,被人食用后,

基本不能排出体外,它将永远沉积在人体内


用绿矾增加啤酒泡沫

有腐蚀性的绿矾


英国的饮水不安全,还曾造成了霍乱爆发。相比而言,带酒精的啤酒反而是更健康的饮料。然而,啤酒里的有害添加剂花样最多。绿矾帮助增加啤酒泡沫,英国人认啤酒泡沫,最好是在啤酒杯上堆出菜花形;有毒性的苦木艾用于增加啤酒有魅力的苦味。当然,柠檬汁似乎也可以靠酸性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因此也比较安全?然而,你从19世纪的伦敦买到的大多数柠檬汁都是酒石酸兑出来的,一点柠檬都不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注水肉、掺水奶、假芥末、假番茄酱、假黄油。。。你能想到的英国人吃的东西几乎无一幸免。究其原因,可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并没有怎么增长的购买力的矛盾”吧。当然,也包含了英式的自欺欺人和对食物口味的极度麻痹。


各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骚年们:

欢迎将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分享给我,也可推荐你们的好友来投稿,投稿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 ,投稿具体要求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