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2024年进入尾声,全国融媒改革再提速。近两个月,又有多家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今年以来,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迎来组建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个省份已实现地市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包括云南、宁夏、黑龙江、江西、新疆、内蒙古、广西。截至目前,全国挂牌成立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超200家。在全国333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数量占比已超过半数。
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2024年进入尾声,全国融媒改革再提速。近两个月,又有多家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
11月1日,广元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中心整合广元日报社、广元市广播电视台、广元新闻网,保留广元日报社、广元市广播电视台名称和呼号,为市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11月12日,辽阳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中心全面整合辽阳日报社、辽阳广播电视台媒体资源,坚持一体化发展原则,全面整合“报、台、网、微、端”多渠道传播方式,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提升优质内容。
11月13日,迪庆藏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中心是州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正处级,加挂迪庆日报社、迪庆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牌子,归口州委宣传部管理。
11月29日,随州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仪式上,相关负责人宣读了省委编办《关于整合设立随州市融媒体中心的批复》、随州市融媒体中心筹备工作组成立等文件。未来,随州市融媒体中心将大力发展新型优质产业,提升媒体造血功能。
12月18日,黄冈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新版云上黄冈APP正式投入使用。中心是由原黄冈广播电视台、黄冈日报社整合组建而成,列入媒体融合改革国家试点。
12月18日,韶关市文化传媒集团(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中心整合韶关日报社、韶关广播电视台两家媒体资源,融合服务、聚合用户,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2月19日,巴中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融合后,原巴中日报社和巴中市广播电视台内设机构由46个优化为19个,将探索大科室改革,整合人员力量向采编、经营一线集中,设置5年改革过渡期,出台人才队伍建设、财政保障、基础设施设备补短、融入基层治理等支持政策。
12月19日,海口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中心是中共海口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是由海口日报社、海口广播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的新型主流媒体。
今年以来,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迎来组建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个省份已实现地市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包括云南、宁夏、黑龙江、江西、新疆、内蒙古、广西。
截至目前,全国挂牌成立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超200家。在全国333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数量占比已超过半数。
多地实现市级
融媒体中心建设全省覆盖
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迎来组建高潮,目前,推动地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国已有云南、宁夏、黑龙江、江西、新疆、内蒙古、广西等7个省份实现全覆盖。
2020年1月10日,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挂牌成立。至此,宁夏下辖的5个地级市均完成报业与广电的合并,组建了新闻传媒集团(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中心),宁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地市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省份;
2022年6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援引黑龙江省广电局消息提到,黑龙江省13个市级融媒体中心已全部挂牌;
2023年6月26日,南昌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至此,江西省11个地级市全部完成报纸和广电资源整合,实现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
2023年12月11日,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至此,新疆14个地区、市州融媒体中心实现全覆盖;
2023年12月29日,赤峰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内蒙古12个盟市全部完成报纸和广电资源整合,实现盟市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
2024年6月13日,北海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至此,广西成为全国第6个实现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省份;
2024年11月13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至此云南省下辖的16个市州融媒体中心完成组建,该省成为全国第7个实现地市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省份。
另据了解,在27个省会城市(首府)中,南宁市、南昌市、昆明市、银川市、太原市、海口市、拉萨市、呼和浩特市、乌鲁木齐市均已组建市融媒体中心(新闻传媒中心),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以集约模式统筹媒体发展
地市级媒体在央、省、市、县级媒体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其融合转型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主流舆论阵地、权威新闻信息渠道、数据和业务枢纽以及综合型服务平台,有的还嵌入了党政资源,承担社会治理职能,承载多元融媒业态。
如抚州市融媒体中心于2022年6月22日挂牌成立,强化承上启下作用,探索构建市级融媒体大数据资源库,融入“一朵云”,共建“一个端”,织就“一张网”,形成“一盘棋”,加快构建融合发展格局,持续丰富新闻产品供给,不断拓展多元发展路径,积极开展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传媒集团)全面整合原烟台日报社、烟台广播电视台组织架构、宣传业务、经营创收等,实现深度融合、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同时整合经营资源,以“传媒+”推动产业布局,传媒集团对相关产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拓展经营领域,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以集约模式重构媒体力量,机构间“大融合”成为主要趋势。在具体实践中,基于地市一级媒体市场普遍规模体量不大,媒体机构数量多、力量分散、结构不合理且营收能力欠佳的现实情况,地市级媒体大多选择了机构全面整合的“大融合”路径,而非机构内调整的“小融合”,以集约模式统筹媒体发展。
如邯郸市整合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成立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和邯郸新闻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幅精简中层干部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由22名精简至10名,中层干部由199名精简至154名,内设机构由88个精简至49个,编制职数和内部机构实现大幅“瘦身”。在机构设置上,按照工作职能和业务流程,成立策划调度中心、内容编发中心等六大中心,重构业务流程,放大一体化效能,系统性推动媒体融合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地市级媒体融合的模式创新
当前,地市级媒体融合正处在由快速发展迈向全面推进的转型迭代期,具体表现为政策导向、市场驱动与自我变革等多重背景下的纵深发展与创新迭代。各地市级媒体在共性特征与特色经验方面探索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创新模式,包括生产方式、传播渠道、体制机制、综合运营以及社会治理等,这些模式创新对于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具有深远影响。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与中央级、省级以及县级媒体不同,地市级媒体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传媒市场容量、不同媒体机构的规模结构和实力差距,选择适合自身的融合路径。
地市级媒体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各自建设融媒体中心和传播平台,也可以加强资源统筹和机构整合,共同打造地市级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