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3综合浙江在线、都市快报
风来了,风来了!台风“纳沙”给浙江解暑来了!
今晨(30日)6时左右,今年第9号台风“纳沙”(台风级)的中心已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
早晨6点钟其中心位于北纬25.5度、东经119.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50-2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80公里。
这次登陆后,“纳沙”会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30日夜间到31日早晨在江西东部附近,减弱为热带低压。
双台风可能要合体
前天刚匆忙诞生的10号台风,带着“无名氏”头衔兜兜转转了近一天,
昨天下午3点半有了个蛮好听的名字“海棠”,听起来是不是像位娇美的女孩,取这个名字是不是希望它温柔一点,别那么彪悍?
“海棠”预计会在今天白天擦过台湾西南部沿海,并于夜间,以8-9级热带风暴级的强度,在福建霞浦到晋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点和9号台风几乎重合。
登陆后,“海棠”强度会迅速减弱,31日白天将追尾“纳沙”,与“纳沙”减弱后的残余环流合并,双双北上。
“海棠”和“纳沙”原本隔海相望,相距约600公里。
在“藤原效应”的影响下,今天夜间,两个台风有望合体,同呼吸共进退,在之后几天中为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带来强风雨。
“藤原效应”,也就是双台风效应。当两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做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由两个台风的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的强度来决定。旋转时,一般其中一个走得快些,另一个走得慢些,有时也可能合二为一。这个现象,是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实验中首先观测到的,所以也称“藤原现象”。
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会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台风后期的移动路径,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对浙江带来大范围降雨
预计,30日08时至31日08时,福建大部、浙江中南部、江西东部、台湾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福建中东部、浙江东南部、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台湾局地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可达80毫米。
国家防总、浙江省防指、杭州市防指先后召开防台风视频会议。
会议分析,
两个台风存在互旋影响,对我省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降雨强度大。
预计主要降雨地区集中在浙南和浙西地区,沿海海面明后天还有9-11级大风。9号台风(纳沙)残余及10号台风合并成为低压环流北上后,会给杭州带来大范围风雨影响。
台风过后,高温天将重启
台风总是“来匆匆、去匆匆”。
从8月2日开始,两个台风会像中了“化骨绵掌”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高温还会再回来吗?
杭州市气象局肯定地回答:一定会回来的!
台风一走,副热带高压一秒钟都不耽误,马上就会气势汹汹地“杀”回来了!
当然,历经一番厮杀,副热带高压也需要休养生息。
8月2日-5日,杭州最高气温,基本在35-36℃,算是几个不太暴躁的“高温天”。
但8月上旬,一向就是杭州最热的时期。
所以,“烧烤模式”卷土重来就在眼前,等副热带高压歇够了满血复活,恐怕还要去摸一摸40℃高温的边。
希望台风能送清凉,但也希望千万不要造成什么破坏,跟小编有同样想法的,就点个大拇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