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多维的复杂系统,而且人人链接、万物链接将不确定性大大提升,这是科技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客观现象,无所谓好坏。
就像《双城记》里说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一些人那是蕴含着名声、财富的巨大机会,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就是冲击稳定、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祸患。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几乎所有推进人类发展的科技创新,都来源于不确定性事件,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以及蕴藏其中的资源分配,这都是钱,大钱。
因为不确定性,在于它之前没发生过,或者发生了也并未引起人类的注意,因而再用过往的经验或者数据信息判断未来,是可以发生很大偏差、甚至南辕北辙的。
比如那个很有名的例子:主人和火鸡。火鸡每天都过的挺幸福,主人每天定是出现给吃的,日复一日,主人就等同于食物,就这么持续累积,火鸡也形成了主人一来马上迎上去的惯性,直到感恩节那天,迎来的是屠刀。
从之前的经验、数据来看,火鸡压根就不会有丧命的认知,塔勒布曾说:“不确定带来的伤害,就是脆弱性”,像火鸡积累了一辈子的认知在刹那被破坏,脆弱性带来的影响或者破坏是巨大的,能在短时间内把以前累计的收益全都毁掉,这就是钱需要面对最大的挑战,一朝尽丧是随时可能会出现的。
反过来,不确定带来的潜在受益也是难以估量的巨大,这就是反脆弱性。比如在次贷危机前,所有的人都坚信房子可以不停上涨,全世界都沉浸在住房带来的收益当中,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预测到了不确定性,重仓做空,在经受了空前的压力后,终于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财富。
世界万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必须依靠确定性生存,我们人类和这只火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相信经验,也要看过往成绩,甚至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就是信用的累积,但如果不具备反脆弱的思维结构,仅仅依靠过往数据和统计就想抵御未来不确定的冲击蕴含很大风险,黑天鹅事件也就是这么发生的,因为危机诞生之前的征兆在我们的经验里不存在,所以也就无法识别、进而被预测。
想要提升经受不确定冲击的能力,首先就要具备“先为己之不可胜”的思维系统,尽可能的做好风险控制和对冲。资产配置是对冲经济冲击的风险,资源配置就是对冲人生意外的风险,一旦某个决策或者不好的意外发生,整个系统也不会伤筋动骨。“先为己之不可胜”还可以让整个人生系统多点试错矫正的机会,自我进化的速度就会远超常人。过程加快,成功的经验也能让整体受益。
科技让全球一体化,最大程度扩大了链接的范围,指数级提高了效率,却也削弱了各个国家,地域、个体之间的独立性,一旦小概率的灾难发生,就是牵一发动全身,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科技代表先进生产力,但从新生的理论、事物或者技术到产生较大范围的影响,还有极长的路,今天,我们会因为过度的倡导创新精神,就纸上谈兵,光凭过往经验数据的推演,就总结出各种理论和模型,也不管它是不是与现实情况符合,比如金融市场就经常让模型失效。反过来,那些在长期、大跨度演化过程中筛选出来的理论、规律更具有效性,原因倒也很简单,大浪淘沙,脆弱事物经不住岁月的冲击,早被抛弃了,时间是最好的检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需要淬炼的技能就是如何识别把我们引入脆弱性的虚假信息或。尽量避免线性思维,警惕平均数据,还有那些充斥在市面上的励志鸡汤,方法论,做好什么什么就能在某个领域,比如投资中无往不利,而真正的投资首务就是风险把控,比如股神巴菲特就反复强调投资第一因素:保本。
关于“钱”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懂,抗住诱惑不要亏,少犯错误会自动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