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进一步释放了
科技创新是引领支点建设第一动力
的强烈信号。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评价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求湖北“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进一步提升支点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
必须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能力,让创新策源力成为湖北支点建设最坚实的依托和最强大的动力源泉。
要做大做强科技力量矩阵。
高能级的科技力量矩阵,是科技创新的顶梁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我省创新平台数量较多,但基础研究平台能级相对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我们要聚焦全力打造人才、策源、产业、生态4个全国全球领先的高地,坚持省部共建完善实验室体系,推动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布局优化、功能提升,在氢能、脑机接口、北斗导航等领域抢先布局,抓紧申建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持续加力培育更多“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推动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主体的湖北科技力量矩阵提质增效。
要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催生更多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初创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这个科技领域“现象级”事件之所以发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并非按照传统人工智能研发的常规路径行进,而是通过独到的技术创新和独特的算法架构另辟蹊径,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关键核心技术何以极端重要的生动样本。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大势,加强“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每年产出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突破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形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在持续破解“卡脖子”难题中构筑“卡位”优势。
要全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大幅提升,但创新优势还未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要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加快“71020”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支持7所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10个省属高校学科进入全国“双一流”,动态培育建设20个特色优势学科,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
创新驱动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对标世界一流,在创新发展大棋盘中投子布局,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一定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创新动能在支点建设征程中澎湃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