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米宅
欢迎来到《米宅》,研究全国城市的房地产宏观数据、人口、经济、政策,用全国视野,去合理配置、规划自己的地产投资。更是地产人的学习课堂,一起成长,一起成为地产极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化学  ·  印尼首个纯碱项目落地!Pupuk ... ·  2 天前  
新闻在线  ·  警惕!春节剩菜,吃它比吃剩肉风险更大! ·  3 天前  
笛扬新闻  ·  今天起,柯桥人请步行1小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米宅

四百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

米宅  · 公众号  ·  · 2024-12-30 07:40

正文


来源:真叫卢俊
本文获授权转载。

“周五下班去中国!”

这句近期很火的话来自我们相邻的,韩国

是的,继今年一句"City不City"让大家见识到一大群异国面孔回流向上海之后,如今韩国也来了

在11月8日中国对韩试行免签后,就有韩国旅行社表示,11月1日至21日,该旅行社上海游订单暴增178%

可以说对于韩国人近期最好的娱乐

韩国机场排起长队

(来源:韩国SBS电视台报道截图)

是流行下班之后去上海,一个周末的旅行

毕竟从韩国飞上海

可能是一件比上海去杭州还快的事

而不仅是最近的韩国人

各位知道整个2024年上海的外国人含量有多高么

还记得早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就在采访中透露,今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游客有望突破500万人次
我去查了下最新的入境数据
(来源:上海市文化旅游局)

单就2024年1-10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人数来到526.88万

这个预期在今年10月就已经被 提前打破

我们说每年总会有一些城市因为旅游爆火,正如之前火遍全网的淄博哈尔滨还有天水,每个城市都在等待自己的流量密码

没想到今年是上海

更没想到这个密码还有点特殊,是外国人

而面对这样泼天的流量, 上海又在如何接住


01

正在发生,400万外国人涌入上海

这个数字可不是夸张

其实刚才已经提到,今年前10月上海就突破了500万人次的入境旅游游客指标,但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526.88万

并不指所有外国人

(来源:上海统计局)
根据最新10月统计数据,这里面还包括49.12万的港澳同胞以及92.12万的台湾同胞
所以除了两类人群之外
过去一年上海到底涌入了多少外国人呢
最后我在上海边检总站找到了答案:
(来源:上海口岸服务平台,截止11月30日)
400万人次
截至11月30日,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到400余万人次
是去年同期的2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
其中还包含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137.7万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数量达4万人次,分别达到去年的4.8倍、2.4倍
更具体些把时间拉长
可以看到 即使对比顶峰时期的2019年
(来源:上海统计局)
整个1-10月上海的总体入境旅游人数,已经恢复到2019年七成左右
有意思的是,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回升的比例比外国人还要强势
外国人恢复率在67.85%,而最多的台湾同胞甚至来到2019年的85.34%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港澳台朋友也在大量涌入上海,难怪前段时间在上海逛街,就听见好几句嗲嗲的台湾音
不过别着急,仔细来看外国人回流的趋势,还在 猛涨
(来源:上海统计局)
不仅平均下来今年每个月都有近38.6万外国人涌入上海
甚至这个趋势在年底愈演愈烈
10月一个月就涌入近50万人,对比2023年年底高出20万人次不止
完全可以期待下,今年春节就能看见不少外国面孔在外滩跨年

02

但过去一年来上海的外国人,也变了

就是如果单看400万这个数字,一定是非常欣喜,但当仔细观察今年这些外国人的具体身份

又和往年不太一样

第一,他们大多来自免签国家

今年以来,上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30%,前十大主要客源国中,除了美欧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这些周边国家之外

(整理自:携程)

尤其是享受免签入境政策的泰国和马来西亚,订单增长超4倍

也是得益于免签政策,近两年来中国试行免签的国家已近30个,而根据携程,免签国家的整体游客订单量占到平台入境游订单量的三分之一

就拿泰国来说

根据泰国营销科技公司对社交媒体上“中国免签”话题进行数据分析

(来源:泰国澜象网)

上海排名第一,参与度超过2.05亿次

远高于第二的北京1.76 亿次,第三的重庆1.17 亿次

并且不同于美欧朋友往往都是外滩、豫园、打卡三件套这样的常规路线

吸引他们的反而是上海的 潮流

比如让泰国游客走不动的居然是上海潮玩店: 泡泡玛特

(来源:上红书@绿豆牛奶冰)

因为很多在泰国没有的款式但中国可以找到,而对于现在的泰国人来说,外出挂满泡泡玛特的潮玩 (尤其是LABUBU) 是泰国人民最新的“炫富”方式

于是泡泡玛特成为泰国人来上海一定要打卡的“重要旅游景点”

而这也和下一个趋势有关

第二,来上海的外国人也在趋向于年轻化

毕竟无论国界,我想没人能抵得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诱惑

而根据春秋旅游入境部,2019年及以前,来沪境外游客年长者居多,通过旅行社来沪散客中超过50岁占比约80%

但免签政策发布后

入境游散客中50岁以上人群大概只在60%左右,更多是类似蜜月团、家庭团的兴起

这点在最近来上海的韩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大概率都很年轻很美甚至还有的是ins网红

在他们眼里,从来没有“穷游”两个字

那都得提前做足攻略,外滩网红餐厅、咖啡厅、奶茶店、住五星酒店、网红服装店、打车出行处处消费

不得不佩服韩国小哥哥姐姐们的出片能力

第三类有点小众,就是好多 外籍高管也重回上海了

之所以把这类人群单独拎出来,一则是外籍高管也能带动刺激消费,更重要他们的回归也是上海国际实力的重要彰显

而在今年的上海

(整理自:界面新闻)

来自欧洲的霍夫曼集团、新西兰乳企纽仕兰、嘉吉上海创新中心的外资高管都在增加出差上海的频率

尤其是新西兰乳企纽仕兰

作为中国进口乳品头部品牌,纽仕兰在2023年以超过65%的销售额增长,也是高端进口牛奶TOP1

据统计截至7月,今年纽仕兰中国总部接待境外访客22人次,同比爆增266%

对于新西兰合作伙伴集体高频次来中国洽谈,这么多年也是首次

而面对如此巨量的外国人涌入


03

上海也在给出专属的定制化服

这也是上海敏锐的地方

作为自古以来的一座商业城市,面对任何商机它一定不会错过,尤其是眼见着这把火烧得更旺的时候

就在12月17日,全国再次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大致两个变化

最直接的一个,是过境免签的停留时间更长了,原来72小时/144小时 统一延长 到240小时(10天)

第二,是可以跨省旅行了,新增至60个口岸,活动省份扩大到24个

换句话说,原本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从上海入境的外国人,只能在沪苏浙范围内流动,去不了其他省市,而现在可以在240小时内,去到江西、海南、贵州等24个省市

并且选择任一开放口岸就能出入境

新增口岸还包括了江苏无锡苏南硕放、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口岸、浙江温州龙湾

也是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

该消息公布半小时后,根据携程海外平台数据显示欧洲站点、美洲站点、亚太站点的中国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85%、163%、116%

尤其是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搜索热度增幅排名前三位

而作为枢纽城市,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站,基本会选择上海

于是为了方便外国人更好通行旅游,除了大家熟悉的上海2023年新增布设3.6万台外卡POS机,启用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之外

今年7月地铁又新增行李自助寄存服务

部分寄存柜已张贴指导外国人使用的指引贴纸

(来源:上海大调查)

对于外国游客,只需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注册账号,绑定visa卡等,即可正常使用柜机

对于提包旅行的外国人来说非常便利了

包括在娱乐享受上

喜欢上海看展的朋友们今年一定听说过这个展览的火热:《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来源:看看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