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橄榄古典音乐
全国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公众号。听音乐,长知识。《橄榄古典音乐》杂志季刊全国发行。因为有橄榄,生活更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褒优贬劣价值先  ·  这样赏心悦目的海景房,为何不自留全抛售? ·  13 小时前  
褒优贬劣价值先  ·  这样赏心悦目的海景房,为何不自留全抛售? ·  13 小时前  
健康中国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2 天前  
魅力儀徵  ·  钙含量比牛奶还高!春天多吃这几种蔬菜 ·  3 天前  
融媒吴江  ·  正大量上市,两男子吃进急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橄榄古典音乐

帕格尼尼诞辰 | 不可不听的10首名曲

橄榄古典音乐  · 公众号  ·  · 2018-10-27 09:30

正文

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独奏的帕格尼尼《钟》


今天10月27日

帕格尼尼生日

这位伟大作曲家、小提琴家

有哪些必听曲目

请跟我来



第一首 「钟」

帕格尼尼《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极为著名,由于该乐章的小提琴独奏三次模仿钟声的音效,故起标题为“钟”.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钟》就根据该主题创作。


这段音乐运用了变奏手法,两个主题交替变奏,声音明亮而有色彩,音色圆润,将幻想的钟声晶莹闪烁的美感发挥地淋漓尽致。



此曲录音推荐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版本。这张唱片录制于1950年10月3日,著名的Abbey Road 1号录音棚,指挥家是芭蕾音乐大师菲斯图拉里。尽管此时不过34岁的梅纽因技术已经退化,但音乐在两位大师的手中依然充满歌唱性



第二首 「随想曲第24号」

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可以说是小提琴炫技演奏艺术的高峰。尤其是第24随想曲最有代表性,但是所有随想曲并没有包括他所掌握的全部技巧。


第24随想曲主题曾启发不少作曲家的灵感,例如勃拉姆斯借用该主题写过《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则以之写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流传千古。



此曲录音推荐美国小提琴天才迈克尔·拉宾的诠释。这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家英年早逝,留下的录音不多,但每一张都令人回味。他的随想曲技巧精湛,情感直率,发音纯净,是很多乐迷争相收藏的版本。



第三首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一共写了十几首小提琴与乐队作品,其中小提琴协奏曲至少有六首以上,但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只有《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技巧,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音乐本身并不复杂、深奥。


此曲录音推荐年轻时的小提琴大师宓多里的诠释,当时她年仅15岁,但已经是大将风度的知名演奏家。宓多里的帕格尼尼技巧扎实,情感细腻,不急不躁,把小提琴的柔美与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表现得自然得体。



第四首 「无穷动」

帕格尼尼创作的《无穷动》原为小提琴与乐队作品,后常用钢琴伴奏,并改编为长笛、大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三重奏、管弦乐合奏等各种版本。


传奇小提琴家奥尔认为,这是一首非常理想的快速跳弓练习曲,若能完美地演奏,会是一首音乐会保留曲目。乐曲快速的旋律流畅而奔放,犹如翻腾着浪花的激流,一泻千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动力。



此曲录音推荐小提琴之神海菲茨17岁时的演奏。大师精准快速的演奏让钢琴沦为摆设,令人叹为观止。正是如此,当年长的小提琴大师埃尔曼听到海菲茨的演奏,不得不说了一句:“太热了”。



第五首 「摩西 主题变奏曲

1816年,34岁的帕格尼尼与24岁的歌剧作家罗西尼在罗马邂逅,后来帕格尼尼根据罗西尼歌剧《摩西在埃及》创作出《摩西主题变奏曲》。


作品的引子与结尾都采用变奏形式。此曲用G弦演奏。第一变奏充满欢快,第二变奏结尾加入重音与泛音,第三变奏的流动感沁人心脾,结尾在动荡、华丽的起伏中结束。



此曲推荐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专家阿卡尔多的演绎。他的琴音特别有一种人声的质感,风格娓娓道来,绝不轻易炫技,使听众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感,将摩西虔诚的祷告刻画得非常形象。



第六首 「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

帕格尼尼的18首小提琴与吉他奏鸣曲是少有的在他生前出版的作品。它介于古典的奏鸣曲形式和由许多乐章组成的巴洛克奏鸣曲之间。这套作品虽然规模很小,但每一首都非常优秀。




此曲推荐小提琴家沙汉姆与吉他演奏家索尔舍的版本,两人以华丽流畅的演奏、珠圆玉润的音色,为听众带来轻松愉悦 。录音也让众多乐迷赞不绝口。



第七首 「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这首协奏曲在德国首演,当时帕格尼尼正在那里巡演。作曲家施波尔说,作品“时而迷人又令人反感”,是“天才、孩子气和缺乏品味”的混合体。帕格尼尼在旅行中随身带着它,一直严防有人偷看。


《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乐谱1936年由娜塔莱·加里尼从帕格尼尼的后代手中买下,但小提琴独奏部分下落不明。盖里尼为寻找丢失的部分而进行了一番搜寻,最终发现在一位意大利著名低音大提琴演奏家乔瓦尼·波特西尼把这部分乐谱给了他的儿子,指挥弗朗哥·盖里尼。1954年11月7日,格鲁米欧在巴黎举行了第二次世界首演。



此曲推荐小提琴大师克莱默与指挥大师穆蒂的录音,向来以尖锐和前卫著称的克莱默在这首帕格尼尼《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上格外细腻抒情,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琴音。



第八首 「上帝保佑国王主题变奏曲」

帕格尼尼将《上帝保佑国王》的弦律写进小提琴炫技作品《上帝保佑国王主题变奏曲》,目的是感谢参加他演奏会的普鲁士皇帝。


作品共有8段变奏,华丽的炫技增加了 非常大的 演奏难度,留下录音的小提琴家屈指可数。不过帕格尼尼这首作品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却始终如一。



此曲推荐美籍意大利小提琴大师鲁杰罗·里奇的版本。作为首位录制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的大师,里奇一直被认为是帕格尼尼的化身。



第九首 「小提琴协奏曲第三号」

帕格尼尼于1826年创作了《第三小提琴协奏曲》。1826年12月12日,帕格尼尼从那不勒斯写信给他的朋友热尔米说,现在他已经“完成了第三号协奏曲”,并补充说:“我想在维也纳、伦敦和巴黎演出这些协奏曲之前,先在祖国演奏。”


帕格尼尼1840年去世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部协奏曲才被重新发现,并首次由小提琴大师谢林在1971年公开演出、录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