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专利观察
聚焦和分享全球各领域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经验与策略,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应对。有原创,有转载,有海外经验,有中国实践。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500强……,统统都到碗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3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专利观察

从一家公司十年财报,看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的倒退

企业专利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9-12 23:59

正文

作者:吴征



每年的八月底,都是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披露季。在上市公司中,能将专利许可作为营收之一的,可以说屈指可数。早年的朗科算是一家,但是随着99专利到期,朗科早已经从专利许可的明星企业,跌落了神坛。

除了近年来中国制药企业license out逐渐增多,会有一些许可营收外,上市公司几乎很少再能找到在营业收入中,能将专利许可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收入来源的上市企业。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运营环境,至少在资本市场上,还远没有成功。

今天,就继续接着昨天的 “恶意诉讼”的案例 ,继续从一家上市公司的十年财报说起,再谈一谈十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环境,为何给在很多专业的从业人员眼里,是越来越差了。

这家公司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002170 芭田股份 ),这家公司,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是提起另外一家知识产权公司,可能很多人就不陌生了: 深圳市全维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简称“深圳全维”)。

深圳全维是一家这几年一直在通过专利诉讼的方式,希望推进其 “高塔造粒” 技术许可的专业运营公司。两年前,企业专利观察(PRIP)曾报道过这家公司的运营模式《 难得的一家真专利运营公司 》。

而深圳全维用来运营的3件专利,就是从 芭田股份以4830万元受让而来,可以说深圳全维就好比是 芭田股份剥离出专利资产进行单独运营的实体。

这从专利运营的角度,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国外很多大公司,包括国内的华为、中兴通讯、TCL、富士康等公司,有都曾采用过类似的方式,来推进专利货币化工作。

然而,从现状来看,深圳全维在推进货币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专利诉讼作为主要推进手段时,结果非常不理想。期间不禁遭遇到各家被许可人的抵制,这些企业还联合行业协会一同来抵制深圳全维。

例如,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 应多家会员单位的反映,组织召开多家企业应对深圳某公司对“高塔技术”专利纠纷诉讼的情况说明会。

2023年8月10日,各家还联合发出了《 关于抵制全维公司利用“高塔技术”专利挑起法律纠纷的联合声明 》,抵制深圳全维的诉讼请求。
此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观点一致,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是 涉案专利根本就不具备可专利性,认为 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的工艺技术属于现有技术; 二是 质疑深圳全维的身份,指责其是NPE,尤其是批量维权属于恶意诉讼; 三是 质疑当年 芭田股份将3件专利作价4830万转让给深圳全维进行批量维权的动机。
总之就是联合各路企业,反对深圳全维对“高塔造粒”收取许可费。
然而,不幸的是虽然各家企业都说这项技术不应该有专利,是公知现有技术,但遗憾的是各家对涉案专利提出多次无效宣告请求,结果却是谁都未能无效掉这件专利。
这也就意味着,专利稳定性很好的这项技术,如果法院一旦认定侵权,那么全国很多化肥厂就要乖乖的交钱了。
然而,这一幕在中国怎么可能任其发生呢?
于是,各地法院一同筑起了“保护”本地化肥厂不受专利侵扰的最后一道屏障。
泉州中院宣布不侵权,成都中院宣布不侵权,武汉中院宣布不侵权……,
唯独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没有保持队形,居然通过调解,让双方达成了许可了,而且是每年100万元的许可费。这也就意味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虽然没有最后裁决是否侵权,但隐含的立场中,能够看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对于专利权人的利益保护,至少在本案中是值得称赞的。
而这也是目前深圳全维已知的在收购这批专利后,唯一能够达成许可的案例,其它很多案例,还在抵制之中。
因此,我们不禁要想,这种抵制,是否就有一点类似于西方一直提到了许可谈判小组LNG的方式。但是要知道,LNG的模式中,是会潜在隐含着与反垄断执法相关的边界清晰等问题。
也就是说,上述协会和企业之间的联合抵制,是否会触碰到中国的反垄断执法,这一点其实对中国反垄断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目前来看,原本以为从芭田股份脱离出来的专利资产单独运营,会有更好的许可收益,但是结果却是,还不如之前 芭田股份达成的许可协议。
我们翻看了 芭田股份从2014年-2023年的年报,其中每年都记录了以下两笔许可合同的每年摊销记录。一个是与民营青上化工佛山有限公司的270万许可15年的合同,在2022年9月已经摊销完毕,另一个是与国资控股的分公司湖南水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270万许可费,期限15年的合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