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DA食安云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标准)解读、答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知名传媒公司一直娱招聘!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中产先生  ·  特朗普:疯王的诞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DA食安云

以往毕业生的毕业感言!看:优秀毕业生“w"(温启龙)——怎么说!

FDA食安云  · 公众号  ·  · 2024-11-27 06:00

正文

写在前面:

温启龙是为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豆瓣老师非常喜欢他,同学们也非常乐于和他交往。同学们说,温同学就是一本食品安全活字典。

他是FDA食安云专业培训班四期毕业生,当时担任四期的二班长。在现实中,他获得了所在省的五一劳动奖章。

温启龙同学曾经说,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时,能在众多参评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学习力,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等专业方面的功底。

温启龙同学非常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在FDA食安云的许多大群中担任管理员,各群中熟悉他的食品同仁都称他为“叫兽”。他每每回答食品同仁们的问题都很耐心,也很全面。同仁们通过他的解答,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热心和扎实的业务能力。

四期毕业后,他还进入第八期专业班,利用课余时间协助老师辅导新同学的功课,赢得八期同学的一致好评。

现将八期毕业时,他写的毕业感言再次刊发。


新写的旧感言 —— 写在八期毕业季

FDA食安云 2021-12-04 09:21

四期毕业的时候就应该写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收获感受,但又因为当时优秀的同学太多了,见贤思齐,我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沉淀,也要努力赶上那些帮助过我的优秀同学,就这样把一篇新写的旧感言拖到了今天。

无论是前三期的师兄师姐,四期的同班同学,还是一直到现在九期的师弟师妹,我都不是老师最优秀、最有天赋的学生,之一都不是。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却非常多。我是企业人,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总会推荐安排给我执法人、检测人的优秀同学给我,每次都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多跟他们交流学习,要学习了解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思维和工作经验,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在懂原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要学会在原有的思维中跳出来看问题,这样会一直成长进步。老师的偏爱,也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的动力。

一、 拜入师门 追寻正统体系

从开始关注FDA公众号,然后加入FDA四群(大群)开始在群里交流学习。在大群里,每天大家讨论研究着各种关于食品的问题, 我会积极的参与讨论,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观点表述出来。即便错了,我也不觉得丢人。天外有天,既然是来学习交流的,讨论中不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表述出来,也就不可能知道对错。如果回答对了,对知识是加深理解加深印象;如果错了,也一定会有热心的同学帮我指正错误,让我有所收获和成长,这也是我选择学习交流的意义。交流中, 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杂而不精。工作中能够接触到的,学习到的非常有限。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于非食品专业科班出身的我来讲,需要一套系统化学习 来整合体系,把零散的 知识串起来 ,可以灵活的使用 。老师的第一堂试听课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我的学生,我要求大家懂原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无论哪部分的知识,你们都要掌握。以此为基础,把所学的知识编成一张网。”,也正是这段话,让我决定加入正式班级群,跟着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

二、 不忘初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跟随老师学习以前,我自己也参加过很多不同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课程, 不踩不捧 ,自己也很荣幸能够参加相应的培训, 培训机构的老师也很负责, 在学有所获的同时,也拿到了相应的证书,享受到了政府政策予以的补助。 证书是职业平台、岗位职务的“敲门砖”,也是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和应试能力的证明。但是离开平台和职务,没有证书傍身,还能有多少本事让自己发光发热,可以对所学灵活掌握,是我自己认为有必要认真反思的。对于我自己而言,还是希望能够静下心,脚踏实地,多学一些有关于食品安全方方面面的知识。一味的“刷证”固然可以给自己镀金,但过程中的学习更为重要,不能忘记给自己赋能的重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不能把证书当本事,蒙蔽了当下自身的不足,甚至停止了学习。

老师的课程给我的感受是一股“清流”,课程思路清晰,知识体系架构严谨。现场课之后再听回放,依然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这种感觉是老师深厚的底蕴融入授课过程中的大白话所特有的交融感。课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热爱和情怀,也让我放下工作以后再学习的功利性,能够踏踏实实的想学好专业课程,回归学习是为了让自己长本事的初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些知识的要求我们掌握了,却从没想过它这样要求的原理,以至于换个名称找不到依据,在判定的时候心里都没底。老师的课程从不照本宣科,以课程纲要为中心,每一期都会结合时下法规标准发生的变化,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重点方向进行讲解。老师一直希望我们不瘸腿、不偏科,做一个食品安全领域的多面手。除了授业,老师搭建的是一个多领域多层次的平台,具备了追求原理的思维,掌握了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无论我们身处何处,身边执法人、检测人、企业人作为同学都会分享给你不同的实务经验,凭此起码我们能换位思考,也能全面考虑问题。传播授课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很多,能同时提升思维、改变视野格局的老师很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我们都懂。

在八期的课程中,老师特别强调要我记住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对青年学生的寄语,“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这段话也成为我努力前行的新动力。

三、 互帮互助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参加老师的课程学习以后,我也非常荣幸的通过班级群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他们都可以独当一面。我非常感恩一路走来,有他们对我耐心指导和帮助,激励我成长。没有人会吝啬自己的专业,也没有人会保留自己精心整理的文件。我们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彼此交流分享着各自领域的实况,也学习着善于总结的同学提供的宝贵资料。有每堂课辛苦帮我们录音的李梅子同学;有在桌面推演过程中耐心提示我的日光浴温暖你心,吹梦到西洲;也有在执法领域针对监管实务进行讲解和明确原则的 猫铃铛, hmily, 以及 两个“珊珊” ;最后还有时不时出来“嘲讽”我微生物渣的 晓琳师姐 (事实上也是如此)。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专业到可以把我“按在地上摩擦”,但每当我遇到不懂问题,他们也都会毫无保留的帮助我。因此,跟我自己相比,一路走来的进步与大家对我的帮助密不可分。

有同学能够帮助我解惑,是因为他本身是善良且愿意帮助他人的人;有同学找我交流问题,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信我可以交换一些意见供参考。我是一个非常懒的人,所以每次遇到一个问题,我就希望能借着这次机会就把问题尽最大可能分析透。我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只是不依赖于以往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固定”判断。“食品凡事有例外”,这个就是我的原则。存在不一定合理,但一定有原因,要去找这个原因形成的可能性。要有敢于打破现有答案的勇气,哪怕最后得到的结果证明答案就是正确的,那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记得有一次讨论问题,我开玩笑的说,专家教授的程度我是做不到了,做一个叫兽还是绰绰有余的,也就是这样,叫兽也成为了同学们对我的亲切称呼。面对问题我经常自问自答,提升处理问题的严谨性。时间一久也就养成习惯了,把这种思维和方式用到了工作中接触到的各个品类对应的问题,也就积累了很多领域的知识。或许也因为如此,受到同学的认可和鼓励,有时候他们也叫我“百科全书”(惭愧脸)。我的这种方法,其实不是什么好的方法,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每次查找信息的时候,都能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实在解决不了,没关系,因为我身边还有那些出色的同学,还有七期、八期、九期的“后浪”,后生可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