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一财经主办的“2020陆家嘴年会暨第一财经投资家峰会”上,
上海浦东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
受邀作了题为“科创投资与浦东未来30年”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根据演讲内容整理)
上海浦东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红岩在
2020陆家嘴年会上演讲
浦东现在而立30年,面临天时、地利、人和。浦东去年GDP超过1.3万亿,自身条件也是非常优越的,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集聚国家的投资,是非常好的地方。
所谓的
“
天时”
,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的命运。大家都有对现代产业和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的认同,高科技产业是将来中国能够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途径。
浦东科创集团作为浦东国有企业,一个是按照政府规划发展产业,另外是和社会的创新主体一起对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推动。我们是在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桥梁。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上海在全球的科技创新引领方面处于爆发初期阶段。麦肯锡把全球不同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从科技创新类型分为五类,现在上海可以看到是在涌动的热泉阶段,是一个启动阶段。
地利
。
浦东承担了引领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浦东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提出强化“四大功能”的要求: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浦东,正是承接“四大功能”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浦东在科技创新要发挥引领作用,尤其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我们认为浦东和上海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转移的新热点。我们研究的全球几个在创新策源方面比较突出的城市比如硅谷、伦敦、纽约,都有自己的人文特点和历史底蕴。
去年我专门到华为,华为在深圳发展这么多年,经历这么多变化,现在对他们支持最大的是上海浦东。浦东在基础研究和国家高精尖技术方面还是起到引领作用的。
浦东作为原创技术和重要产业的热土,一直引领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诞生了无数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我们认为未来浦东将诞生更多的世界第一和全国第一。
浦东渴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第三极。
从自贸区外高桥一直到临港新片区是主流,在这里浦东有很多优势。
同时浦东是科研资源最集聚的地区。浦东现有海内外人才总量达145万,超过常住人口1/4,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海内外院士90人;建成及在建大科学设施已达10套;C7高校,除清华和南京大学外,其他5所高校都在张江有研究机构(北大上海微电子研究院、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中科大上海研究院)。
浦东现在正在对一些若干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突破,无论是从集成电路上游设备材料,还是创新药、商用大飞机等领域都承担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来在这些行业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浦东现在创新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浦东目前是民资、国资和跨国公司创新最集中的地方,未来随着科技贸易之间的流动,这三个创新主要主体将打破过去人员信息壁垒,有可能有更多世界级的科技成果。
现在浦东规划六大硬核产业——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创新药、蓝天梦、数据港。中国芯就是集成电路产业,智能造是新兴制造产业,浦东将来在未来车领域有望成为国内引领发展最强的区域。创新药是投资人比较关注的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蓝天梦就是围绕中国未来的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为主的整个大飞机产业。还有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在浦东已经形成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基本上就是在中国芯、创新造、智能造、创新药、蓝天梦、数据港这六大领域。浦东在引领这些企业,对全球进行资源配置,未来也会成长出一批世界级科技龙头企业。
三大世界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将来浦东有希望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方面继续夯实自己的优势,在更大的领域、更层的层次取得突破。
对标美国硅谷,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预计未来30年,浦东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数超过5000家, 集聚数十万人才,产值将突破万亿,有3家以上本土公司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集成电路企业。浦东成为全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地。
预计未来30年,浦东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世界领先,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万亿,从业人员超过数十万人,形成较为成熟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应用示范地之一。
生物医药浦东依然是处于领先地位,全球TOP50企业中国4家,浦东1家,随着浦东的发展有望有更多企业。
科创集团,成立于1999年,拥有20多年的历史积淀,比国内90%以上的创业投资机构历史都要悠久;
长期致力于做创新价值的发掘者和培育者,为创新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是纯粹的国企,既有政府职能,也有市场职能。我们公司主要是聚焦硬核产业,围绕产业链进行生态布局,同时利用国企资源对企业进行赋能。
我们聚焦硬核产业的投资理念在三个“最”——产业链的最上游、价值链的最顶端、技术体系的最底层。
作为国有企业,强调和政府、社会方方面面一起搭一个服务的生态圈。单个创新企业想把政府资源、业务资源对接起来成本非常高,作为国有企业愿意做很多工作。我们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建立“浦东产业创新中心”。借鉴江苏产研院、深圳鹏城实验室、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经验,“浦东产业创新中心”瞄准全球科技创新最前沿,以财政资金投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来扶持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