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楼琅坚,新职明确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美国政策制定者的愚蠢贸易观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4-21 10:52

正文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当美国政策制定者胡说八道时,其贸易伙伴该如何应对?这正是欧洲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如今面临的处境。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贸易政策上最信任的人,他的言论表明,一个不懂得经济如何运行的人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正如一个不懂生理学人可以成为运动员。

在反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警告时,罗斯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我们是保护主义程度最轻的主要地区。我们远没有欧洲的保护主义那么严重。我们远没有日本的保护主义那么严重。我们远没有中国的保护主义那么严重。”

他还称:“我们还对所有这三个地区都有贸易逆差。所以他们在空谈自由贸易。但是事实上他们做的是保护主义那一套。而每次我们采取自卫行动,哪怕是针对他们应该承担的微小义务,他们都会称之为保护主义。那是胡扯。”

罗斯所说的才是胡扯。贸易逆差并非一国贸易开放的证据。它只能证明一国的支出多过收入,或者投资多过储蓄。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观点。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点。

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每年都发布包括“贸易自由度”在内的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这家以可对特朗普政府施加影响为傲的智库,利用关于贸易加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数据得出贸易自由度。该指标显示,美国贸易政策远非最自由的。

这些衡量贸易自由度的指标可以结合经常账户余额数据,并根据经济体的规模调整。(在此基础上,美国的逆差规模在177个国家中排第98位。)就像有学说预言的那样,贸易自由度与逆差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联。如果有的话,也是一种反向关系:自由贸易国有产生更大顺差的弱趋势。


贸易保护将减少贸易逆差的确听起来言之有理。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并非由孤立的市场构成: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对进口征税也是对出口征税。如果一国抵制进口,则会导致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资源减少。换句话说,出口只是供应进口的一种方式。如果一国因贸易保护减少进口,生产出口商品的动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将下降。就美国而言,随着对进口的需求下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机制将是美元走强。因此,贸易保护会降低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使经济更加封闭),而非减少贸易逆差。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高收入经济体的储蓄与它们的经常账户余额(还是相对于GDP)。正如人们所料,国民储蓄的差异可以很好地用于预测经常账户余额。如果只看高收入国家,我们会发现,美国一点也不例外。美国是一个储蓄相对较低的国家,很大程度因为这一点,美国才一直保持经常账户赤字。

这使得美国的投资多过本国储蓄。如果美国希望降低外部赤字,它必须要么减少投资(这显然是个坏主意)要么增加储蓄。如果美国想增加储蓄,第一步就是不要按原计划那样减税,而是要增税。

罗斯对贸易经济学的误解,绝不是一些毫无害处的傻念头。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看起来势必会增加美国的外部赤字,外国人将为此背锅。而其贸易政策将不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外国人将再次背锅。美国将提出可笑的目标,想在一个商业本身就多边化的世界里取得双边贸易平衡。这也会失败,然后再次甩锅到外国人头上。总而言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仅仅因为无知而废除开放的贸易制度。

该贸易制度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繁荣的基础,这一时期也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最近发表了一篇精彩的文章,清晰地阐述了更广泛地分配贸易的好处所要涉及的紧要问题以及需要做些什么。

这篇文章还特别论证了为受影响的劳动者和群体建立一张安全网,结合支持针对变革作出调整的政策,是有效的。但这正是共和党人打算削弱的。唉,这让保护主义成了对那些受经济变化——包括进口——不利影响的人唯一能提供的政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