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我要的幸福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别丧,你也是别人眼里的光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4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8-28 23:14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ID: qzlgzs)


现在很多年轻人会跟父母要求哪个区的房子、哪一款车子、穿哪个牌子的衣服,很少有人能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父母。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快30的男人好几年不工作,每天呆在家,嫌他妈妈做饭不好吃,网购的账单让父母去还,不满意的时候还要骂父母......

当妈的很伤心:辛苦拉扯大的孩子,到头来却成了讨债的“白眼狼”。

人们形容一个孩子没有良心,总说他是“白眼狼”。其实,“白眼狼”孩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1. 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

父母为孩子事事代劳,递食物、穿衣服、交朋友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慢慢地,失去了付出爱的能力。

有个朋友常跟孩子说:家里什么事儿都不需要你,你只用搞好学习就行。

有天朋友生病发烧,儿子中午放学回家,一句嘘寒问暖都没有,冷冰冰掏出一句话:“你病了,谁给我做饭吃?又不提前说声,害我白跑一趟!”

朋友听完心酸不已,为孩子做这做那,甚至连牙膏都挤好,孩子对自己没一点关爱和体贴。

做得越多,孩子却变得越来越冷漠。

2. “无私地”都满足他所有要求

几乎所有“白眼狼”的童年时期都有这样的共同点:只知道提要求,我要什么,你都得给我,不给我就闹。

网上有个流行的词语叫做“全民富二代”,大概的意思是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

所以无论家庭的穷富,很多孩子从小物质享受就被过分满足:小学跟父母要手机,中学跟父母要电脑,出了社会跟父母要房要车,结了婚要父母带孩子……

他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等哪天父母没什么能给了,他还会觉得父母多对不起他。

当一个人得到的东西越容易,越不懂得珍惜与感恩。

3. 放纵孩子所有不合理的行为

穿着鞋子踩沙发、霸占东西、野蛮粗暴……无论惹出什么样的祸,大人都能找到理由袒护他们,对孩子所犯错误,无原则纵容。

渐渐地,孩子的心中,无视规则,轻视别人,做什么事也不想后果。

孩子的行为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级,小时候的“熊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就变成“白眼狼”。

我们常说,父母养孩子,不是为了回报,但是如果哪天,孩子因为父母给不了他想要的而怨恨,这恐怕是做父母最寒心的事情了。

孩子变成了白眼狼,究其根本,是亲子之间缺乏界限:父母将本该由孩子自己面对的事情,揽到自己的肩上;孩子长大,也习惯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父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