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年终绩效前两天陆续
开始
沟通了,沟通结果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某互联网职场app上的反馈,基本可以分3类人群:
m+ A同学
:此刻我要为字节跳动卖命!
m B同学
:年终没打折!心脏和公司一起跳起来。
m- C同学
:灰色头像不再跳动~~
无论是调侃还是肯定,都是打工人的真情实感流露。
字节跳动是第一家我以全职身份工作的公司,它帮助我完成了职场人的转变,也给了我非常高的 offer 作为认可,这一点我永远心怀感激。
尽管最后因为个人原因,我选择了离开。
我在字节的时间不长,谈的一次绩效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但我从很多渠道掌握了打绩效的一些
“潜规则”
。
众所周知,绩效是公司和团队的一种管理手段,一般分m-、m、m+、e几档,比例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你能拿什么绩效,至少在谈之前2个月前就确定了。
一般而言,
个人能力突出又深得老板信任的人,绩效肯定是好的
,在m+及以上。对于替代性比较强、或者单纯做好执行角色,完成既定任务的人,大概率是m。因为 m 代表工作既无过失也无太大亮点,好的绩效老板会给到更重要的人。
m- 一般不轻易打,除非这个人工作糟透了,想让他走人。少数昧良心的老板,提前得知某位下属要离职,会把 m- 名额让给离职员工背锅。
我在加入新公司3个月后,做出的成绩得到老板认可,获得了涨薪和股票激励。
从毕业至今的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可以落实到行动的措施(主要针对毕业3年内的执行层),帮助自己做的更好。好绩效自然是水到渠成。
1. 提前做好预期沟通
拉齐目标是制定OKR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年初制定好本年度目标,并在每月或季度内,不断和老板对齐当前进度是否和年初规划一致。
如果方向跑偏了,还能及时调整。最忌讳的是出现意外:前大半年没有同步目标,团队每天也其乐融融。等到了谈绩效前几天,突然被告知今年表现不佳,卷铺盖走人。
和老板拉齐目标、主动同步进展是自我管理非常重要的一步
!最简单的方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和老板约一个私下会议,同步最近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绩,是否遇到困难需要老板或公司帮助。
2. 做好手头现有工作
做好老板布置的任务,是执行层的本职工作。做了多少项目,写了几行代码,也是衡量产出最直接的方式。
每周末,把下周的任务按优先级排序,如果项目周期很长,就按周掰碎。这样周一到了公司马上明白今天应该做什么。
最忌讳的点是让任务或问题上升,让+1或+2出面解决。
把自己作为手下第一号员工,先管理好自己,未来才能管理好团队。
3. 成为领域专家,提升个人IP
刚参加工作,每个新员工基本都在熟悉公司业务,完成mentor布置的任务。成功上手后,除了延续前人工作或现有方法,还需要及时了解业内的前沿进展,拓宽对技术领域的认知深度。
例如在我入职前,一个重点客户的算法准确率在95-96%徘徊,算法耗时在3s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钻研和方案调整,最终准确率提升至98-99%,耗时压缩到2s内。
一个优秀的团队应由各种真材实料的领域专家组成,一旦团队成员遇到任何问题,马上可以咨询对应同学。
也给在大厂工作,长年累月维护1-2个项目感到迷茫的同学一个建议:
保持敏锐,
主动探索,突破边界
。
4. 保持高效交流
在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作者写到: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
它强调了人际交往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交流在团队中尤为重要。
具体行动上,你既需要了解团队中每个伙伴在做的事情(特别是协同方),也需要通过项目文档或周报的形式让其他伙伴和你的老板知道你在做什么。
保持透明坦诚的交流,极大促进了团队合作的效率。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至于孤身奋战,身陷囹圄。
最后回到绩效问题。如果能做好以上4点,绩效至少可以拿到m+。
对于字节来说,两次m+或一次e,是晋升的必要条件。低于m-,基本等着拿大礼包走人。如果m-,大概率会签pip,未来生存空间也比较险恶。不如同步看看外面的机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