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石
主要用于作者本人云石的原创文章发布。从历史与地缘角度解析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联合国  ·  每逢佳节胖三斤?来领取健康生活指南 ·  21 小时前  
海西晨报  ·  突发!美航母与商船相撞 ·  昨天  
海西晨报  ·  突发!美航母与商船相撞 ·  昨天  
参考消息  ·  国乒回应!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要求复职,8人起诉美政府 ·  2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石

云石:特朗普改革——拯救美国,还是毁灭美国?

云石  · 公众号  · 国际  · 2025-02-14 20:02

正文

特朗普上来这三个星期,动作还真不小,对外的贸易战之类就不说了,光这内部,改革的大刀已经把官僚体系砍的天翻地覆:先是国际开发署一刀被裁,再到 CIA 等部门风声鹤唳, 300 万联邦政府工作人员被鼓励主动辞职,教育部大门被封,最近连美国之音据说被瞄准,关门在即。

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精简机构,节约财政经费。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借口罢了。裁员确实能省钱,但相对于帝国财政这超级庞大的烂摊子,这减少的费用着实还真算不上太多。

当然,还有一层说的过去的理由,就是拨乱反正。毕竟这些部门中很多 ——比如国际开发署,教育部,都是民主党大本营。民主党这些年在政治正确道路上一路狂奔,所以这些部门不光是贪腐横行这些老问题,推行的一些政策也是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典型的就是教育部。美国的教育部跟其他国家不一样,它不直接负责考试、升学或者教育内容的制定,主要职能集中在经费分配和法规制定上。近年它成为民主党操弄身份政治的工具,大推 LGBT+ 教育政策,像什么要求男厕所免费提供卫生巾和卫生棉条的骚操作,就是教育部高呼出来的——哪个州不听,教育在经费分配上就卡哪个州,所以大家不敢不从。要说的话,著名的马斯克大儿子在学校被诱导割了小鸡鸡的事儿,还真不能说和教育部在学校系统的骚操作没干系。

这么来看,干掉这些垃圾部门,还真是一举两得 ——既精简机构,又为民除害,算是特朗普和马斯克替天行道了!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哪有这么简单!

你确实说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可以说他们贪污腐败,可以说他们靡费公帑!但问题是,有这些问题,就必要全部裁撤甚至关停?

这逻辑明显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原因很简单,一个政府部门的设立,必然有其相应的职能 ——这个职能不是指 LGBT 这些后来掺杂进去的私货,而是指其职能范围内必要的,确实有助于社会秩序健康运行的基础性业务。

就像国际开发署,它确实挺恶心,但搞颜色革命,推广普世价值观这些,本来也是美帝维持全球霸权,协助美国从全世界嗜血收割的必要意识形态工具,它的存在,可以极大的增加海外非美系国家的治理成本,甚至对一些中小国家稳定构成致命威胁,有这么个工具在,那美国想拿捏其他国家政府,确实就有底气的多。还有教育部,虽然美国教育部职能确实比较虚,但由联邦统一分配经费,本身也是平衡区域教育资源,防止各州之间教育过度失衡的一种手段 ——跟咱们得转移支付差不多,是有正向价值的。

这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职能,你说废了就废了?是,它们在执行过程中渐渐走了样,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职能本身是就是错的,它只是被民主党这帮货玩烂了,玩废了而已。但论初心,你敢说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意识形态操作对帝国没有好处?你敢说教育部在经费方面在各地搞平衡没有合理性?

所以,正常逻辑是什么?可以裁员,可以纠偏,甚至可以对职能重新界定,但无论如何,不能说因为存在弊病,就直接一刀子把部门全砍了。

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嘛!你大砍大撤确实可以省钱,但你这么搞,这些政府职能部门从此不光邪事儿干不了了,正经事儿它也干不了了啊!而国家和社会的健康运行,怎么离得开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呢?

这是典型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面上看,它确实省钱了,但实际上,它是以牺牲国家长久利益、损害体制有效运行为代价的。

当然,你可以说特朗普在搞战略收缩,这种路线调整,决定了像国际开发署、 CIA 这类职能部门已经不再重要——毕竟帝国都不要了,还要维护帝国的统治工具干嘛?

但这个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且不说战略收缩不意味着对国际一点不管 ——中国韬光养晦几十年,该花的外宣费用也没见少不是?最关键的是,就算你战略收缩,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撒手不管吧!

毕竟战略收缩的理由是维持帝国成本大于收益。且不说这种判断是否合理 ——毕竟迄今为止,产业高度空心化的美国,其财富资源依然主要是靠外部攫取而非自身创造,所以成本依然是小于收益的。只不过在内部分配方面出了问题——成本主要由红脖子等屌丝承担,收益主要由华尔街金融资本享受而已。退一步说,就算合理,这种收缩也是要有步骤、有计划的。

具体来说,在从全球抽身之前,美国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残余影响力,在全球大捞一笔 ——为自己收缩回北美攒下足够的资源和财富,然后把全世界尽可能的搞烂——以防止战略收缩后面临来自外部的强势挤压。而这些工作要想顺利进行,都离不开国际开发署、离不开 CIA 、甚至离不开五角大楼。你现在把它们关闭或者搞废搞乱,那谁来给你干这些脏活儿?

这明显是不划算的。裁撤精简才能省多少?一个国际开发署一年下来也不过就四五百亿美元。你说你收缩的差不多了再把它撤掉,那还说得过去。可现在收缩还没开始,就把它端了,这影响到的霸权收益,是几百亿就能补的回来的?

而且,就算要撤,其实也可以拿来当筹码嘛!国家开发署、 CIA 乃至美军,这些哪个不是悬在其他国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像那些中小国家,这些部门直接可以把它们玩废;哪怕就是中国这样的超级强国,虽然它们肯定搞不垮,但一天到晚也能把咱们恶心死。特朗普如果真是站在国家利益角度出发裁撤这些海外威慑部门,那完全可以拿其作为条件和筹码,作为跟其他国家博弈的条件——你凭空造牌,中国这种强国现在根本就不理你,中小国家就算理,也是扭扭捏捏,就算妥协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但如果你拿 CIA 、国际开发署这些部门停止破坏骚扰抹黑做条件,别说对普通小国了,哪怕是对中国,其实也也是可以交易到一些好处的。

这是对外的。而在内务方面,特朗普的很多操作,看似快刀斩乱麻,实际上也是在加剧体制混乱,影响到政府正常履职,进而影响到社会秩序有效运行。

这一点,实际上影响已经发生,比如最知名的最近美国连掉飞机的事情。

很多人说这里面是阴谋,是军方对特朗普乱搞的警告。我觉得不然。且不说直升机与飞机在机场相撞,这事儿执行者注定有去无回,谁愿意干这种不要命买卖?就算真有,机场本身也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发现直升机闯入 ——哪怕人家是军用的不能驱逐,完全可以临时停止航班起降嘛。毕竟直升机又不是导弹,还能一下就飞进来?最关键的是,围绕飞机、机场的事儿最近不是一件,而是一连串,这就不能指为阴谋了——谁搞阴谋老指着这一个场景呢?

其实直接原因还是特朗普对美国联邦航空管理部门的清晰 ——空中管制人员被冻结招聘,航空安全委员会被解散,这种骚操作,大家自然人心涣散无心干事,最终就是一连串事故。

而特朗普的骚操作,以及美国社会最近的混乱还不止这些 ——加州鸡蛋价格飙涨,最夸张时 18 个鸡蛋 16 美元;绕过加州地方政府派军队强行给水库开闸放水——结果发现放错了地方,反而把用来灌溉的水白白浪费,以及任命一大堆没有政治经验的人担任重要部门主官,乃至于放任马斯克麾下 DOGE 的一帮 90 后革命小将对各个官僚部门恒嘉干涉——这都不可避免的加剧整个体制的整体性混乱。

这明显不是改革的正常路数。改革不是革命,不是彻底洗牌的推倒重来,而只是在保留原有体系整体框架的前提下的部分调整。

甚至即便是革命,也不会对旧体制的所有一切都彻底清除。通常的做法,都是把掌权的政务主官,以及从事务虚工作的那些人事政工人员撵走,中下层那帮做业务的技术型官员,一般还是会保留的。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好理解 ——国家治理的事儿谁当政都要有人做,而且这些行政工作也有一定专业性,你把它们清了外人一时半会儿还真接不了手。所以只要他们老实,也还是会把它们放在办事的位置上,只是做决策拍板的工作用自己的嫡系罢了。至于后面,则是一步步熟悉具体业务,同时培养新人,并在这些旧人中挑选那些愿意听话的,真心愿意在政治上改换门庭的,逐步构筑新的业务班底,再将冥顽不灵的那部分旧人淘汰。

这才是改革的正常操作。而且这种操作也是合理的 ——甭管旧体制下的人原先是什么政治立场,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决定了,大部分人还是把饭碗放在第一位的——就像国际开发署、教育部这些人,他们再认同民主党的那套价值观,也不可能为爱发电,在特朗普不给开工资的情况下给帝国打工。只要你拿捏住了他们的饭碗,逐步改造,这种部门最终还是可以被降服的,完全没必要用关闭这种极端手法——这对美国国家利益的伤害实在太大了。

那么,特朗普明白这个道理吗?他当然明白。可既然明白,为何还要火急火燎的用这种疾风骤雨的手段?

原因是他等不起,他的个人利益等不起!

特朗普任期只有四年,而且要想保持现在这种大权独揽的状态,那中期选举必须要赢 ——这么算他的时间又压缩了一半。这么短的时间内,特朗普必须要拿出成绩,能够实实在在缩减开支,能够破坏民主党政治基础,能够说服选民的政绩,只有快刀斩乱麻。要是想像正常改革那样,一边维持体制秩序稳定,一边一点点的刮骨疗伤,这过程就长了去了,而且期间支付的直接成本也会很高。而一锤子下去,直接砸掉所有人饭碗,钱和位置立马就省出来了——至于因此导致的体制瘫痪、国本松动、国家长久根基受损这些,反正短期内又显示不出来,所以管的了那么多呢?

而这种逻辑,往深了说,也跟西方政治制度密不可分。毕竟改革 ——甭管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甚至于借改革之名行洗牌之实,反正要想对体制动大手术,那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集权。只有权力高度集中,才能对体制内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形成压制力,才有可能打破既有的权力架构,对体制进行重构。

但三权分立 + 民主选举的西方政治制度设计,天然就对集权构成了极大的阻碍。三权分立导致政治权力被拆解,最重要的行政权力受到司法和立法的强势掣肘和制约。而选举制又给行政权力加上期限——像美国总统一届就只有四年。

这就决定了这种国家搞改革很不容易。因为改革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要想在改革的同时保持国家稳定运行,那就更需要时间,并且需要为这种稳定支付巨大的改革成本。这对中国这种国家来说可能相对好一点 ——毕竟制度天然就规定了中央集权,而且可以一党长期执政,所以它可以徐徐图之,在改革与稳定,改革与发展之间摸索良好的平衡。

但美国不行。美国政治制度天然反集权,总统无论是权力还是执政时间,都天然受到制度的限制。这就导致总统必须急功近利。

对特朗普来说,他这次算是逮着了民主党身份政治和腐败无能惹众怒,所以历史性的实现了三权归一。但即便这样,他的权力其实也不牢固 ——民主党这些年搞的乱七八糟不说,选举中的表现也糟糕透顶,但就这样特朗普也就赢了哈里斯不到 400 万张普选票( 7451 VS7083 万),国会里共和党虽然独占两院,但优势也都很有限。

这意味着特朗普群众基础也没想象的强大,他依然只是半个美国的总统。但凡他的政绩差点,两年后中期选举就得完蛋 ——然后他就会成为蹩脚总统,四年后再次大选,民主党更是会一举翻盘。

所以特朗普只有大刀阔斧,大开大合,拿出立竿见影的政绩 ——哪怕是用里子来换面子,用国家深层次长远利益来换取立时可见的表面“政绩”,这才能保证他的权力基础延续。而且这种急功近利还不能是一时的,必须持续坚持下去——毕竟中期选举和总统大选,就像两座大山压在特朗普和他的 MAGA 派头上,当它们选择了“改革”作为统治合法性来源,那在 MAGA 派彻底压倒现建制派,成为世所公认的新建制前,为了保证自己一直拥有改革的权力,就必须不断地用各种简单粗暴来维持政绩。

此外,党争的过度激化,也逼得特朗普不得不疾风骤雨:

现在美国党争到了极端恶化的地步,特朗普竞选时都挨了枪子差点爆头,马斯克也收到了死亡威胁。当政治斗争进行到这个份上,那真的就是你死我活了。这种连人身安全都遭受威胁的情况下,特朗普其实也没那么多选择,必须重拳出击,先用雷霆之势,把对方政治底盘全部摧毁,让政敌们最快速度丧失反攻倒算的政治抓手 ——尤其是像 CI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