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凡事都有鄙视链的世界,谁能说自己没有几个黑历史。对我个人来讲,也许就是年轻时曾经非常喜欢看各种情景喜剧(还是国产的)。《我爱我家》这种更早更京味的不算,对《武林外传》的喜欢也算常规,高中时的《都市男女》
(《武林外传》原班人马之前的作品)
甚至影响了我后来的择业,还有就是刚毕业迷茫之时的《爱情公寓》。
看过都市男女的可以举个手吗!
2009年首播的《爱情公寓》选用不知名的演员,搜集各种网络上的段子,拼拼凑凑就这样拍了4季。虽然当时对剧本抄袭段子等各种抨击声音也不少,但到今天网上还能看到《爱情公寓》的表情包,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当然个人对爱情公寓这个SNS有特别的感情,此处不表)
现在看也真的是土味海报
特别是当年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演员,不同的背景,如今的境遇也不同。
陈赫
因为综艺和离婚再婚风波似乎成为了最红的那个;
娄艺潇
虽然一直没有大红大紫,但在网络上人气很足;最近一次看到
孙艺洲
还是在郭德纲导演的《祖宗十九代》
(别问我为什么看了这片
;而只出现在第一季的
金世佳
则完全蜕变成文艺人格,他在日谈公园参加了两期节目,颠覆了我之前对他的印象,推荐大大家也可以去听一下。
另外一个在《爱情公寓》中因为饰演宅男而特别被我偏爱的
(是的这就是我的品味请不用怀疑)
是
王传君
。这个上海男生从高中期间因为加油好男儿而走红,从来都是朋友口中的“同学的同桌”这样的存在。也是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之后,他会从邻家男孩形象一路转变成下面这样子,并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
“我非常讨厌喜剧”“(爱情公寓5)当然不去”
这样的话,可以说是非常放飞了。
在
《罗曼蒂克消亡史》
的卡司表里看到他的时候才能对号入座:什么这个是他吗?
新接的剧本看得出都挺合他本来的个性,毕竟他可是那个对外声称“我一点也不喜欢关谷神奇”的人啊。7月份宁浩徐峥共同监制的新作
《我不是药神》
中也有他,还挺期待这片的,虽然不知道在这个关口,这类有些微妙的题材电影,还能顺利上映么(。
当然除了电影,他觉得自己也应该适当选择一些舞台剧,当然对于题材和出品机构也是一贯的挑剔。
比如4月即将和大家见面的这一部椎·剧场(VertebraTheatre)的《抄写员巴特比》。
《抄写员巴特比》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在完成了他那部享誉世界的名著《白鲸》之后写下的第一篇作品。2018年4月19日,上海“椎·剧场”将在黄浦剧场小剧场带来他们在2018年的第一部作品——
短篇小说《抄写员巴特比》将被改编为一出由两个演员出演的“独角戏”。
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华尔街上,一个律师事务所的老板雇佣了一位名叫巴特比的年轻人为自己抄写文书。最初登场的巴特比少言少语、工作勤奋,律师老板对自己找到这样一位靠谱的雇员暗暗得意。然而很快他就感受到了巴特比与众不同的怪异:巴特比不与办公室中的其他同事主动交流,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只会做最简短的回答,他从不离开办公室,总是待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屏风后面小小的角落里。在那个没有打印机的年代,抄写员巴特比就像一台被安置在角落的复印机器,安安静静地吐出一页页抄写复制的纸张,浑身上下透出一种与喧嚣繁闹的华尔街格格不入的隐士气。
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你所了解的游戏规则,你将如何与他相处?
当你想破了头也搞不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你会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也开始产生困惑?
1853年,美国作家赫尔曼就在他的小说《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中塑造了这样一组怪异又现实的人物关系;如今看来毫不过时,
同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交流障碍还是发生在每个摩天大楼的每一个办公室中。
本剧的导演Boris von Poser是一位德国独立导演
,1999年时候就已经排演了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的独角戏《为了跟您见面,伊皮洛特把他的死亡推迟到了后天》。原剧的六个角色经过导演的思量,放到中国之后就以“1+1”的形式来表现。而和王传君+1的是他的上戏师弟苏力德普日布,在运动剧场《战》中也有很棒的表现。
人少之后,台词量就多了,24页纸的台词对于王传君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因为是在上海演出,这个上海人还特意在剧中自己发挥了一些上海话,来表达情绪。更希望能深入挖掘思想这一点来说,王传君完全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在发展了,相比早年傻白甜,还是现在的成熟颓废感更加合我胃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