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丞相李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制度的实际设计者,一直被认为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因为贪图个人荣华富贵,便不惜勾结奸佞赵高,迫害忠良(公子扶苏、蒙恬、蒙毅),最终亲手毁灭了大秦帝国、害人害己的历史悲剧人物。
秦朝丞相:李斯
然而,作为法家集大成者和代言人的李斯,和思想亲近儒士的扶苏,政治思想完全冲突,水火难容。他与公与私,都绝不可能去支持扶苏继位。
秦始皇死后,李斯又能如何做呢?支持扶苏上台?扶苏和蒙恬、蒙毅兄弟关系亲密,如果李斯上台,想来谁也知道,李斯是肯定不能继续当丞相了,得把这位置让给蒙恬或者蒙毅。但是历史秦国从丞相位置退下来的客卿们,都是什么下场呢?
蒙毅
秦孝公死后,商鞅为什么要跑路?最后落得被五马分尸?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如果觉得呆在秦国没问题,为何要出国跑路?秦昭王时期,范睢失宠后,没跑路出国,最后是什么下场?秦始皇亲政,吕不韦为何要自杀?这些前任丞相如果觉得呆在秦国没问题,为何要跑路?只因不跑路的前任丞相都被杀,或者被下令自杀了。
所以,对李斯来说,由胡亥当国,也许如历史那样,下场未必好,但是支持扶苏上台,他肯定没有未来可言的。
因为假如扶苏登上皇位,蒙家兄弟将必然取代他的地位,而亲近儒生、主张分封制的扶苏,更可能令外戚势力和宗室势力卷土重来,不止是始皇帝的从前追随者将化作烟尘,辅佐秦始皇建立和完善了一个大一统帝国各项制度的李斯,其一生功业,同样也将化为烟尘。
秦朝长公子:扶苏
那么换了任何人是李斯的立场,又会怎么选择呢?一生笃信法家学说的李斯,对秦始皇又怎么可能有什么超越自己私人利益的忠诚?
秦始皇尸骨未寒,秦始皇的儿女就整批的被屠杀。别说这只是胡亥的主意,无论秦始皇临死前到底真想立谁,笔者相信不止是杀扶苏,而且屠杀秦朝全部的皇子和公主,这肯定不会是秦始皇自己的主意。
因此,李斯不是大秦帝国的乱臣贼子,不是如齐国之田常、晋国之六卿一类人物,又是什么呢? 如果秦朝皇族宗室有强大实力,他和赵高敢这么大开杀戒吗?正因为秦始皇听信他的话,不行宗室分封制,而导致了秦朝皇族宗室孤弱无权,才任由他们宰割。
历史上无数个的事例早已证明,如李世民、朱棣这样的皇族宗亲固然可能作乱,成为皇权的威胁,甚至取而代之,然而如李斯这样的异姓大臣一旦掌握权柄,同样可能作乱,更导致王朝倾覆。
正如当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这些秦始皇的亲随,都想操控帝国,想让帝国这条大船继续行驶在他们控制的轨道上。
秦二世胡亥只是李斯和赵高们用来排斥异己的一把刀,他们先是拿着这把刀大杀在他们心里能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势力,然后再自相残杀,直到帝国的统治集各派势力几败俱伤,同归于尽了,最终,帝国覆亡。
赵高
李斯选择了胡亥,原本未必一定是输,他在和赵高的政治斗争输了,这才是他最后落得全家老小被满门抄斩、自己被腰斩于市,欲求为一黔首布衣,“牵黄犬出东门而逐狡兔”亦不可得的原因。
“沙丘之变”,李斯的孤注一掷,已经让他梭哈赢了一大把,把扶苏和蒙氏兄弟踢出权力的祭坛,如果他还能赢下之后和赵高的政斗,把秦二世牢牢掌控在手,那么即使关东六国皆反,他大可努力守住函谷关,保住关中三秦疆土。只要秦国不亡,掌握秦国大权的李斯自然可以安享富贵太平,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