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ntzhu
说有趣的点,干有趣的事,做有趣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保姆级攻略!超完整版deepseek使用手册! ·  16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不论AI多么强大,运营的核心能力始终只有1个!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牛逼的产品经理都擅长做一件事情:讲故事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我在上海送外卖:6个小时,一共接了10单,收 ...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1年经验,40万年薪!我是如何转岗B端产品并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entzhu

产品手记|一些基础概念

Kentzhu  · 公众号  · 产品  · 2016-10-12 23:15

正文

做产品这事儿,本质上就是解决问题。


不过,这个说法还是太粗糙,所以说了等于没说。因为,如何去发现问题,哪些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多个问题之间的取舍,谁先解决谁后解决等等才是最难最重点的事情。


有很多优秀的产品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切入角度,都说过该怎么去做产品。既然是解决问题,其实并不存在统一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方法,我们管这个叫做产品方法论。


你不必去羡慕别人的方法论,你应该建立你自己的方法论,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因为某个机遇,我整理一些我的方法论,在这里写出来,供自己做个总结吧。

(这是一次付费分享的文字梳理版,当时有人邀请去做分享,我就说我很贵,结果人家真的付钱了,我喜欢不按套路出牌,我也怕别人不按套路出牌,于是没办法,我就重新整理了之前的一次分享,完善了整个体系,做了一个半天时间的分享,感谢这位老板。)


这个系列会分为4篇文章来写:

  1. 先厘清一些基础概念

  2. 从使用场景到用户价值

  3. 从线性思考到系统性思维

  4. 从用户价值到价值曲线


这是第一篇,简述这几篇文章的由来和先厘清一些概念,方便后面的文章展开。


--- 啰嗦结束,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


我们看一个行业发展的速度,我有一个我自己的角度,那就是看这个行业能产生多少流行的黑话。


互联网产品设计这个行业,这么几年里,产生了太多黑话概念,UCD、UED、UX、MVP、增长黑客、用户场景、用户价值、用户体验等等,不一而足。


一个行业的黑话越多,说明发展越快,还未定型,是一个值得进入的行业,这是好事儿。但是,过快的变化,让很多入门的同学也很苦闷和不知所措,往往被这么多名词搞糊涂了,或者被这么多的黑话所吸引,忘记了本质的东西。甚至忘记了 基于常识的产品设计


下面是几个比较常用的概念:


1.使用场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个用户因为某个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某种诉求,会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


比如,今天上午,张三在公司使用电脑第一次登录QQ,他之前一直在家里那台电脑上登录,上面有很多他收藏的表情。他想在公司的这台电脑上也使用这些表情。


2.用户需求: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用户因为某种诉求,产生了某种需要。


比如,上例中,用户的需求是在各个设备上登录的时候,都可以使用收藏的表情。


3.产品功能:为了满足用户某个特定需求所开发的程序,或者做出的相关策略。


比如,上例中,QQ表情跟随用户ID保存在云端,可以随时同步到不同设备,这个QQ表情漫游的程序就是一个产品功能。


4.用户价值:因为帮助用户解决了某个特定的需要,所以产生了相应的对用户的价值。


比如,上例中,通过QQ表情漫游这个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收藏的表情。


5.商业价值:因为符合商业的需要,所以能产生收益。


比如,QQ表情漫游可以包装成会员权益,会员可以收费,收费可以挣钱。


6.用户体验:在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是否让用户足够愉悦,甚至给用户带来惊喜。


比如,QQ表情漫游这个功能,入口设置很难找,操作步骤很复杂,漫游的表情还经常丢,或者不同设备之间排序很混乱。


他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1.有使用场景就会有用户价值。


使用场景来源用户的具体需要,哪怕是一个用户,也是价值的体现。只不过很多时候,因为有这个场景的用户太少,价值太小,所以会选择放弃满足这个使用场景。


2.使用场景不是硬造出来的,但是,是可以培养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