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阿表是前国服张飞,六赛季王者,「稳住我们猥琐」战队的灵魂,在「王者荣耀」领域颇有造诣,被坊间誉为:「峡谷里最抗揍的自媒体」。
你们玩游戏,可能玩的是刺激,玩的是消遣,玩的是CP。
我玩的是人生。
那些游戏教会我的事,让我终身受益。
游戏是社会的缩影
日常生活中,基于我们的行动半径,接触的人实在有限,加上自身秉性,交往都是气味相投的人。
然而,一花一菩提,一局一世界。我在游戏里见过:
厌世的,开局就放弃;
偏执的,一条路带到黑;
暴躁的,上来就和队友骂战;
淫荡的,公屏和对象腻歪不停;
阴暗的,抢野抢兵线抢人头;
你不玩游戏,不足以见证物种的多样性,不足以认识到社会的残酷。
权当磨练心性了,强者就是认识到这些,依然热爱生活。
不是谁都想赢
以前网上有句老话:「认真你就输了。」自从打击丧文化后,此话再无踪迹。
我承认,我是一个胜负心极强的人,玩游戏就是为了赢。
想赢是决心、是状态,我会仔细针对出装,会游走支援队友,会该卖就卖,只要能赢。
就是拼尽全力没能赢下比赛,至少我不会后悔,我对得起时间与队友。
我以为人人都是这样想的。直到我有有一次去楼下小超市买可乐,发现老板也在打游戏,眼睛不时从屏幕上挪开,盯着顾客,屡有结账的,还得停下来。甚至还能中途接起电话,起身去送外卖了。
我问他,你这样玩,队友怎么想?
他说:「卧槽,那咋办啊,玩游戏嘛,打发时间啦……」
真的,要不是看他虎背熊腰,我那瓶冰镇可乐就会像王昭君的大招直接泼将过去。
职场也如此,你为了一个项目殚精竭虑,你的目标就是做成它,可同事未必这样想,与他而言,不过都是过场。
坏情绪解决不了问题
竞技游戏是最容易滋生不良情绪的,太多的偶发事件,太多目标不一致的队友,时时刻刻让你炸毛。
怎么办?和他们对骂?公屏教他们做人?直接挂机抽根烟?
都不行,会扣分的。
哄啊。感化啊。用爱啊。
有一次,下路射手抢了打野的一红,两人开始骂起来了,我作为辅助,就像看爸妈吵架的孩子,无所适从。
我按住内心一万头奔腾的草泥马,想象自己是倪萍、是朱军、是上海的老娘舅。射手每一次操作,我都夸:「太秀了吧!」打野每拿下一个人头,我都立马跪舔:「6666」其间,我以每秒一个的速度发出信号:「稳住我们能赢」。
就这样,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这局游戏拉扯赢了,我望着结算界面升腾起的那颗「星星」,开始独白:「一个男人到底要受多少委屈才能成为一名王者。」
你以为每局游戏都是轻松赢下?那是有一个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知情懂理的不过五六,为了赢,我们可以承受,谁让我们是优秀的那一个。
岁月不饶人
有时候,我们什么都没做错,只是老了。
研究过版本变动,知晓当下最强势的英雄,懂得出装的最合理路径,亦有团队作战的心态,但就是成绩上不去。
无他,老了。反应变慢,眼神变差,手速感人,心到手不到。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最是英雄迟暮时。
怎么办?别和年龄过不去,要找准定位,顺势转型,玩那些不吃手速,意识与大局观更重要的英雄,让自己变成被需要的、有用的那个人。
这两年,很多媒体在唱衰中年人,中年危机更是社会的共有情绪。你不再是拼体力的时候,你不再是能超负荷运转的年纪了,可你找到转型的资本了吗?找到自己不被取代的优势了吗?
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实际上,在非职业圈,玩家的操作只是一些细微的差距。以我举例,我用的是 iPhone X ,玩到二十分钟,手机就开始发烫,游戏画面掉帧,屏幕时明时暗,吼个大招都能卡顿,这对一个好胜心强的选手来说是多么绝望啊。
有人说,你可以把画帧调低啊,那散热也就好了。
可是低帧率的游戏,还是游戏吗?本来人家厂商研制了美轮美奂的画面,你就为了流畅度,牺牲了这些,那是图啥呢?玩贪吃蛇、俄罗斯方块不好吗?
注重体验,有进取心的玩家,必须找到一款合适的手机。
就像
「一加7 Pro」与「腾讯游戏」合作率先推出「QQ飞车」90Hz游戏版本,成为国内首个90Hz高帧竞速类手游
。